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立減?中國商報(記者 趙熠如)最近一段時間,一朵特别的“小紅花”令河北不少“村裡人”津津樂道,甚至連打招呼都快變成“你捐小紅花了嗎?”,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騰訊立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國商報(記者 趙熠如)最近一段時間,一朵特别的“小紅花”令河北不少“村裡人”津津樂道,甚至連打招呼都快變成“你捐小紅花了嗎?”
一個“關懷鄉村孤寡老人”的公益夢想就在這樣一朵朵小紅花的“擁抱”中落地生根。在騰訊公益平台上,每個人每天可以通過捐步、答題、捐款等方式獲得小紅花,16個公益夢想就在一朵朵小紅花的加持中綻放。
“一花一夢想”是騰訊公益一次“特殊”的嘗試。9月10日,騰訊“99公益日”落下帷幕,新玩法吸引近6000萬人次參與,捐贈小紅花超過1億朵……這是該公司“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成效。
同時,騰訊近期斥資2億元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深圳市騰訊臻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馬化騰擔任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騰訊方面表示,成立這家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更清晰透明地向外界呈現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共同富裕專項計劃”的資金使用情況,也便于公衆和投資人更詳盡地了解騰訊這方面工作的推進進展。事實上,騰訊在去年還曾投入1000億元資金用于啟動上述兩個項目。
在大手筆投資的同時,騰訊還在進行一系列“節流”操作,勉強挽回持續走低的淨利潤增速。在堅持投入與瘦身節流之間,騰訊如何做好“加減法”?
“節衣縮食”效果明顯
在上一季度營收增長為零之後,這一季度的騰訊終究沒能守住“持平”的底線,但這已經是其努力降本增效的結果了。
今年4至8月的短短幾個月時間,騰訊已有近十款知名産品宣布停止運營,其中包括QQ堂、小鵝拼拼、搜狗地圖、企鵝電競、VUEVlog、看點快報、搜狗搜索App、騰訊看點、掌上WeGame、幻核等。其中存在時間最長的産品已有23年,最短的有一年。
也是在這幾個月時間裡,關于騰訊“人員優化”的消息得到了證實。2022年二季度财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騰訊共有110715名員工,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騰訊員工人數為116213人。
除此之外,今年二季度,騰訊不僅大幅縮減了各項開支,而且與主營業務有關的成本也是“能減則減”。事實上,今年一季度騰訊就已經開始實行成本費用控制措施,而這一措施在二季度執行得更加嚴格。
首先是總收入成本環比下降3%,且三大業務收入成本全部環比下降。
據了解,增值服務業務收入成本環比下降2%,是因為渠道及分銷成本減少,以及與直播服務相關的收入分成成本結構優化;網絡廣告業務收入成本環比下降3%,是因為内容成本減少,部分被服務器與頻寬成本(包括與視頻号相關的成本)增加所抵消;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成本環比下降4%,是因為支付金額減少導緻金融科技服務交易成本減少,以及企業服務業務雇員成本減少。
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環比下降2%,是因為騰訊對營銷活動支出的嚴格把控。
一般及行政開支也環比下降2%,是因為騰訊優化了人員配置并控制了雇員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騰訊還要将這種“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模式持續下去。騰訊高管表示,目前騰訊正在執行成本控制舉措,後續成本仍然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公司期待今年下半年成本控制效果能得到進一步體現。
不過,節儉也被證明是有效的。
今年二季度騰訊總收入為1340億元,同比下降3%,環比下降1%;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下(Non-IFRS)淨利潤為281億元,同比下滑17%,環比增長10%。
在總收入下降的情況下,Non-IFRS淨利潤竟實現了環比增長,而且是近幾個季度以來環比增幅最大的一次。
騰訊高管表示,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一些措施已經在第二季度的業績中看到了效果,其他部分将在今年下半年看到成效。“我們相信,即使保持目前的收入水平,我們也能在未來幾個季度恢複盈利增長。”騰訊高管如是說。
可是,已經“減”了成本的騰訊,要“加”什麼收入呢?
