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任危機的年代。“逢事必疑”已經是常态了,由于缺乏信任的原因是大家都沒有安全感。
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害怕被利用,被欺騙,被傷害。
為了不受傷,人就學會了僞裝。
信任危機是一種社會病,醫院、法院、學院,三個曾經最具權威的機構信譽盡毀,試問社會如何還能一派祥和?在這個信任缺失的年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重構社會公信力的路又在何方?
我們又應該相信誰?
事實上,問題不在于信任本身,而在于可信度,即被認為誠實可靠、值得信任的能力。
自律是能夠管好自己,對自己本身有把握;自信是能夠管理好自己做的事,對自己做出的選擇有把握。
那麼相比而言,信任就是能夠管理好兩人之間的關系,對别人做的事有把握。這個看起來就比前兩者難了許多,畢竟前兩者都隻是針對自己的,而後者的兩個人之間還隔着一道九曲十八彎的人心之牆,一旦這堵牆坍塌,就會面臨信任危機。商人和消費者之間沒了信任,生意就無法進行;政府和公民之間沒了信任,政策就無法推行;老闆和雇員之間沒了信任,公司就不能正常運轉。
這些信任都是建立在職業身份的基礎之上的,我們平時遇到的最多的信任,還是最最普通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信任與不信任都像多米諾骨牌,一切都隻是一念之間。可能我的力量微不足道,可能我能給予的信任度有限,但我願意,從我做起,我主動相信你,希望你們也開始相信他人,一點一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許在某一天,你的孩子,我們自己可以更加快樂的生活,更加勇敢的去愛。好了,相信我的請給我打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