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教育智慧:有教無類,人人可教
《論語》感悟(一三四)
文/王營
原文: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7.29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15.39 子曰:“有教無類。”
譯文:7.7 孔子說:“凡是十五歲以上恭恭敬敬行了拜師禮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7.29互鄉這個地方的人很難與他們交流,但該鄉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很疑惑。孔子說:“我是贊同他的進步,不是贊同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潔身自好以求進步,我們要肯定他這種改過自新的行為,不要死抓住人家的過去不放。”
15.39孔子說:“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
感悟:這三章是孔子對他“有教無類”教育主張的具體闡述。關于“束脩”一詞的含義,曆來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解釋為“十捆臘肉”的學費,有人解釋為“束帶修飾”的拜師禮節,漢人鄭玄将其解釋為“十五歲”以上,比較符合當時的實際,孔子就是“十五而志于學”。當然,十五歲拜師時可能要交點學費,要行拜師禮,因為孔子畢竟是私人辦學,要靠學費養家糊口,但學費絕不是“十捆臘肉”那樣昂貴,如果是這樣的話,顔回就可能交不起學費,成不了孔子的高徒,這就有違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
孔子以前,學在官府,隻有貴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因而也隻有貴族子弟才有當官從政的資格。到了孔子時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為私人辦學提供了機會。孔子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始了其創辦私學的職業生涯,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以實現其“仁政”的政治思想。
于是,在教育對象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無類”的主張,意思是不管貴族還是平民,不論貧窮還是富有,隻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在他的學生中,既有一天隻吃一頓飯、死了買不起棺材的顔回,也有富可敵國的子貢;既有出身寒微的仲弓,也有地位顯赫的魯國貴族孟懿子。孔子弟子三千人,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國度,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公孫龍和秦商入學,還欲居“九夷”施教,充分體現了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
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事實上為我們提供了一種“人人皆可為堯舜”的樂觀教育信念,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今日之中國,已經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每個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做為教師,首先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施教下,将來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因此,在教育活動中,教師不可戴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将學生人為地分成三、六、九等;不可過分偏愛上等學生,忽視甚至歧視中下等學生;更不可因“位”、因“财”施教,對領導的孩子、富家子弟偏愛有加,對平民子弟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要認真貫徹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發揮特長。
其次,教師不可過分渲染學生的差異。孔子承認學生之間無論在智力水平,還是人格修養等方面是有差異的,他把學生分為三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但據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這種差異的比例是非常之小,在100名學生中,隻有5%左右的學生智力超群,5%左右的學生智力水平稍差,另外90%學生在某些方面都是可造之才,正如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所言:“隻有提供适當的先前和現實條件,幾乎90%以上的學生都可以成才”。孔子也承認“中人”占大多數。
有些教師埋怨自己所教的學生頭腦笨,基礎差,事實并非如此,是我們的教育還沒有真正下到功夫。事實上,5%的智力超群的學生,幾乎不用教師下太大的力氣,需要下力氣的正是那90%的學生。能把“好”學生教好,這不算教師的本事,能把所謂的“差”學生教好,才更能體現一個教師的能力。
再次,教師要揚長避短,正确對待犯錯誤的學生,這也是“有教無類”的應有之義。在這一點上,孔子給我們做出了榜樣,當時有一個叫“互鄉”的地方,可能這個地方民風不正,外人都難與這裡的人打交道,這樣的習氣自然也會影響到這裡的孩子,但其中有一個小孩兒卻主動去見孔子,大概是要拜孔子為師,孔子按照禮節接見了他。學生們都疑惑不解:老師您不是常教我們“道不同,不相為謀”嗎?為什麼要與這種地方的人為伍?
孔子義正辭嚴地告訴學生:“我是贊同他的進步,不是贊同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潔身自好以求進步,我們要肯定他這種改過自新的行為,不要死抓住人家過去的錯誤不放。”是的,人總是要犯錯誤的,成年人尚且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何況是一個孩子?學生隻要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下決心改正錯誤,當老師就不要老是抓住他過去的錯誤不放,而應當給予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與其他同學一視同仁,這是對教師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