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美日發生了幾次貿易摩擦

美日發生了幾次貿易摩擦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8:18:24

美日發生了幾次貿易摩擦?當地時間9月25日(北京時間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紐約舉行會談,簽署了美日之間的初步貿易協議會後,安倍對記者表示這是一份“雙赢”的協議,而特朗普則強調協議“對美國農民、牧民和種植者來說是巨大的勝利”,那麼該協議到底說了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美日發生了幾次貿易摩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美日發生了幾次貿易摩擦(美日自貿協議看上去很美)1

美日發生了幾次貿易摩擦

當地時間9月25日(北京時間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紐約舉行會談,簽署了美日之間的初步貿易協議。會後,安倍對記者表示這是一份“雙赢”的協議,而特朗普則強調協議“對美國農民、牧民和種植者來說是巨大的勝利”,那麼該協議到底說了什麼呢?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25日安倍和特朗普簽署的并不是“正式的貿易協議”,正式的協議因為措辭和手續的原因,将在以後簽署,但是兩國領導人對協議的内容達成了一緻,并發表了聯合聲明,正式簽署之後,這份協議還需經兩國立法機構批準,預期明年1月1日生效。

從協議内容來看,該協議主要是日本削減對美國農産品的進口關稅,同時美國降低對日本工業産品的關稅。具體來說,日本将對大約72億美元美國農産品減免關稅,包括牛肉、豬肉、小麥、乳酪、玉米和紅酒等。與此相對應的,美方将減免對日本鮮切花、醬油等少量農産品,蒸汽渦輪、機床、自行車、樂器等工業産品的關稅。

協定生效後,日本對美國牛肉關稅稅率将從38.5%分階段降至9%;對美國高價位豬肉的4.3%關稅最終降至零;對美國産葡萄酒的關稅最終将降至零……而日本在協議中的獲利可以說非常有限,取得了如“對美出口牛肉限額由每年200噸增至6.5萬噸”等優惠條件。

盡管從協議上看,日本并未取得讓人眼前一亮的“好處”,安倍還是在随後的記者會上興高采烈地表示,協議生效後,日本在美投資毫無疑問會增加,兩國經濟都将進一步增長,對兩國而言是“雙赢”之舉。

那麼,安倍為何如表态?因為日本的收益是在協議之外,安倍此次談判确保了兩件事:一是避免了美國對日本汽車追加關稅和數量限制,二是并未對美國開放其最重要的“大米市場”。

衆所周知,從特朗普揮舞着貿易大棒想要敲打日本開始,日本的汽車行業就是最擔驚受怕的群體,因為美國是日本汽車最大的出口市場,省油耐用的日本車在美國很受歡迎,去年美國讨論提高日本汽車進口關稅的時候,在2018年5月24日,東京股票市場就造成了一日之内,豐田股票下跌3%,日産和本田分别下跌2%和3%,馬自達下跌6%的慘狀。

2018年美國對日本貨物貿易逆差為676億美元,有機構測算,汽車或占到美國對日貿易逆差的6成以上。2017年日本對美國出口了174萬輛汽車,占日本整體汽車出口的37%,對美出口占到日本國内汽車産量的18%,汽車行業對日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目前,日本向美國征收的汽車進口關稅為零,而美國向日本征收2.5%的汽車關稅,特朗普還曾威脅說要把關稅提高到25%,如果實施,無疑對日本汽車産業來說是“滅頂之災”。

因此,美國在這次協議中沒有提對日本汽車追加關稅或者設定一個進口數量限制,對安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收獲,負責協議談判的茂木敏充也因“功勳卓著”于本月初升任“外務大臣”。

日本取得的另一個收獲是沒有對美國開放“大米市場”。熟悉地理的人可能知道,日本是多山的島國,土地資源有限,适宜農業和城鎮建設用地僅占國土總面積的30%,戰後日本人對于糧食短缺的深刻記憶讓日本格外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因此日本長期實行了“農業保護”政策,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日本的主食——大米的保護,譬如日本在2014年以前一直用一種宗教式的狂熱維護其778%的稻米關稅。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還對稻米種植戶進行補貼,以鼓勵他們生産,對稻米銷售價格進行幹預,保證稻米可以高價出售。

