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隋唐 趙紫羽
|編審:蘇睿
《一剪梅》在國外爆火了?估計連去年宣布封麥的費玉清此刻也很懵。
事情的原因,是一位特型演員在雪地裡一邊“旋轉”一邊唱《一剪梅》的片段被搬運到了Youtube。外國人先是看着這位“蛋頭哥”好玩,繼而又覺得歌曲中的悲涼能夠讓人産生共鳴,于是一發不可收拾……
· 蛋頭哥
很快“飄雪的北風”在外網猛烈地刮起來了。
人火了,詞火了,歌也火了。國内網友眼睜睜地看着歌詞唱的“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變成了現實。
《一剪梅》爆火
如今,《一剪梅》在國外的爆火程度出乎了所有人預料。
先來看“成績單”:由費玉清演唱的原曲《一剪梅》在國外音樂平台Spotify“瘋傳榜”上獲得了挪威第一、瑞典第二、芬蘭第二的排名,還在衆多國家的音樂榜單都沖進了Top50!
在網友們認真聽完費玉清的原唱版本之後,表示這是一首邁克爾·傑克遜、莫紮特聽了都會沉默的歌,遇見這首歌是他們在2020年遇到的最開心的事情。甚至還有人說,如果世界在今年就會毀滅,這首歌應該在片尾播放。
尤其是經典歌詞“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在Instagram等海外社交軟件以驚人的速度傳播。國外網友樂此不疲地進行了表情包、視頻等形式的二度創作。
曾有中國網友擔心,這句具有東方韻味的歌詞,國外的朋友們應該很難懂。
然而,現實卻告訴大家什麼叫“大可不必”!
有網友把這句歌詞貼心地翻譯成了英文,“The snow falls and then wind blows(下起了大雪,吹起了大風)”。這樣簡單直接的翻譯讓國外網友迅速“心領神會”。
理解了字面意思這還不夠,他們還挖來了費玉清的原唱MV進行學習。想象自己在飄雪的大風天,自己的人生遭遇了些許困難。
既然這首歌這麼好聽,又怎麼能逃過被改編的命運呢?
國外大神把《一剪梅》剪輯成電音版本,與A妹的《Side To Side》相混合,聽起來瞬間感覺完全不一樣,非常帶感!
還有人在卡通片裡加入了《一剪梅》片段,網友們紛紛表示已經笑到不能自理。
朗朗上口的旋律,不太難的中文發音,讓這句“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瘋狂洗腦,每天睜眼“飄飄”,閉眼也“飄飄”。它作為聊天用語更是霸屏了所有的社交軟件。
最開始,國外網友們的用法還延續了它的字面意思,形容自己悲傷的心情:
“被心儀的男生拒絕了”
—— “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作業做不完了”
——“ 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媽媽要我打掃房間”
—— “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
後來,當對别人說的一些事情早已習以為常時,他們也用它來表達。比如當别人抱怨太累的時候、聊明星八卦時候、甚至探讨種族主義時候,他們都是“一言不合就雪花飄飄”。
而随着《一剪梅》的爆火,國内許多人又讨論起了“文化輸出”的問題。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在國内網絡上,很多網友對于這次事件是否屬于“文化輸出”吵得不可開交。
反對者認為,這群老外既不懂中華文化又不懂袁華(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的人物,一出場就自動響起《一剪梅》BGM)之痛,#bei feng piao piao#能火,本質上就如前幾年“牙套妹,奈何美色”席卷國内網絡一樣,隻不過是場魔性洗腦的狂歡。
但支持者認為,《一剪梅》的國風旋律和意境之美,就像一把被東方神秘力量加持的長刀,在西方世界橫掃千軍,将那群從小被資本主義澆灌的老外征服得七葷八素。
确實,《一剪梅》的意外爆火是否屬于“文化輸出”還有争議。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年中華文化正兒八經的輸出案例明顯增多。
2019年底,中國田園博主李子柒在Youtube爆火,被國外網友冠上了“東方美學生活家”的稱号。
李子柒的視頻内容并不複雜:“仙氣飄飄”的她,在鏡頭下過着文學作品裡才有的中華田園生活,青山翠黛,春華秋實,夏耘冬樂。
國内媒體評價道,這個不到30歲的四川姑娘幾乎無所不能。她用最傳統的中國農家田園手藝釀酒、腌肉、砍竹子做秋千、手工造紙……
陶淵明把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寫成了詩,千古流傳經久不衰。李子柒則把田園牧歌拍成了聲色俱茂的視頻。老外們仿佛能隔着屏幕嗅到稻田谷香,然後為這水墨般的生活折腰。
在視頻的評論區,無數老外都在瘋狂呐喊:“李子柒為我們展現了夢幻的中國文化。”
李子柒在Youtube上擁有千萬級的粉絲,每條視頻也有幾百上千萬的播放量,這些都在證明着中國文化強大而蓬勃的輸出能力。
再往前,中國文化在西方世界瘋狂輸出的例子還有更多。
2017年,被中國主流文壇嗤之以鼻的“網絡武俠小說”在國外掠取了大票粉絲。在這些中國網絡武俠小說中,一個從未在西方引起關注的“江湖”畫卷被徐徐展開。
沒有“牛仔決鬥”,也沒有“騎士精神”,有的隻是“千裡殺一人,十步不留行”的中國式隐晦和刀光劍影、俠肝義膽的“江湖味超級英雄”。
在國外,有人為了看中國網絡小說自建網站與社區,每天在上面揮舞着鈔票催譯者“快更”,更有甚者,捧着一本新華字典像模像樣地學起了中文……
近幾年,除了被動地将中國文化搬運到國外,也有更多的西方人開始主動了解中國文化,并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比如《功夫熊貓》《花木蘭》的火爆,就說明了美國主流世界也開始對東方文化進行探讨。
五千年後,中華文化不僅沒有蒙上曆史的塵埃,反而越發煥發了光彩和生命力。
文化輸出的底氣
在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僅在一百多年的曆史當中,就經曆了從“天朝上國”到被西方列強按在地上摩擦的過程,也經曆了從“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到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的過程。
“短短”一百多年内便經曆如此大起大落的民族屈指可數,而這也讓部分國人對待民族文化的态度顯得有些“割裂”。
有部分人覺得中國處處都是糟粕,國外連空氣都是”香甜“的;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中華文化天下無敵,從飲食到國學,任何領域都是碾壓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
不過近些年,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割裂”狀态正在逐漸彌合,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國内外的文化。
從國内來看,随着中國軟實力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國人不再需要把“文化崛起”挂在嘴邊,然後像個鬥雞一樣滿世界掰扯“中華文化究竟好在哪”。
而随着國際上接受并喜愛中國文化的人越來越多,國人也明白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并不存在于鍵盤俠的口中,而是來自一股“有容乃大”的氣度。
當我們以“海納百川”的姿态站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時,自然會吸引其他民族的關注,而我們幾千年的民族文化,也絕對有足夠的“底氣”迎接這些關注。
一句歌詞的突然爆火也好,田園生活視頻的細水長流也好,歸根結底,還是中國風的魅力彰顯。我們應該看到,“文化自信”的種子正在國人心中發芽,中國文化輸出的道路才剛剛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