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語音為什麼重要

語音為什麼重要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7-06 20:38:57

語音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語音将是科技的下一件大事)1

摘要:如果說 iPhone 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後的近十年來,信息傳達被屏幕和視覺統治,那下個時代,将會是用聽覺來傳遞和接受信息的語音時代;近年來興起的數字遊民的生活方式,是否是被社交媒體帶上了濾鏡,它是未來的趨勢,還是隐藏的「社會毒瘤」?同樣的,我們如今對自動駕駛的熱捧,對未來出行的預估的理想藍圖或許會反向限制了其他出行可能性的發展……這裡是 TechBoard 第十九期。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周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并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

未來在耳:為什麼「語音」将是科技的下一件大事

在十年前的 iPhone 發布後,還有哪一類産品再次展現出了可以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潛力?智能音箱應該榜上有名,據 Strategy Analytics 的分析師透露,智能音箱已經成為了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新硬件市場。到 2023 年,63% 的美國家庭至少保有一台智能音箱,而這個數字在 2014 年是 0.03%,2017 年是 16%。

兩年前,一家名為 Doppler Labs 的初創公司向 Bill Gates、微軟 CEO Satya Nadella、蘋果互聯網軟件和服務的高級副總裁 Eddy Cue、Beats 耳機組負責人 Jimmy Iovine 以及亞馬遜、Facebook、谷歌和騰訊的高管們展示了一個設備。這款名為 Doppler Here One 測試版的無線降噪耳塞可以在半秒内完成一對一的語音翻譯。展示結束後,沒有一家公司給出理想的收購報價,一年後 Doppler Labs 關閉。然而,公司關閉後幾周内,一半以上的高級技術人員都被上述幾家科技巨頭挖走了。目前他們在各自公司參與着優先級非常高的項目,這些項目就是在 Doppler 的基礎上,賦予「耳機」更多的使用場景和功能。

語音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語音将是科技的下一件大事)2

谷歌看中了 Doppler 的一個硬件部門,想讓他們來拯救反響平平的 Pixel Buds,同時 Google X 實驗室裡 Moonshot 項目中還有一個在開發完全獨立的入耳式設備;蘋果對 Doppler 的助聽技術更感興趣,在 iOS 12 裡蘋果已經推出了類似特性「Live Listen」,讓 iPhone 作定向麥克風來直接拾取的聲音;亞馬遜是接觸 Doppler 最頻繁的一家,它們一直在想辦法讓 Alexa「走出家門」;微軟則已經考慮把 Doppler 的「低語增強」技術融入到 Office 的可能性了。

語音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語音将是科技的下一件大事)3

Doppler 原本進展到什麼程度了呢?Here One 已經不隻是一個無線降噪藍牙耳機,它還可以作為輔助助聽器、可以撥打電話、播放音樂、過濾部分聲音、放大佩戴者的聲音……或許他們的終極目标,就是讓現在的耳機,在未來成為和如今的手機一樣可獨立使用的通用型設備。

如果說 iPhone「重新發明」了觸屏,那智能音箱就重新發明了「下令」。各類設備和語音助手折射出的是一種趨勢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從屏幕靠視覺傳達,轉向用聲音來傳遞和接受信息。

較之視覺,聽覺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它可以很好地适應多任務。眼見為實但範圍也不到 360 度,可耳朵卻可以聽到八方聲音。你可能看不到轉角的 iPad,但你喊一聲 Siri 就能把它喚醒。出門時,邊走路邊玩手機是很危險和高難度的行為,但邊開車邊打電話卻是很多人的常态。視覺設計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很完備的體系,而聽覺設計和應用場景還有很多有待發掘的空間。比如劍橋一家初創公司就可以識别窗戶破碎、嬰兒哭鬧的聲音并發出警報和通知。

語音在商業上的應用也可能産生難以預估的影響。根據 Juniper Research 的數據,響應語音查詢而投放的廣告市場将達到 120 億美元。網購、一鍵下單已經大大間接推動了人們的購物欲和消費行為,而在未來你隻需要說一聲,「Siri,我要買……」,就可以坐等收貨。當語音技術從識别到下令都被打通時,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場景:嬰兒的咳嗽聲被 Echo 識别到,進而發給父母一個通知,父母說一聲「Alexa,買咳嗽藥」,亞馬遜自動下單,整個過程可能不超過 5 秒,方便、精準、快捷;藥不是我們每天的生活必需品,但這種購物方式卻可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的購買行為和選擇。面對日常中的消費,大多數人都在電商和配套服務的裹挾下,被「慣得」越來越沖動和急切。

