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生物多樣性是怎麼出現的

生物多樣性是怎麼出現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8 04:11:50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于2021年10月11日在雲南昆明拉開帷幕,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國。中國将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戰略,共同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進程。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生物多樣性,你了解多少?

生物多樣性是怎麼出現的(生物多樣性知多少)1

2021年5月,長江宜昌江段葛洲壩下遊附近出現成群長江江豚。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态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态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态系統、物種和基因三個層次。

哪些原因導緻生物多樣性喪失?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直接驅動因素是土地和海洋利用的改變、生物資源利用、氣候變化、污染以及外來物種入侵等。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公約》和“愛知目标”?

《生物多樣性公約》是一項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公約。1992年5月22日,《生物多樣性公約》文本在肯尼亞内羅畢通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中國于1992年6月11日簽署了這份公約,成為最先簽署的國家之一。截至目前,《生物多樣性公約》共有196個締約方,是全球簽署國家最多的國際環境公約。締約方大會則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最高議事和決策機制,每兩年召開一次。

“愛知目标”是2010年在日本愛知縣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大會上,國際社會為了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嚴峻形勢,制定的2011-202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标。“愛知目标”共包括5個戰略目标和 20 個具體目标。

2020年9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發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指出,雖然大多數締約方都積極地制定了本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和行動目标,在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進程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愛知目标”全球實現情況總體不夠理想,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還沒有根本扭轉,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壓力仍在加劇。

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認真落實“愛知目标”,明确各項任務和責任,目标執行取得積極成效,20個“愛知目标”當中,3個目标進展超越了“愛知目标”預期,13個目标取得了關鍵性進展,4個目标取得階段性成績。“愛知目标”執行的總體情況好于全球平均水平。

生物多樣性是怎麼出現的(生物多樣性知多少)2

2021年9月27日拍攝的雲南騰沖北海濕地(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攝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為何花落中國雲南?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所有陸地生态系統類型,包含了森林、灌叢、草甸、草原、荒漠、濕地等以及黃海、東海、南海等海洋生态系統。同時,我國生物遺傳資源豐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起源地,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規模均居世界第一。

位于中國西南部的雲南省,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複雜的自然地理環境、高度密集的自然景觀類型和從熱帶谷地到高山寒帶完整的生态系統系列,保存有許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類群,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重要類群分布最為集中、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這也是雲南昆明成為此次COP15大會舉辦地的背景。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有何重要任務?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主題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旨在倡導推進全球生态文明建設,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努力達成公約提出的到2050年實現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和惠益分享,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将總結過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履約工作情況,推動達成兼具雄心和務實的“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翻開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篇章。因此,在商定新目标戰略時,将充分吸取“愛知目标”執行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既要提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雄心和信心,更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充分考慮目标的可達性、可操作性以及世界各國的發展差異,制定兼具雄心和務實的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目标和指标,提出切實可行的實現路徑。

(策劃:梁佩韻 審核:李豔玲)

來源:求是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