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測算降水量

怎麼測算降水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23:51:29

怎麼測算降水量(如何計算玉帝的降水量)1

今天聊一聊鳳仙郡求雨這段,其實這段寫的是一件在明代很現實的事:幹旱和求雨。

地方官的求雨

其實車遲國已經寫了一段求雨。這給我們一個錯覺,就是求雨的一定是道士。其實并不一定。連車遲國那一回也都說。“因當年求雨之意:僧人在一邊拜佛,道士在一邊告鬥,都請朝廷的糧償;誰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經,不能濟事。後來我師父一到,喚雨呼風,拔濟了萬民塗炭。”這裡更可以看出,就是政府官員自身,都是可以組織求雨的。所以唐僧一進鳳仙郡,就看到:

  • 又到市口之間,見許多穿青衣者左右擺列,有幾個冠帶者立于房檐之下。

這一段,其實就寫明了政府組織求雨了。古代求雨者常穿青衣,這在漢代就已經是這樣了。《春秋繁露》卷十六有漢董仲舒求雨的方法,求雨的人都穿青衣,在城東門外築一座八尺見方的壇。八個小孩,穿青衣,舞龍。旁邊管地方農事的小官,也穿青衣,站在旁邊。

這個風俗,一直延續到唐宋以後。唐宋求雨的辦法,是人們用大甕盛水,插上柳枝,抓一些蜥蜴來,放在水裡。小朋友們穿上青衣,環繞大甕唱:“蜥蜴蜥蜴,興雲吐霧。雨若滂沱,放汝歸去。”但是蜥蜴這東西,也不是那麼好抓。宋朝有一年京城大旱,開封府求雨,急需許多蜥蜴,老百姓抓不到,隻好找了許多壁虎(又叫蠍虎)代替。但壁虎這東西不像蜥蜴,扔到水裡就淹死了。小朋友就改了唱詞:“冤苦冤苦,我是蠍虎。似恁昏昏,怎得甘雨!”

至于為什麼管這個地方取了“鳳仙郡”這麼香豔的名字?似乎是和鳳仙花能預報晴雨有關。清趙學敏《鳳仙譜》:“鳳仙能知雨,凡天陰葉上仰者,其日必雨。不仰則無雨。”連鳳仙郡都不知晴雨了,可見幹旱太嚴重了。

怎麼測算降水量(如何計算玉帝的降水量)2

接玉皇習俗

據玉帝說,他懲罰鳳仙郡的原因是:

  • 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師監觀萬天,浮遊三界,駕至他方,見那上官正不仁,将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穢言,造有冒犯之罪。

十二月二十五日,玉帝下凡,巡查人間善惡,這是一個很普遍的民俗,叫“接玉皇”。例如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

  • (十二月)廿五日,五更焚香楮(燒紙),接玉皇,曰玉皇下查人間也。竟此日,無婦妪詈(lì,罵)聲。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竈君下界矣。

這天家裡從大到小,是不能有鬥嘴的,否則就是對玉皇不恭。然而這還有個好玩的問題:

此前兩天,即臘月二十三,民間習俗是祭竈,送竈王爺上天。“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家家用糖瓜糖果,據說寓意是粘住竈王爺的嘴,不讓他說壞話。然而奇怪的是,既然嘴粘住了,壞話固然說不得,好話豈不是也說不得了?于是又有一說,說給竈王爺吃甜食,隻是為了讓他高興,上天才能多說好話,并非粘住嘴的意思。然而無論如何,下情是不能上達了。

其實竈王上天彙報這件事,不如說是道教司命神的一種延續。每個人都有司命神,也有說叫三台北鬥神君的,他手裡有許多小棍,一根代表100天。隻要幹了一件好事,司命神就給他的壽命添上幾根棍;幹一件壞事,就減幾根棍。比如齋戒一日,增壽100天;但奉道弟子對老師不恭敬,就減壽24年。竈王也是這樣,據說有的地方畫竈神,背後還畫兩個小罐。一個是善罐,記好事,一個惡罐,記壞事。惡罐(貫)滿盈了,這家人就沒救了(當然這個“惡貫滿盈”是從《尚書》來的,民間根據“貫”字編出來兩個罐子)。

然而按說竈王上天之後,用善惡罐子也好,口頭彙報也好,已經秉公執法,把這家的善惡報給玉皇了。玉皇何苦兩天後還要親自下界,巡查人間善惡,直到臘月三十才回去?貧道想這七天裡,竈王回天上去了,相當于放假。而人間又需要神明的監察,以防這七天放縱得過了頭(其實從“過了二十三就是年”這句俗語中,可以體會出人們意圖放縱的心态)。這就很像一個政府機關,到年假職工們都放假回家了。機關幾位大領導反倒要安排輪流值班,防止出事。

另外,早期的司命神,是無法和他讨價還價的。居然還想用糖封他的嘴?這是不可能的事。誰知竈王變成民間俗神之後,開始和民間有了權力尋租,收受賄賂(哪怕隻是小小的一塊糖)。然而收受賄賂之餘,人們又覺得雖然免禍的願望滿足了,公平的願望反而缺失了,于是疊床架屋地多出一個更高等級的玉皇來下查人間。這等于說,神界的監察制度,也被我們人類越搞越複雜了!這個微妙的矛盾心态,和有些人一方面希望法律公平,一方面又想鑽法律的空子,是一樣的。

怎麼測算降水量(如何計算玉帝的降水量)3

玉帝的降水量是怎麼算出來的?