語音助手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風口,那現在硬件就是還堵在風口上的一道屏障,iPhone 的問世帶出了智能手機時代,而面向大衆市場的「耳機」制造商也需要這樣一款革命性産品:外觀優雅精巧,有足以至少支撐一天的電量,舒适度高、适配每個人的耳朵形狀,交互還要設計得「不傻」。最近的研究顯示,隻有 6% 的美國人表示樂意在公共場合下達指令給語音助手。

智能手機可能永遠不會完全消失,但語音命和聽覺卻有着成為信息主要入口的天然潛質。前者是人造物,而後者是人自帶的功能。或許在它們誕生起,前者就是為了後者服務的。現在看來,似乎時機已到。

延伸閱讀與參考:

我們曾在 TechBoard#12 中推薦過的《蘋果的 AirPods 是個預言》作者 Ian Bogost 通過沉浸式使用 AirPods 的體驗,感受到了耳機和聽覺之于未來生活的可能性。

《Doppler Here One 是幹什麼的,它能做到什麼》這篇兩年前的文章描寫了這家公司的核心産品 Here One,盡管産品已經「流産」,但它的設計思路可能指向的是未來。

數字遊民不是未來

如果說一百年前亨利·福特發明的流水線像圖釘一樣讓一個個工人紮根在了工廠,那互聯網的出現似乎重新打破了地理對工作的限制。尤其是近幾年來,對于從校園步入社會的千禧一代來說,無論是地點還是崗位,工作都在變得越來越「流動」。因此過去一種冷門小衆的生活方式重新回歸了到主流視線中,開始受到追捧。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互聯網,打破空間限制,自由選擇辦公地點的「數字遊民」(Digital Nomad)的工作方式。

語音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語音将是科技的下一件大事)4

當你在 Instagram 上搜索數字遊民的話題時,或許大概率會出現許多「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台 MacBook」的影像。這對許多每天八九個小時窩在辦公間、地鐵、出租屋裡的職場人士無疑是個視覺和心理上的雙重打擊。然而這篇文章,則是想摘掉社交媒體給數字遊民帶上的濾鏡,并對這種看似是未來趨勢的工作方式産生了一些質疑。

首先是能讓人放棄原有工作,從辦公室裡解放出來,成為一個數字遊民的職業範圍是有限的,大多是寫作、設計、軟件開發等使用互聯網可以交付工作内容的職業,而在決定成為一名數字遊民前,這些「預備遊民」往往還有之前工作留下的基底做财務保障。但作者 Paris Marx 指出,往往這些可以成為數字遊民的職業中,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占了大多數席位,而那些「做你喜歡做的事」、「擺脫傳統工作形式的束縛」等口号,則是建立在矽谷那套偏向自由主義世界觀之上的,它忽視了個體和所在社區的緊密連接。換句話說,在作者看來,數字遊民過于強調個人主義,它潛移默化地營造出了一種「過客心态」,從宏觀角度來看,這是不利于社會發展的,就像你隻租三個月的房就走,因此可能并不在意小區物業的服務水平會不會得到改善。而成為數字遊民的先決條件卻往往被一筆帶過,取而代之的是社交媒體上過于理想化的濾鏡。

許多數字遊民選擇的「遊蕩地」也多為風景優美、生活成本又很低的發展中國家,比如東南亞和各種島國,他們可以輕松超過當地人的收入水平,盡管可能賺的沒原來多,但生活水平對比當地絕對是非常優越的。因此不難預見到,過多數字遊民湧入的地方,資本和配套的服務也将随之進入,那結果是什麼呢?當數字遊民發覺自己生活成本越來越高時,用腳投票換一個「遊蕩地」,但對本地居民來說,膨脹的市場已經形成,讓它回到原來的程度也需要時間,更何況,數字遊民往往也不會給當地交稅。相反,他們享受着母國福利,但卻常常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最小化其稅收負擔。而在工作上,數字遊民「大 V」們也提倡着「外包」的工作形式,也就是把單調耗時的工作通過互聯網外包給廉價勞動力,而他們在「遊蕩地」的高收入水平也讓他們可以請得起當地的服務人員。

