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往綠園那邊跑啥啊,又找了個老伴?”
“别瞎說,我最近這頸椎越來越不好了,手麻得不行,上周有個小夥子聯系我,說他們那邊有特效藥,可以讓多年的頸椎病恢複,我這不是準備看看去嗎”
“真的嗎?我老伴也是好多年的頸椎病了,要是真的這麼神奇,我現在就回去喊她,咱們一起過去看看”
這個對話并不是我捏造的,而是上周末我去買水果排隊結賬時,在兩位老人身後聽到的,本想上前跟他們聊聊,可惜結完賬已經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了,雖然隻有簡單幾句,但對頸椎病有所了解的人,都可以發現其中的不對,這兩位老人受到了欺騙。
目前很多疾病都不能治愈,不是醫生無能,而是疾病的發病機理造成的,要知道疾病的形成往往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在我們治療的前中後期,這些因素都會持續作用于病情,甚至是二次誘發疾病,因此我們在談論治愈前,必須對疾病的成因有所了解,甚至是幹預“消滅”。
而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頸椎因為長時間的退行性改變而發病,且不談纖維環重度磨損、關鍵骨刺增生、髓核體積變小等損傷是否可以完全回複常态,即使真的逆轉了又如何?要知道頸椎沒問題時都會發生頸椎病,何況是現在及未來。
我們常說“生病吃藥”,但實際上這隻是一種泛指,并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以用藥解決的,這得看疾病的類别,而頸椎病就是一種無法用藥物治療的疾病,因此當出現上述兩位老人對話時,我腦海裡浮現的第一想法就是“他們遭遇了騙局”。
對于頸椎病患者而言,常用的藥物并不是治療病情的,而是起到控制緩解的作用,不要跟我說一些個例,對于部分可以通過藥物“恢複”的頸椎病患者,他們本身病情就不重,應該是頸型頸椎病,這類頸椎病算是最輕的一種,即使不進行任何幹預,也可在休息後自行好轉,因此不具備太大說明意義。
頸椎病和其他疾病不同,應該算作臨床分型最多的一種疾病了。
頸型、交感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脊髓型、混合型等類别,其中有輕有重,應該采用的治療方案有着極大的差别,在沒有影像學檢查前,盲目用藥是對患者的不負責,如果患者是脊髓型頸椎病,一旦出現應該立刻進行手術治療,否則每耽擱一秒,都可能造成悲劇,後悔一生。
PS:大家最常聽見的名詞“間盤突出”,對于這種頸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什麼藥物能讓他恢複?除非是神話傳說中的神藥了,即使這種藥真的存在,各位想想會有人賣給你嗎?
其實現在國民醫療意識已經提高了,但一些高齡患者依然缺乏足夠的警惕,常常被别有用心的商家利用:“病急亂投醫”,希望大家不要過于迷信“神藥秘方”,多去正規醫院診療,不僅保護自己的錢包,更可以避免病情被耽擱,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望我的科普能幫助到您!
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私信咨詢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