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城是梵蒂岡的首都,羅馬教廷所在地。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北、西、南3面有高牆與羅馬市隔開,而東面的聖彼得廣場同羅馬市暢行無阻。
在這片面積僅0.44平方公裡、約800人口、常住人口僅500的城區、人口密度為約3181人/平方千米的地區内
集中了一批舉世無雙的藝術品和建築傑作
修築在使徒聖彼得墓上的大教堂是全城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
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保護名錄
6世紀教皇建造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宮
8世紀增建加洛林宮
1377年梵蒂岡宮成為教皇的主要住所
15世紀建造了梵蒂岡圖書館和西斯廷禮拜堂、梵蒂岡城牆
16-17世紀初重建聖彼得大教堂
1870年意大利王國吞并教皇國,教宗被迫退居梵蒂岡宮中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
梵蒂岡城區是梵蒂岡國家的疆域
梵蒂岡城 (Vatican City) 建築充滿着濃厚的宗教色彩
全城以聖彼得大教堂為中心
東邊是聖彼得廣場
北邊是天主教教廷辦公樓
南邊龐大的博物館
西邊是園林綠化地
聖彼得大教堂
梵蒂岡城穹隆圓頂高138米,能容納5萬人,大教堂建于公元1626年,是一座意大利文藝複興與巴羅克藝術的殿堂,是布拉曼德、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和小莎迦洛等著名建築家、藝術家的共同傑作。
大教堂裡保存了許多文藝複興時期遺留下來的藝術珍品,有文藝複興初期著名畫家喬托所作的鑲嵌畫--《小帆》,有米開郎琪羅25歲時的名作《哀歎的聖母》及聖彼得銅像等。
聖彼得大教堂為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及羅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是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自1870年以來,重要的宗教儀式幾乎都是在這裡舉行的。
聖彼得大教堂裡埋葬着各代教皇的聖骨。
教堂的建築、繪畫、雕刻、藏品,都稱得上是藝術珍品。
聖彼得廣場
是舉行盛大宗教活動的地方,可容納50萬人。
廣場長340米,寬240米,有由88根方柱和288根圓柱組成的半橢圓形環繞柱廊,柱端屹立着140尊聖人雕像。
正面圓穹及其上邊的十字架高達137米。廣場中央聳立着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建築石碑的石料是當年專程從埃及運來的。
石碑頂端立着一個十字架,底座上卧着4隻銅獅,兩側各有一個噴水池。
該廣場是巴羅克式建築鼻祖貝爾尼尼在1656年設計的,廣場建設曆時11年。
每逢星期日中午12時,聚集在廣場上的人們,聆聽站在皇宮窗口的教皇發表晨禱詞。
梵蒂岡宮
梵蒂岡宮位于聖彼得廣場對面,自14世紀以來一直是曆代教皇的定居之處,數百年來已幾經改建。
梵蒂岡宮内有禮拜堂、大廳、宮室等,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樞。
宮内有舉世聞名的西斯廷小教堂,過去一直是教皇私人用的經堂。
西斯廷小教堂素以天花闆和牆壁上保存有米開朗基羅花費4年時間繪制的著名壁畫“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而久負盛名,這些出自于藝術大師之手的繪畫,内容取材于《聖經》裡的故事,人物逼真,栩栩如生,堪稱藝術珍品。
西斯廷小教堂長40.5米,寬13.3米,高20.7米,是公認的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傑作。
梵蒂岡博物館
聖彼得教堂北面的梵蒂岡博物館,占地約5.5萬平方米,建于5世紀末,早期為教皇的一座宮廷,後來改成綜合性博物館,擁有12個陳列館和5條藝術長廊,彙集了希臘、羅馬的古代遺物以及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精華,收藏有文藝複興時期三大藝術大師之一的拉斐爾藝術珍品以及其他名家的原作,均屬無價之寶。
其中最著名的西斯丁小教堂是教皇的私用經堂,建于1473-1481年,以藏有米開朗琪羅繪制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兩幅壁畫而聞名于世。
《創世紀》畫面為300平方米,由9幅中心畫組成,主要描繪聖經舊約故事。小教堂祭壇上邊《最後的審判》,是米開朗琪羅參加反梅迪奇統治的起義失敗後作的畫,花費了6年的時間(1536-1542年)。
畫面表達了畫家對豪強的抗議。
此畫高20米,寬10米,是世界上最複雜、最有力和最大型的壁畫。
每年到小教堂參觀這些油畫的遊客近300萬人次。
梵蒂岡圖書館
梵蒂岡圖書館建于1475年,珍藏有6萬卷古代手抄本、10萬卷原稿書籍、10萬張地圖和印畫以及大量書信、法典等文獻,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圖書館。
令人驚奇的是,館内還保存有1612年-1659年制成的“中國地圖”手抄本。
梵蒂岡機密檔案室
梵蒂岡機密檔案室,神秘未知的世界十大禁地之一。
據估計,梵蒂岡機密檔案室的書架有52英裡長(84千米),
僅可供參考的目錄就有35000卷,裡面的文檔隻可以閱覽,但不可以進入檔案室。
梵蒂岡城是全世界9億天主教徒心中的聖地,不隻是撫慰人類心靈的宗教城,其充滿驚奇的藝術寶藏,更豐富了現代人的精神與視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