在作者看來,數字遊民不隻是一個個體選擇的生活方式,他看到的是這種生活方式可能給整體帶來的損害。鑽法律的空子、薅發展中國家羊毛、享受着沒什麼義務反而還在當地有些特權、拍拍屁股走人後還得當地人來收拾……這些觀點或許誇大了數字遊民的「危害」,但顯然作為數字遊民的一方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些潛在的隐患。誕生于西方的數字遊民的概念,也确實是比西方強調的個人主義更為個人主義的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但某一種生活方式在整個社會中是被如何看待的,以及社會是如何定位和引導它的,這是值得我們在選擇适合自己生活方式前,需要好好審視的。

未來的個性化飲食将取決于你的 DNA

語音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語音将是科技的下一件大事)5

近幾年來,各式各樣的飲食法(Diet)湧現出來。三類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之間的各種組合,精确到不同門類食物的搭配比例和進食時間,延伸出了諸多紛繁複雜的飲食法。這些飲食法大多是有目的性的,有為減重的,也有為了身體健康的,還有矽谷熱衷于支配自己身體的生物黑客(Biohacking)行為,比如号稱可以提高注意力,讓頭腦更清醒的間歇性禁食和生酮飲食。但不是每一種飲食法都能在每個實踐者身上産生同樣的效果。究其原因,這篇文章給出了一個方向:想知道什麼是最适用于你的飲食法,在跟風之前,你不如先看看自己的基因數據。

文章作者 Elizabeth G.Dunn 的靈感來源于她觀看了 Neil Grimmer 的一場 TEDx 演講,Neil 認真嚴肅地實踐過各式各類的飲食法,但效果與飲食法的描述預期都不大相同。因此他嘗試先剖析自己的生物數據,再去決定飲食。Neil 最終根據自己的基因檢測數據制定了「最合适的飲食法」,他實踐起來輕松愉快,半年就達成了自己的健康目标。Elizabeth 不禁開始思考,在我們已經發明了自動駕駛和機器人的現當代,為什麼飲食法大多還停留在「一刀切」的階段呢?飲食這種和所有人類都息息相關的領域,怎麼和現代科技結合起來呢?

首先是要找到可以準确研究遺傳信息的方法,正如有的人一天喝四杯咖啡都不心慌,有的人一天喝一杯茶難以入眠,不同效果就取決于關聯個體基因的咖啡因敏感度。盡管現在各種基因檢測項目層出不窮,但缺少臨床實驗和科學證據也使得目前消費者級的基因檢測數據并不完全可靠。了解自己是個性化的前提,随着科技的發展和商業化的普及,更精準和低價對生物信息分析将成為一個趨勢。

其次是當每個人都了解自己适合吃什麼後,如何把飲食做到個性化。一來是人們自身的主動行為。大衆都對健康的膳食結構有個基本概念,當套用到自己身上時,做到「揚長避短」即可。二來是配套設備的跟上,如今已有如 Soylent 式把營養物質數據化的代餐,未來很可能每個人拿到的代餐都是獨一無二的定制款。想象一下,你走到自動售貨機前,自動售貨機通過你佩戴的可穿戴設備識别出了你的遺傳信息,自動選出了最适合你吃的零食;你去吃火鍋,手機上的應用會顯示出綜合了你的口味和健康的「最佳蘸料」。未來可能隻有一種飲食法,就是 My Own Diet。

飲食的個性化也不僅是科技發展後引出的一種趨勢,它的背後還受到了現當代文化的影響。定制推薦音樂的 Spotify 蓋過了傳統的廣播;會根據個人喜好推薦個性化的内容的流媒體搶走了電視的份額;就連現在的連鎖快餐店提供的醬料數量都要比幾十年前翻了幾倍。外賣的普及和現代社會的工作壓力使得固定三餐時間被打破,「一人食」愈發常态。在我們知道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加工食品和精制糖的飲食常識後,下一步是什麼?或許就是如今看來好似生物黑客,但未來看來習以為常的 My Own Diet 吧。

