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文教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人有追求美的權力,同樣,小孩子也有。
每個小孩子都會有追求家長的穿衣打扮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會盡量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男孩子會幻想自己長大之後變帥的樣子,甚至會幻想自己留胡子的樣子,而女孩子則會偷穿媽媽的高跟鞋。其實這是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到了。
前段時間同事分享了一個事情,當她晚上下班回家之後,發現自己擺在鞋櫃裡的高跟鞋被人動過了,一開始她覺得很奇怪,以為家裡進了小偷,但是小偷也沒有平白無故動鞋子的。這件事情先這麼不了了之。
之後的某一天她回到家和女兒平常的聊天時,她問女兒将來長大後想從事什麼行業。孩子想也沒想,直接回答到:服裝設計師。
同事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家裡并沒有人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但孩子為什麼說想要做服裝設計師呢?同事反問了回去,卻得到一個堅定的答案:為了以後能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和鞋子穿。
毫無疑問,同事家的孩子可能正處在“審美敏感期”。那“審美敏感期”到底是什麼呢?通俗來說,就是指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至五歲的時候開始有了審美行為,有些開始模仿大人,有些開始對自己的形象有了幻想。
其實來說,步入“審美敏感期”對于孩子來說并非一件壞事。
一、孩子開始注意外觀形象有什麼好處1.它有助于激發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愛
所有對生活的熱愛,都是基于很多非常美好的事情上的。比如美麗的事物,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些可以極大的增強一個人對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孩子也不例外。
追求美能讓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并充滿熱愛,這種生活态度會給孩子帶來更多愉快的經曆。兒童對美的愛是一種對單純的愛,他們會發現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美,審美的建立也越來越完善。
2.幫助孩子發展自信的個性
沒有人是不喜歡美好的事物的,小孩子更能直接的觀察和體會到美。
尤其是他們對于自身“美”的心理訴求得到滿足後,就會油然而生一定的成就感,他們的自我評價也傾向于正面,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正面自我認知,不僅能讓他們的審美更加獨立,更能培養他們自信的性格。
3.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人與人的溝通和交流一定建立于相同的追求上,當一個孩子和周圍的孩子沒有共同語言時,那麼他一定是格格不入的。相反,如果一個孩子與周圍的孩子有共同喜歡的事情,那麼他們在一起玩的機率就會變高。
而追求美是很多孩子都會經曆的一個階段,這可以讓他們對社交有積極的态度,更能迅速适應新環境,結識新朋友。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容易融入集體,這對孩子的社會發展很有好處。
1. 教導你的孩子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美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追求美隻是一時新鮮,實則不然,有些孩子可以根據此找到自己的愛好,有些孩子也可以在追求美的同時有意外收獲,這都是需要家長做出正确指引的。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家長可以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教會他們許多知識,也可以讓他們發現更多不同的美。
2. 接受孩子對于美的追求
很多家長自己的美學都是模棱兩可的,更不要說引導孩子。當家長對美學的建立存在認知偏見時,消極的态度不利于幼兒的美學教育甚至是其它教育。
美有很多種形式,不僅僅是外表和衣着。父母不應該限制對美的定義,更有必要意識到追求美是成長的正常需求。
3.建立正常的審美觀
孩子雖然喜歡美,但是因為缺乏經驗,并不能很少的識别美,有時會獲得負面評價。而此時的父母絕不能否定孩子,而是要多引導,多鼓勵。可以提出适當的建議,讓孩子做出選擇,或者引導孩子做出選擇,注重對孩子的審美指導。
父母在引導孩子建立美感的時候一定要告知孩子,喜歡美是沒有錯的,但是因此産生攀比心理就是大錯特錯。
對于錯誤家長也不能急于糾正,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導和批評。美不是虛榮,不是不負責任,一切都要看家長如何引導,而不是直接對一件事物做出負面的評價。
育兒啟迪是我們最該做的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