俗話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人很早就知道這個格言,要不,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綠水青山”詩詞,讓人讀來,就像如入仙境,讓人如在畫中,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這個國家的山山水水。
1. 《野望·一天秋色冷晴灣》,翁卷美到極緻的風景,就是“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宋代詩人翁卷的《野望·一天秋色冷晴灣》就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種極緻的美景: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第一聯很正常,“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人在灣上住,秋天來了,秋色讓晴灣漸漸涼爽起來;放眼望去,無數的峰巒,遠遠近近,讓人目不暇接。
第二聯就是神來之筆,“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閑來無事,詩人上得山來,俯瞰野水,水平如鏡,卻忽然從水底看見了青山。
這種擡頭是青山,低頭還是青山,像變戲法一樣,讓詩人和讀者都沉迷于其中!
2. 《江上·江北秋陰一半開》,王安石一條江水蜿蜒,兩岸都是青山,如果在江水行舟,那會是一種什麼感覺?大文學家王安石在《江上·江北秋陰一半開》就描寫了這樣一種奇妙的旅行:
江北秋陰一半開,晚雲含雨卻低回。
青山缭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隐映來。
青山缭繞疑無路
“江北秋陰一半開,晚雲含雨卻低回”,秋天的早晨,江北天色陰沉沉的,低低的烏雲含着雨意,在天空徘徊着,陰晴不定。
“青山缭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隐映來”,煙雨蒙蒙,青山缭繞,沿江而行,像是前面已經沒有水路了,正在疑惑間,卻忽見千帆隐隐約約而來。
一句,“青山缭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隐映來”,既寫出了水路之險,又寫出了山水之美,更是帶有哲理,很像陸遊的那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但比陸詩更宏大,更美!
3. 《由桂林朔漓江至興安》,袁枚漓江的美,在于山清水秀,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的美譽。但讀清代詩人袁枚的這首《由桂林朔漓江至興安》,更有“人在幻中遊”的感覺:
江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讀到第一聯,“江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已經讓人感覺美不勝收了,青山簇簇水中生,已經是少見的美景。
但沒有最美,隻有更美。第二聯,“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分明看見青山頂,讓人在恍惚之間,不知道是水上的青山頂,還是水下的青山頂。
一句“船在青山頂上行”,這是幻覺嗎?是在仙境嗎?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4. 《水口行舟》,朱熹宋詩跟唐詩最大的區别,就是宋詩在讓人沉醉于美景之餘,還能回味出其中的哲理,這往往讓人有意外之喜。我們來看宋代大儒朱熹的這首《水口行舟》: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蓬看?依舊青山綠水多。
今朝試卷孤蓬看?依舊青山綠水多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昨夜下了大雨,我穿着蓑衣,想知道這滿江的風浪,兩岸的青山綠樹,會變成什麼樣子?
“今朝試卷孤蓬看?依舊青山綠水多”,今天早上,雨停了,我試着卷起孤蓬,看向兩岸,卻驚喜地發現,兩岸依舊是青山綠樹,依舊美麗異常。
經過了打擊,隻會讓其成長,青山如此,人也如此!
5. 《望亭飯僧作·屋後一灣流水》,雪浪法師綠水青山,風景優美,更是理想的休閑之地。明代詩人雪浪法師在《望亭飯僧作·屋後一灣流水》中,就描寫了這一美不勝收的休閑之地:
屋後一灣流水,門前幾點青山。
雲去月來橋上,鳥啼花落林間。
雲去月來橋上,鳥啼花落林間
“屋後一灣流水,門前幾點青山”,屋後一灣流水,聽着潺潺流水聲而眠;門前幾點青山,醒來開門是青山養眼。還有比這更好的居住之地嗎?
這還不算,“雲去月來橋上,鳥啼花落林間”,如果你晚上想出來走走,站在小橋上,看着雲散月來,有一種悠然的心态;白天,更是聽到小鳥的啼叫,看到花落林間,有一種惜春的傷感。
其實,不管是“雲去月來”的悠然,還是“鳥啼花落”的傷感,都是一種隐逸!
6. 《題米元晖山水小景贈陳原貞别》,崔慶昌在兩岸青山的江水上送别,更有一種悲壯,特别是江水煙水迷茫,讓人離愁頓生。明代詩人崔慶昌在《題米元晖山水小景贈陳原貞别》中寫到:
江頭雨足春水生,江上青山煙樹暮。
扁舟明發去如飛,目斷征帆入蒼霧。
扁舟明發去如飛,目斷征帆入蒼霧
“江頭雨足春水生,江上青山煙樹暮”,春天雨水充足,更讓江面春水生,因為雨多,所以,江兩岸的青山上,樹木煙雨蒙蒙,更是到了日暮十分。
“扁舟明發去如飛,目斷征帆入蒼霧”,想想明天早上,我将送您遠去,扁舟在江上,那是去如飛,很快,我将目送您進入蒼茫的雲霧中,再也看不見了。
春天的江水青山更妩媚,但無法慰籍送别的傷感之心!
7. 《慈湖夾阻風·此生歸路愈茫然》,蘇轼當行舟在一望無邊的水面上,又遇到狂風,自然會心生一種歸路茫然的感覺,就連生性豁達的蘇東坡也不例外。例外的是,在這個時候,他的詩依然豪放,這首《慈湖夾阻風·此生歸路愈茫然》如下:
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青山水拍天。
猶有小船來賣餅,喜聞墟落在山前。
無數青山水拍天
“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青山水拍天”,這一路上風浪也太大了,頓時感覺此生歸路更加茫然,眼見兩岸無數青山,大浪拍打,一直要拍打到天上去。
有趣的是,“猶有小船來賣餅”,這種惡劣的條件下,居然有人劃着小船來賣餅,更讓人高興的是,看到村子的影子就在山前。終于看到希望了,可喜可賀!
