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02:58:03

糖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食品,也是人體必需的一個營養素,而甘蔗就是糖的主要來源之一。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甘蔗的種植現狀,介紹了甘蔗的生長影響因素和甘蔗種植栽培的過程使大家了解了關于甘蔗種植栽培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和種植栽培的具體實施過程種每一項的方法,結合甘蔗種植栽培的管理方法來研究關于甘蔗種植栽培的技術。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1

近幾年來,糖價逐漸高漲,糖業市場投入成本也大幅提高。在第六屆糖業經濟30人高峰論壇上分析了當前食糖市場的形勢,目前虧損現象嚴重,制糖成本高,導緻蔗農的收入低下。所以提高甘蔗産量,降低種植栽培成本是非常必要的。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2

1 我國甘蔗的種植現狀

甘蔗是我國制糖的主要原料之一,生活中的糖果、飲料等食品工業的糖分都來自甘蔗。甘蔗同時也是輕工、化工和能源的重要原料。世界上有三大甘蔗種植國家,第一是巴西,年種植面積高達500萬hm2左右,第二是印度,種植面積在400多萬公頃左右,第三是我國,種植面積在120萬hm2左右。十大食糖産量的國家有巴西、印度、歐盟、中國、美國、意大利、墨西哥、泰國、菲律賓、古巴,這些國家的食糖産量占世界的70%以上,而在世界食糖總産量中,蔗糖約占65%,中國則占80%以上。我國甘蔗的産量為56.8t/hm2,世界平均産量60t/hm2,所以我國的甘蔗産量略低于平均水平,這是我國現有的技術水平有限,科學化的管理程度差,機械化的耕地普及不夠所導緻的。而且由于氣候條件的影響,我國甘蔗的種植地主要集中在廣西、雲南、廣東、海南四個區域,其餘的省區如福建、四川、湖南等地也隻是少量的種植。近10多年來主要甘蔗種植的四省區的種植面積變化如圖1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到,主要集中在廣西種植,雲南次之,從2002年開始到2013年裡,雖有幾年間總面積的變化略有下降,但總體上總種植面積還是大緻呈現增長趨勢,到2014年基本持平,但截止2015年甘蔗總種植面積又有所下降。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3

甘蔗産區種植面積圖

3 甘蔗生長的影響因素

3.1 太陽光

甘蔗是一種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太陽光照越強,越有利于提高甘蔗的光合作用,日照時間的時間越長,産量越高,甘蔗糖分越高。光照時間為每天8h以上最好,一般我國大部分甘蔗種植區為一天5~6h,光照時間較短。

3.2 溫度

甘蔗喜溫,不同品種,對溫度的适應性也不同,最合适的溫度為25~32℃,其生長量随溫度的增加而增加,生長量大,成熟的早,糖分也就高了。當溫度在20℃以下時,生長速度會變慢,但此時對糖分的積累最合适;當溫度降到13℃以下時,可能導緻停止生長;當溫度低于0℃以下,會直接導緻凍死。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4

3.3 空氣

甘蔗光合作用離不開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氣,所以這兩種氣體的含量影響着甘蔗健康的生長。按體積分數計算,空氣中氧氣的濃度較高,約占20.95%,二氧化碳含量約占0.03%。甘蔗的葉片需要充足的二氧化碳,在相對适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二氧化碳含量越高,光合作用越強,當二氧化碳含量到達0.06%時達到飽和。而适時的松土,保證土壤中氧氣的流通,才能增強光合作用。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5

3.4 水分

甘蔗需水量較多,主要通過根部進行吸收,吸收後的水分又由葉片的蒸騰作用散發到外面。據一項試驗統計,生産1kg的甘蔗需85~210kg的水量。不同的生長時期需水量也不同,在植株生長期所耗水分占整個時期的一半以上。甘蔗的産量和氣候、土壤、灌溉方式等有關,在甘蔗盛産地,出現降雨量較多的時期,因為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差,所以出現秋冬幹旱的現象,近年來甚至是春秋旱也時常發生,這對甘蔗是否高産有很大的影響。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6

3.5 肥料

甘蔗的生長需要鉀氮、磷等元素,這些都是通過化肥來補充的。而這些元素的比例及施肥的方法就非常重要了。一般所需氮、磷、鉀的比例為10:7:9,施肥時要避免将肥料撒在蔗蔸上,以免灼燒蔗苗,要禁止大雨前施肥,幹旱時施肥。需要先去除雜草,土壤滿足濕潤條件,将肥料混合均勻撒在蔗蔸傍10cm處,用厚土覆蓋即可。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7