新增量難挑大梁
在視頻号裡加廣告成為騰訊今年二季度着重提出的收入增長方式。
騰訊高管表示,目前用戶在視頻号上花費的時間差不多是在朋友圈的80%,且這一比例還在迅速攀升。雖然視頻号上千次展示收入(eCPM)可能略低于朋友圈,但廣告強度會更大,因此用戶每分鐘花費的收入潛力将會得到釋放。
也就是說,視頻号在未來或許會成為騰訊重要的廣告收入陣地。
騰訊表示,騰訊對視頻号廣告的變現框架與微信朋友圈類似,微信朋友圈的廣告收入經曆了五個季度的探索已達到10億元,鑒于目前視頻号的流量規模和廣告主對短視頻廣告的強勁需求,預計視頻号将很快超過這一水平并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
騰訊對于視頻号變現的期望已經體現在了行動中。今年7月,微信視頻号宣布首次接入“信息流廣告”,寶馬中國、阿瑪尼美妝、伊利金典成為第一批參與内測的廣告主。
但需要注意的是,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在騰訊的總業績中向來隻占15%左右的份額,今年一二季度的收入占比隻有13%、14%。即使視頻号廣告投放真的如期望中那麼順利,也無法為騰訊的收入增長“撐起一片天”。
還有别的“招”嗎?
作為近年來收入增長最快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其在今年二季度是騰訊唯一一個收入增長的業務闆塊,但也僅同比增長了1%。
其中,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同比增速較上季度有所放緩,主要是因為四五月份的新冠肺炎疫情抑制了商業支付活動;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速下降,騰訊給出的解釋是由于積極縮減虧損項目所緻。
不過,騰訊對其繼續增長的期望也并不強烈。在雲服務方面,騰訊表示一直在縮減虧損額,将重心從定制和分包大型項目轉移到自研産品上,以提高利潤率。至于雲服務的收入增長努力,則可能會推到明年。
大投入不計回報
增值服務業務、網絡廣告業務的負增長還在繼續,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也未能延續之前的高速增長,而遊戲海外市場、視頻号廣告等又無法迅速挑起大梁。
不過,騰訊在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共同富裕、數實融合的“大手筆”投入,卻釋放出積極的信号。
業内人士認為,從“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項目和“共同富裕專項計劃”的發展方向來看,一個是着眼未來,一個則是立足當下。
“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項目更多着眼于基礎科學、教育創新、碳中和、FEW(食物、能源與水)、養老科技和公益數字化等領域的前瞻性探索。
而“共同富裕專項計劃”則更加呼應當下關切,聚焦于帶動低收入人群增收、助力醫療救助完善、促進鄉村經濟增效、資助普惠教育共享等切實帶後富、幫後富的領域,并長期而持續地提供支持。
在剛剛落幕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産業發展論壇上,騰訊集團副總裁、政企業務總裁李強再次重申了騰訊“數實融合”戰略布局:“我們更多地從‘數實融合’的角度來關注‘全真互聯’,助力産業升級。騰訊也将以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生态優勢,助力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
那麼,“數實融合”究竟是什麼?
舉例而言,騰訊雲為山東玲珑輪胎量身打造了一個工業互聯網平台,可以準确把握個人用戶市場的真實需求,幫助廠家及時調配資源、調整供貨量,提高生産、銷售、服務效率。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玲珑輪胎依然收獲了國内零售市場總體銷量增長約43%的業績,實行零售轉型以後,同比增速達到50%。
這一發展曆程中的直接收益雖然歸實體企業所有,但互聯網企業在其中的價值也不可或缺。
“數實融合”戰略也是對國家政策的積極響應。
“騰訊、阿裡巴巴、美團等互聯網巨頭這一年多來都在做數實融合這件事,以虛拟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之間不是非A即B的關系,而是共生共榮。”互聯網觀察人士丁道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對于騰訊來說,選擇數實融合發展戰略,既是符合相關政策的必然舉措,也是基于自身業務發展階段特點所選擇的新發展理念。騰訊已不隻是一個聊天工具,也不僅僅是一家遊戲公司或媒體,而是一家與中國經濟同頻共振、深度融合的企業。實體經濟發展得好,騰訊自身發展自然會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