一句,“無數青山水拍天”,透露了大蘇的豪情!
8. 《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二》,黃庭堅在洞庭湖上看君山,向來是詩人比較喜歡的一個景點。大文豪劉禹錫有“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雍陶寫道:“應是水仙梳洗罷,一螺青黛鏡中心”,都是讓人千古傳頌的君山佳句。宋代詩人黃庭堅的這首《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二》,則寫得更加的豪放:
滿川風雨獨憑欄,绾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裡看青山。
绾結湘娥十二鬟
“滿川風雨獨憑欄,绾結湘娥十二鬟”,因為“滿川風雨”,所以詩人無法乘舟觀賞君山,隻能“獨憑欄”,放眼遠望,君山衆峰的形狀好像湘水女神盤結起的十二個發髻,美極了!
“可惜不當湖水面”,實在是太可惜,于是詩人幻想,如果能夠乘舟洞庭湖,那麼,必将看到“銀山堆裡看青山”的奇景,這是因為,洞庭湖的滔天巨浪卷起一座座的銀山,我乘着小船,在一座座銀山中間,去看那美麗的青山,簡直是恍如仙境。
這“滿川風雨獨憑欄”,象征着詩人面臨險境,卻毫無屈服;這“銀山堆裡看青山”,象征在這險境裡,詩人依然向往美好!
9. 《出真陽峽·入峽長思出峽行》,楊萬裡宋代詩人楊萬裡的比喻總是不落俗套,是那麼清新自然。這首《出真陽峽·入峽長思出峽行》也不例外:
入峽長思出峽行,出來卻憶峽中清。
一江碧水供詩硯,兩岸青山作硯屏。
一江碧水供詩硯,兩岸青山作硯屏
“入峽長思出峽行,出來卻憶峽中清”,在真陽峽裡行舟的時候,詩人是老想着出了峽,那麼是多麼的天地寬;但出了峽之後,詩人卻發現更加懷念峽水的清澈。
“一江碧水供詩硯,兩岸青山作硯屏”,這峽裡的江水太碧綠,就像硯台裡的墨汁,墨綠墨綠,非常可愛;而更可愛的是,兩岸的青山,是那麼的秀麗,就像美麗的硯屏一樣。
真陽峽之行,就這樣讓詩人念念不忘,真真一幅水墨山水;眼前的一切,親切得像自己身邊的墨水和硯屏一樣,是那麼的可愛!
10. 《詩一首·楓葉蘆花滿釣船》,吳則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古來如此,綠水青山不禁風光宜人,更是财富的聚寶盆。宋代詩人吳則禮在《詩一首·楓葉蘆花滿釣船》中寫到:
楓葉蘆花滿釣船,水風清處枕琴眠。
覺來失卻潇湘月,卻問青山覓酒錢。
楓葉蘆花滿釣船,水風清處枕琴眠
“楓葉蘆花滿釣船,水風清處枕琴眠”,詩人在湖裡釣魚,也不知道釣了多久,隻見楓葉和蘆花滿釣船,是那樣的風輕水秀,讓詩人不由得枕着古琴而眠。
“覺來失卻潇湘月,卻問青山覓酒錢”,一覺醒來,娟娟明月消失在潇湘上,天亮了,對面的青山,就像一個聚寶盆,随我去尋覓今天的酒錢。
一句,“覺來失卻潇湘月,卻問青山覓酒錢”,在這綠水青山間,晚上,可以欣賞月光如水,陶冶自己的情操;白天,可以“卻問青山覓酒錢”,回到現實間。
11. 《若耶溪歸興》,王安石作為政治家詩人,王安石的詩永遠是豪放、大氣,但又透露着哲理。這首《若耶溪歸興》也不例外:
若耶溪上踏莓苔,興罷張帆載酒回。
汀草岸花渾不見,青山無數逐人來。
汀草岸花渾不見,青山無數逐人來
“若耶溪上踏莓苔,興罷張帆載酒回”,詩人在若耶溪上,踏着莓苔遊溪,玩得盡興了,于是張帆載酒而歸。
“汀草岸花渾不見,青山無數逐人來”,今天是風大帆滿,船行速度極快,快得讓人渾然看不見汀草和岸花,仰頭,卻見無數青山逐人而來。這美麗的青山,這驚人的速度,是一種少有的體驗。
一句,“青山無數逐人來”,難道不是“仁宗朝”人才輩出,你追我趕的真實再現?
12. 《洛社東泊·放舟山水間》,龔璛放松于山水之間,你會在不經意間得到很多心曠神怡的感覺。元代詩人龔璛在《洛社東泊·放舟山水間》中寫到:
放舟山水間,舟上載青山。
薄暮臨溪坐,青山相對閒。
放舟山水間,舟上載青山
“放舟山水間,舟上載青山”,“放舟山水間”,讓船任意東西,人可以無比的放松,當你看向水裡時,卻看到自己的小舟,正載着青山遊蕩。恍惚間,感覺自己就像在蓬萊仙境一樣。
“薄暮臨溪坐,青山相對閒”,到了旁晚時分,坐在溪邊,與青山相對,看到白天喧鬧的青山,漸漸清閑下來,這何尚不是自己的心也漸漸悠閑下來?
一句,“放舟山水間,舟上載青山”,像一幅山水畫,又像一個夢中的仙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