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草(龍腎子)
來源産地
為仙茅科植物小金梅草的全株。
夏、秋采收,洗淨,曬幹或鮮用。
生于山野荒地。
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别名小仙茅、小金鎖梅、山韭菜、龍腎子、獨腳仙茅
【原形态】
小金梅草,多年生矮小草本。根莖球形或長圓形,肉質,内面白色,外面包有老葉柄的纖維殘迹;根須狀甚短。葉基生,4-12枚;葉片狹線形,長7-30cm,寬2-6mm,先端長尖,基部膜質,有黃褐色疏長毛;
主脈3條,中脈明顯。花莖纖細,由葉叢抽出,長2.5-10cm,或更長,被白色長柔毛;花被片6,黃色,長圓形,長6-8mm,宿存,有褐色疏長毛,内層的3枚,兩側膜質;維蕊6,着生于花被片基部,花絲短;子房下位,3室,長3-6mm,有疏長毛,花柱短,柱頭3裂,直立。蒴果棒狀,長6-12mm,成熟時3瓣開裂;種子多數,近球形,表面具瘤狀突起。花期春、夏季。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甘、微辛,溫。
溫腎壯陽,補氣。腎虛腰痛,疝氣痛。
《中藥大辭典》
性溫,味甘微辛。"
"溫腎調氣。"
《中華本草》
甘、微辛、溫
溫腎壯陽;理氣止痛。主腎虛腰痛;陽痿;失眠;寒疝腹痛
用法用量
三至五錢。煎水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