延伸閱讀與參考:

Neil Grimmer 的 TEDx 演講「Food just got personal」

不同飲食法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同一種飲食法在不同人身上對效果不同的。

我們曾在 TechBoard#1 中推薦的《矽谷對各路飲食的追捧不僅是一股風氣,而是危險》

出行的未來是人,而非自動駕駛汽車

語音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語音将是科技的下一件大事)6

随着自動駕駛汽車在過去幾年的迅速發展,自動駕駛已經被大衆認為是未來交通的一種必然形态,而未來的交通系統很可能就是建立在自動駕駛之上的一種規劃,就像現在在建路修路時首先會考慮到汽車的通行。一些激進的從業者甚至表示目前的交通系統已經過時,自動駕駛将可以用最少的通行成本,最大的效率來把每個人送到他想去的目的地。但這篇文章則想換一種思路來看待出行的未來:未來的出行将圍繞人而非自動駕駛汽車。

盡管已經過去快小半年了,但 3 月 Uber 路測車輛在亞利桑那州撞死行人的事件對整個行業仍有很大影響。作者認為,行業的領先者們在心态上可能會走向兩個方向:一是更謹慎、更保守。這将導緻曾經規劃的由自動駕駛驅動的「未來城市出行理想藍圖」将比預期實現更晚。二則是更激進,也就是忽視技術的局限性。已經有行業意見領袖表示,不一定需要實現某種級别的人工智能,才能讓自動駕駛成為主流出行方式。在事故發生後,科技媒體和行業從業者大多是「樂觀派」,科技媒體發出各種數據說明自動駕駛的事故率要比人類駕駛少得多。還有另一類則是提出許多「補救措施」,如 The Verge 的著名記者 Russell Brandom 認為,「馬路應該讓汽車開上去更安全,而不是相反」;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吳恩達在采訪裡表示,「我們應該與政府合作,讓民衆能守法且體諒,安全不僅僅隻和人工智能技術水平有關。」

作者認為,過度強調未來出行将圍繞自動駕駛是過于理想化的「畫大餅」,就像我們曾認為汽車進萬家之後,交通出行就勢必會更好。但實際上通勤時間、公共交通質量、交通擁擠程度,甚至是人身體的活動都應該被納入到「理想的大餅」之中,而不僅僅是圍繞一類技術或一種交通工具。

好在有許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比如這幾年興起的共享單車服務,把科技融入最「樸素」的自行車出行中,這種出行方式的推廣給以上提到的幾個要素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但它也會随之引發新的交通問題,如在人行道、盲道、馬路邊的無規擺放,這是間接妨礙了其他出行方式。不過,共享單車的普及可以引出一個更大的問題:新的服務是否能夠鼓勵人們走出汽車,選擇更好的出行方式呢?目前這個問題沒有準确數據支撐的答案,但一些迹象正在表明越來越多的出行方式正在孕育中。

比如近幾年來,電動滑闆車在美國的普及。但對電動滑闆車或踏步車的研究過程中發現,許多城市在街道布局上,分配給汽車的比例要遠遠高于使用汽車出行的人口比例。

這就是作者想讓人們注意到的:對未來出行的預估的理想藍圖或許會反向限制了其他出行可能性的發展。要想緩解交通擁堵,或許解決辦法是建更寬廣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而不是再多修幾條馬路供汽車分流。

人才是出行的主體,我們需要考慮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最大的效率來讓每個人抵達目的地。而過多壓注在一個方面,甚至圍繞它來規劃和設計未來,比起限制其他出行可能的普及,也許更為遺憾。

延伸閱讀與參考:

我們曾在 TechBoard#1中推薦過經濟學家 Tyler Cowen 在 Uber 車禍後的評論《我們恐懼的是對 Uber 和 Facebook 的失控》,他認為目前人們在發生科技事故後的回應,是反應過度了,還可能形成不當的監管。

TechBoard#2 中 Ben Evans 的《通向自駕》,Ben 認為一刀切式的給自動駕駛技術分等級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實際上路情況要複雜得多。

編輯:克裡斯

題圖:Esa Riutta

以上是 TechBoard 第十九期。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周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并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