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鹿角膠自制方法

鹿角膠自制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08:43:38

鹿角膠自制方法?【藥 名】鹿角膠,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鹿角膠自制方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鹿角膠自制方法(鹿角膠面點)1

鹿角膠自制方法

【藥 名】

鹿角膠

【拼 音】

LUJIAOJIAO

【來 源】

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角煎熬而成的膠塊。

【功 效】

補血,益精。

【主 治】

治腎氣不足,虛勞羸瘦,腰痛,陰疽,男子陽痿、滑精,婦女子宮虛冷,崩漏,帶下。

補血,益精。治腎氣不足,虛勞羸瘦,腰痛,陰疽,男子陽痿、滑精,婦女子宮虛冷,崩漏,帶下。

①《本經》:"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

②《别錄》:"療吐血,下血,崩中不止,四肢酸疼,多汗,淋露,折跌傷損。"

③《藥性論》:"主男子腎藏氣衰虛勞捐,能安胎去冷,治漏下赤白,主吐血。"

④《醫學入門》:"主咳嗽,吐血,咯血,嗽血,尿血,下血。"

⑤《綱目》:"治勞嗽,尿精,尿血,瘡瘍腫毒。"

⑥《玉楸藥解》:"溫肝補腎,滋益精血。治陽痿精滑,跌打損傷。"

⑦《吉林中草藥》:"補腦,強心。治大腦水腫。"

【性味歸經】

甘鹹,溫。①《本經》:“味甘,平。”②《别錄》:“溫,無毒。”③《本草正》:“味甘鹹,氣溫。”

入肝、腎經。①《本草彙言》:“入手足少陰、厥陰經。”②《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刀

【用法用量】

内服:開水或黃酒溶化,2~4錢;或入丸、散、宮劑。

【用藥忌宜】

陰虛陽亢者忌服。②《本草經疏》:“腎虛有火者不宜用,以其偏于補陽也;上焦有痰熱及胃家有火者不宜用,以其性熱複膩滞難化也。凡吐血下血,系陰虛火熾者,概不得服。” ③《本草彙言》:“腸胃有郁火者,陽有餘陰不足者,諸病因血熱者,俱忌用之。苟非精寒血冷,陽衰命門無火者,不可概用。”

【藥物配伍】

《本草經集注》:“得火良。畏大黃。”配龜版膠:滋陰益腎。配阿膠:填精益血而補陰中之陽。配人參:大補元氣、益氣壯陽。

【别 名】

白膠(《本經》)、鹿膠(《本經逢原》)

【處方名】

鹿膠、白膠

【動植物資源分布】

主産吉林、遼甯、黑龍江、山東、北京、上海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鹿角分砍角和退角二種,砍角:在10月至年2月間,将鹿殺死後連腦蓋砍下,除去殘肉,洗淨風幹。退角:雄鹿于換角期自然脫落者,故多不帶腦骨。

【拉丁名】

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馬鹿C.elaphus L.

【炮制方法】

鹿角膠熬制時間多在11月到翌年3月;先将鹿角鋸成小段,長10-15厘米,置水中浸漂,每日攪動并換水1-2次,漂至水清,取出,置鍋中煎取膠液,所複煎至膠質盡出,角質酥融易碎時為止。将煎出有膠液,過濾合并(或加入黃酒3%,冰糖5%)至稠膏狀,傾入凝膠槽内,俟自其自然冷凝,取出,分切為小塊,陰幹。每塊重約5克,即為鹿角膠。

【考 證】

出自《神農本草經》。

【藥理作用】

1.對人體的淋巴母細胞轉化有促進作用,效果較大腸菌脂多糖強。

2.對血細胞的影響:能促進周圍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闆的量增加。

3.對肌營養及鈣的影響:3.1.對特别飼料飼養所選的豚鼠進行性肌營養障礙證,有顯着的防治和治療作用。

3.2.促進鈣的吸收和體内的潴留,使血中鈣略有增高,這種鈣質載運作用可能與其所含甘氨酸有關,鈣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使滲出減少,有消炎、消腫和抗過敏作用。

【鑒别】

理化鑒别,(1)取本品1g,加10ml水溶解,其Ph為6.6水溶液置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可見藍色熒光。

