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這個詞「迷之」微妙,現代的基本詞意和傳統并沒有區别:稱呼年齡差距較小的女性長輩。
但是互聯網上的「小姐姐」俨然有着更多的含義,常常搭配”好看“等詞,被廣泛用來形容
「萌系」,「二次元」,「小清新」等風格的年輕女子。
小姐姐這三個字組成的詞當然不是什麼新鮮玩意,确實是很早就有了的,也能被人聽到被使用過,例如許多答主所說的;天津話等方言、長輩讓小孩子稱呼年齡稍大一點的女孩時、某些古典小說裡
但是這就跟“老司機”這個詞一樣,雖然現實中早就有了,但與現在的語義是不盡相同的。并不是用過的就是起源,因為題主所問的顯然是其作為網絡用語的用法,所以這裡讨論的也應該是在網絡文化圈裡這個詞作為一個梗的誕生和發展。不少網絡流行語都是來自于更小衆一點的亞文化圈,然後慢慢擴散至全網乃至線下日常生活。
後來,通過彈幕網站與動畫論壇的傳播,二次元的“小姐姐”走向了大衆視野。
同時恰逢“本寶寶”現象的盛行,寶寶們驚喜地發現,稱别人“小姐姐”和稱自己“本寶寶”都有共通的賣萌屬性:比小姐姐還小,那不就是寶寶嘛。
一時間,“小姐姐”這個自帶撒嬌天賦的詞語瞬間受到了推崇。而對于一些養成系偶像的粉絲來說,則認為隻有“小姐姐/小哥哥”這個萌出血的稱謂才能表達自己對偶像的守護。養成系偶像的特點是偶像定期與粉絲分享日常,拉近粉絲與偶像之間的距離感。粉絲不會覺得偶像高高在上,反而有種鄰家的親切感,由此産生了親昵,自然而然的體現在了稱謂上。普通的“姐姐”“哥哥”表達起來程度不夠,一定要加個“小”字來顯示青梅竹馬,陪伴成長。
最後想說一下,對于兩廣地區或者天津衛來說,“小姐姐”(粵語“姐姐仔”)就是用來專指不适合喊女生也不适合喊姨更不适合喊奶奶老太的女性。
所以說,"小姐姐"既是一項泊來文化,又是一個地方傳統。看似普普通通三個字,卻擁有豐富的内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