4 甘蔗種植栽培過程

甘蔗從播種到成熟是一個漫長而細心的過程,前期的準備工作到後期的管理都對甘蔗的生長有重要的影響。

4.1 選種

優良品種的甘蔗需要具備高産、高糖、宿根性好,抗各種病害的能力強,抗旱性強,直立不易倒伏、中大莖、易剝葉,适應各種土壤條件的特點。好的品種對甘蔗能否帶來高産量起重要的作用,甚至是産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8

4.2 耕地

甘蔗種植前需要對種植地的土壤進行開溝和挖土,一般耕地深度在30~60cm,溝深20~30cm,溝寬25~35cm較為适合。

4.3 播種

種植行距控制在120cm,每條溝間隔100cm播5~6顆種,每米播種保證有效莖有10~12株,再用泥土覆蓋,大約10cm厚,還可以再蓋一層薄膜,有利于種子的萌芽。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9

4.4 施水、施肥并追肥、除草

兩個月後長成齊苗,就要開始施水施肥。避免大水澆灌,隻需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而肥料按照所需的元素配比好,根據不同的生長期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幼苗少施點,伸長期多施點,成熟期少施點,分蘖期多施點。追肥也一樣要合理,伸長初期多追點,苗期、伸長後期少追點。可以引進水肥一體化的灌溉技術生長,水分和養料同時實施,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也相應地減少了勞動力。在甘蔗生長期間還要及時地清理雜草,防止汲取田間的水分和養分,影響甘蔗生長。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10

4.5 防治害蟲

根據害蟲的種類來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主要的殺蟲方法有:①藥物治理。有一些害蟲喜歡聚集根部,可以向根部進行藥物灌注,這是較為普遍的防治方法;②生物防治。有一些真菌、細菌和其它微生物對某類地下害蟲有很強的寄生能力,可以控制地下害蟲的發生,這也是很好的防治方法;③水旱輪作。有條件的甘蔗種植地可以實行水旱輪作,采取一年水田一年甘蔗的種植方式,這是消滅地下害蟲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④燈光誘殺。有很多的害蟲具有趨光性,會鑽出地面交配或取食,這樣就可以使用殺蟲燈來誘殺成蟲。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11

4.6 采收

甘蔗在收獲時有三點需要注意的事項,才能提高産量,并有利于來年宿根蔗高産。第一點,注意采收時間。太早了,不利于蔗芽萌動,容易旱死;太晚了,影響宿根蔗的産量。一般在當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3月期間收獲,最好選擇晴天,雨天容易使蔗頭受到細菌的侵染而腐爛。第二點,注意斬蔗。斬蔗時最好選用較為鋒利的工具,要快捷,切口平整,蔗頭不破裂。第三點,注意清園。主要是為了防止蔗葉長期覆蓋蔗頭,造成蔗頭被漚壞發酸,影響發株。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12

5 甘蔗種植栽培的管理方法

5.1 粗放式管理

所謂粗放式管理就是在甘蔗的種植和生長的過程中,不施加任何的化學肥料,隻依靠自身生長能力的一種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使得種植成本投入的較少,所需要消耗的人力和物力也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力。雖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較低,但均衡考慮,産生的綜合效益一點也不差。如果在甘蔗種植管理的過程中,根據實際的情況适當的增加人力勞動,還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13

5.2 培土管理

培土能疏松土壤,有利于甘蔗根系成長地更健康粗壯。可以分為小培土管理和大培土管理。小培土管理是在第一階段進行,在第二階段進行雨後施肥,這樣甘蔗的生長速度較快,株高較高,含糖量也較高;大培土管理是在兩個階段都進行施肥,得到的糖分和效益沒有小培土的高。

5.3 傳統的種植管理

這種種植管理方法是根據甘蔗的生長狀況來決定施肥的時間,一般是在每年的四月或六月進行兩次施肥,雜草較多時,還應及時進行除草。相對以上兩種管理方法而言,這種方法下甘蔗的生長速度處于中間排名,但投入的成本最大,需要的人力物力都很大,産生的收益也是最大的。

甘蔗留種的種植方法(甘蔗種植栽培技術)14

6 結束語

在了解了有關甘蔗種植栽培的知識後,采用經濟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科學的種植施肥方法,投入合理的人力和物力,控制成本量,根據實際情況有效的增加或減少勞動量,從而促進甘蔗生産業的發展,這是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帶動農業和相關産業以及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