在如此明顯的“保護主義”背後,不單單是日本政府對“糧食安全”問題的擔憂,更重要的是稻米種植戶是日本執政的自民黨的“傳統票倉”,任何對于外國大米利益的讓步在自民黨内部都會被視為“背叛”。

2016年夏季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中,執政黨自民黨在盛産大米的日本東北地區就接連敗北。在之後的新瀉縣知事選舉中,自民黨候選人也以失敗告終。媒體報道自民黨内有強烈觀點認為,“受到将廢除或下調農産品進口關稅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影響,自民黨失去了農民的選票”,給安倍内閣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值得日本慶幸的是,25日達成的協議中美國并沒有對日本“大米市場”提出訴求,甚至沒有提美國退出TPP以前,由前總統貝拉克·奧巴馬與日方達成的“美國出口日本大米每年享受至多7萬噸免稅額”的約定,安倍可以說是“喜出望外”了。

盡管日本在這次談判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面對“随時變卦”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日本可以說是敢怒不敢言。

看了記者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日本和美國在記者會上想要對外界表達的觀點有明顯不同的“側重”,日本強調“美國不會”而美國反複說”初步協議”,“現在不會”。

安倍和茂木再三對媒體表示美國“不會”對日本汽車及零部件增加關稅。安倍說,“我已經和特朗普總統确認了,得到了他堅定的回複,不會對日本增加(汽車及零部件)關稅”并有意暗示未來應該也不會。

而特朗普卻說:“希望在不久的将來與日本進行一攬子交易”,表達了進行新談判的願望,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萊特希澤也表示“目前無意對日增加關稅”還特意說明了目前的協議“隻要一方發出通告,就将在4個月後失效”。

不難看出,目前達成的日美貿易協議臨時意味明顯,日本以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對汽車追加關稅的暗示為前提接受協定,屈服于特朗普式的威吓,獲得的成果有限。美國通過協議僅可以暫時緩解農産品出口大幅下滑的壓力,然而由于日本市場規模小,農業領域可以讓步的空間有限,對特朗普想要借此為明年大選鞏固自己在美國農業州的優勢來說意義不大,而日美對于分歧較大的汽車關稅、日元彙率等問題予以回避,未來談判的難度和不确定性都陡然增加。

這份協議,日本用農産品上對美讓步換,以期換來美國對日本汽車的讓步。日美互補性不強,貿易規模不大,更何況在很多關鍵細節上并未敲死。特朗普此時加速這個協議更多出于其政治需求和象征意義。

協議達成是日本視為國家榮耀的關鍵農産品問題上做出關鍵性讓步後換來的。其實日本對美國農産品需求不大。上個月,美國總統強迫日本買下的數億美元的大豆和小麥轉手作為人道主義援助捐給了非洲。可見日本此次做出歡迎美國農産品的決定是多麼無奈。美國要的“你屈服于我了”的是面子,日本要的是汽車出口不受限的實利。

如同美加協議、日歐協議,美日協議僅僅是發達經濟體之間在其高度市場化制度基礎上的對未來一段時間貿易安排的常規調整。說這是發達經濟體故意在排擠中國實在牽強。

雖然都是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自貿協議,但體量、難度、影響和意義差别很大。世界貿易體系發展到今天,真正需要的是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貿易投資渠道的再調整,或曰公平化進程,來打通經濟全球化的關節。因此,中美貿易協定不論在裡兒還是在面兒上都更值得期待。

“也許是天生懦弱的關系,

我對所有的喜悅都摻雜着不祥的預感。”

——三島由紀夫

(作者:王旭 文章來自中國日報“世界觀”微信公衆号)

來源:中國日報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