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看到肥肉相間的五花肉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簡直是人間美味。然而,大快朵頤的同時身體卻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損害,不妨來了解一下五花肉在體内消化的全過程,危害一目了然。
1、嘴
夾起五花肉後直接放在嘴巴中狼吞虎咽,但口腔中僅僅有唾液澱粉酶,無法對五花肉進行化學消化,也不會分解出造成肥胖的脂肪酸。不過狼吞虎咽的吃法使得大腦不能及時接收到飽腹信号,易造成熱量攝入超标。
2、胃
牙齒嚼碎的食物在胃中充分混合且轉化為食糜,以便于讓胃酸跟各種酶消化五花肉,提高消化效率。瘦肉中含有優質蛋白質,部分蛋白質被胃蛋白酶消化,但脂肪沒有被消化而繼續向下運行。
3、小腸
五花肉中的脂肪會在小腸中被消化。肝髒能分泌膽汁,膽汁暫時儲存在膽囊中,膽汁逐漸釋放到小腸來消化脂肪,把脂肪拆分成可溶于水的小顆粒;胰腺可分泌脂肪酶,脂肪酶把大部分脂肪顆粒分解成能被血液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包括膽固醇和脂肪酸,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再通過小腸壁且吸收進血液中,跟随着血液循環流通。
經常大量吃五花肉身體會怎麼樣?一塊50克的五花肉制作成紅燒肉後,熱量達到175千卡,制作五花肉時需加入油鹽糖等,使得熱量遠遠超标,經常吃易導緻能量過剩,增加肥胖風險;五花肉中又含有太多飽和脂肪,可危害心腦血管健康。
由于攝入的脂肪大于身體的消化能力,從而使得血脂異常;五花肉分解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易在破損的血管壁下沉積,損害血管;随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可逐漸生成斑塊,使得動脈管腔變狹窄或堵塞,嚴重時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胰腺、膽囊以及肝髒等可減慢脂肪消化速度,增加腸胃不适,甚至引發胰腺炎,嚴重時可威脅生命。
如何正确烹饪五花肉?1、優先選擇豬硬肋肉
豬硬肋肉也就是排骨下的部分五花肉,肉層次分明,肥膘并不是很厚,相對來說脂肪含量少。
2、把五花肉整塊焯燙
制作五花肉前,先把整塊放在水中焯燙幾分鐘,這樣能最大程度去除脂肪含量。烹調時應少放油,由于肉本身就會出油。
3、無需勾芡
豬皮中含有太多膠原蛋白,經過長時間高溫加熱後膠原蛋白溶于水中,因此無需勾芡。
溫馨提示
吃五花肉時應搭配着新鮮蔬菜,蔬菜中幾乎不含有蛋白質和脂肪,在口腔和胃中也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不過其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促進小腸蠕動,幫助排出代謝産物;蔬菜中含有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能調控血脂和血糖,所以搭配蔬菜能減少脂肪給身體帶來的危害。
總而言之,少吃五花肉,還有豬排、肥牛肉和肥羊肉同樣也屬于高脂肪食物,烹調時盡量以蒸煮為主,不能放太多調料,特别是油和糖。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