鳳仙郡的降雨,玉帝是這麼說的:

  • 玉帝聞言大喜,即傳旨:“着風部、雲部、雨部各遵号令,去下方,按鳳仙郡界,即于今日今時,聲雷布雲,降雨三尺零四十二點。”

其實這種命令方式,在夢斬泾河龍那一回也提到了:

  • 龍曰:“明日甚時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 他挨到那巳時方布雲,午時發雷,未時落雨,申時雨止,卻隻得三尺零四十點,改了他一個時辰,克了他三寸八點,

這裡為什麼要寫明什麼時候布雲、什麼時候發雷、什麼時候下雨,以及這麼精确的降雨量呢?

其實《西遊記》裡描寫降雨,經常标明時辰、尺寸,背景是我國自唐宋以後形成的降雨測量、報告制度,即要求地方呈報時寫明某時下雨,某時雨止,得水尺寸等。這叫“雨澤奏報”,其格式即“雨澤式”。例如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和元祐四年(1089)的規定:

  • 諸州降雨雪,并須本縣具時辰、尺寸上州,州司覆驗無虛妄,即備錄申奏,令諸官吏叠相糾察以聞。

  • 諸州旬具有無雨雪申戶部,開坐縣分所降尺寸及月日時,本部逐旬繳進奏。

也就是說,宋代雨澤奏報有兩方面:一為奏報降水時間,具體精确到時辰;一為奏報降水多少,即降水尺寸。這個規定,明清一直在沿用。例如朱元璋規定:

  • 某衙門某官臣姓某謹奏為雨澤事。據某人狀呈,洪武幾年幾月幾日某時幾刻下雨至某時幾刻止,入土幾分。謹具奏聞(以上雨澤事字起至入土幾分止,計字若千個,紙幾張)。

這連時刻甚至字數都規定好了(但實際上下面遵守得并不嚴格)。

有朋友問:為什麼《西遊記》裡動辄就說三尺三寸?這都一米多深了,有那麼大的雨嗎?當然這是小說家言,不能當真,他寫一丈都沒問題,但這還真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地方官是如何測降雨量的?

地方政府均有測量降雨量的容器,稱為天池盆。測天池盆中水深尺寸,即可知降雨量。但天池盆口大底小,測得其深度後,需要換算,才能得出平地水深。如宋秦九昭《數書九章》還有一道題:

  • 今州郡多有天池盆,以測雨水。……假令盆口徑二尺八寸,底徑一尺二寸,深一尺八寸,接雨水深九寸。欲求平地雨降幾何?答曰:平地雨降三寸。

可見天池盆所接雨水深,往往是平地雨水的好幾倍。測得降雨量後,須向上級彙報,但官員經常把這種虛數報上去。司馬光曾說:“諸州縣奏雨,往往止欲解陛下之焦勞,一寸則雲三寸,三寸則雲一尺,多不以其實。”(《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五二)由此可以理解《西遊記》中為何動辄降雨三尺以上,除了小說家言外,實際上未必是實際水深,虛報的是原來降雨量的三四倍。

事實上的雨澤報告,隻精确到幾寸幾分,無法再精确了。然而《西遊記》竟然精确到48個雨點或42個雨點,就有點匪夷所思了。清代的黃周星就覺得多餘了,他批道:“定要餘幾十幾點何也?豈無零不成數耶?”龍王下雨難道數着雨點下嗎?

然而精确到這個程度,還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古代官府的計量單位,有令人極其驚訝的地方,比如乾隆《潮州府志》、《蘇州府志》等方志,都列舉了當地征稅的稅額:

  • 農桑地每畝征銀二分六厘九毫四絲三忽四微八佥九沙八塵六埃六渺七漠一末九逡。

  • 塘山每畝征銀一分九厘五毫二絲四忽七微八佥九沙三塵八埃三渺一漠零一逡一巡。

  • 征米一升一合七勺五抄九撮二圭九粟四粒八截六糊三糠。

分下面是厘,厘下面是毫,毫下面是絲,俗語“分厘毫絲都不差”,這倒沒啥。然而絲下面居然還有忽、微、佥、沙、塵、埃、渺、漠、末、逡、巡至少12個單位!(巡下面還有須)

這個精确度也未免太高了吧?我們暫且按重量單位換算一下:

  • 1分=500g(1斤)÷16(舊制十六兩為一斤)÷10(十錢為一兩)÷10(十分為一錢)=0.3125克≈0.3克。

  • 1厘=0.03克。1毫=0.003克。1絲=0.0003克。1忽=0.00003克。1微=0.000003克。……

  • 依次類推,1巡=0.000000000000003克。數量級是10的負15次方。須還是巡的1/10。

現實中什麼物體的重量能達到這個數量級呢?網上找的資料:一個普通細胞,大概是10的負12次方克,一個病毒,大概是10的負15次方克!

也就是說,在明清時代,每畝地征的銀子竟然可以精确到1個病毒的重量?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這是任何戥子、杆秤也稱不出來的一個數。就是今天的超微量電子天平,大概也隻能稱到10的-6次方克,就是上面1微的重量。這恐怕隻是賬面上的數字,比如有一個總稅額,有一個總面積,兩者一除,得出一個單位面積的納稅額,這個數一般不會是整的。

所以不妨拿玉帝開個玩笑,我們可以這樣戲說一下:玉帝每年有一個降水量的總額,有一個需要降水的總面積,兩者一除,是單位面積上需要下的雨,這個數字一般肯定是挂零的。而每道旨意上的降雨量,都是以單位面積降雨量為基準算出來的,所以每次都出現這種吊腳挂零的數字。由此看來,玉帝降雨的精确度,比我們人類官府收稅的精确度差遠了!

【歡迎關注貧道公衆号 仙兒(xianer-xianer),查看往期全部内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