(2)取上述溶液2ml,加50%丙酮或50%乙醇均不呈現明顯渾濁。

(3)取本品1g,加乙醇10ml溶解,取1ml乙醇溶液:①加茚三酮試液數滴顯紫色;②取乙醇溶液1ml,加1%硫酸銅和40%氫氧化鈉溶液等量混合液3-5滴,振搖後,呈紫紅色。

(4)取乙醇溶液加醋酐-濃硫酸,現紅紫,繼之呈黑綠色。

大多呈方片狀,長寬各2~3厘米,厚約5毫米。表面黑棕色,光滑,顯紅棕色半透明。一側有黃白色多孔性的薄層,系冷卻時浮面的泡沫幹燥而成。質堅而脆,斷面玻璃狀。氣無,味微甘。以切面整齊、平滑,棕黃色、半透明,無腥臭氣者為佳。

【中藥化學成分】

參見“鹿角”條。含膠質、磷酸鈣、碳酸鈣、磷酸鎂、氨基酸及氮化物等。

【附方】

①治虛勞:鹿角膠(以酒浸膠數日,煮糊丸衆藥)、鹿角霜(碾為細末)、菟絲子(淨洗,酒浸兩宿,蒸,研)、柏子仁(别研)、熟地黃(酒浸兩宿,蒸,焙,餘酒入在膠内)各十兩。先焙鹿角霜、菟絲子、地黃幹,碾為細末,枯子仁在衆藥内研,卻将鹿角膠酒約三、四升,煮作糊,于石臼内杵二千餘下,令熟,丸如梧子大。早晚空心五十丸至一百丸止,逐日早晚服,鹽湯或酒任下。(《百一選方》斑龍丸)

②治五勞七傷,身無潤澤,腰脊疼痛,四肢沉重,久服填骨髓,好顔色,祛風氣,潤鬓發:鹿角膠三兩(搗碎,炒令黃燥,搗羅為末),牛乳一升,白蜜一合,牛酥一合,生汁一合。上五味,先煎乳,欲熟,即下膠,消訖,次下汁,次下蜜,唯須緩八,煎十餘沸,傾于瓷器中,仍數數攪,勿令酥浮于上,待凝,以竹刀割為小片。每食後,細細含咽之。(《聖惠方》鹿角膠煎方)

③治虛勞夢洩:鹿角膠一兩(研碎,炒令黃燥),覆盆子一兩,車前子一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聖惠方》鹿角膠散)

④治虛勞尿精:鹿角膠三兩。末之,以酒二升和,分溫為三服,瘥止。(《幹金方》)

⑤治吐血不止:鹿角膠一兩(炙黃,為末),生地黃汁一升二合。同于銅器中盛蒸之,令膠消,分溫二服。(《聖惠方》鹿角膠方)

⑥治吐血後虛熱,胸中痞,口燥:鹿角膠(炙燥)、黃蘖(蜜炙)各十兩,杏仁四十九枚(麸炒)。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用溫水調下,不拘時服。(《聖濟總錄》鹿角膠散)

⑦治溺血,陽虛血走,脈細者:鹿角膠三兩,大熟地五兩,血餘炭三兩。二味為末,溶鹿膠代蜜丸。淡鹽湯下三錢。(《醫略六書》鹿角膠丸)

⑧治妊娠胎動,漏血不止:鹿角膠(炙燥)一兩,人參、白茯苓各半兩。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聖濟總錄》鹿角膠湯)

⑨治婦人白帶下不止,面色萎黃,繞臍冷痛: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白龍骨一兩,桂心一兩,當歸一兩(微炒),附子二兩(炮裂),白術一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聖惠方》鹿角膠散)

⑩治鶴膝風,貼骨疽及-切陰疽:鹿角膠三錢,熟地一兩,肉桂一錢(研粉),麻黃五分,白芥子二錢,炭五分,生甘草一錢。煎服。(《外科全生集》陽和湯)

⑾治湯火瘡:水煎鹿角膠令稀稠得所,待冷塗瘡。(《鬥門方》)

【各家論述】

①《本草經疏》:"凡作勞之人,中氣傷絕,四肢作痛,多汗或吐血下血,皆肝、心受病。白膠味甘氣溫,入二經而能補益中氣,則絕傷和、四肢利、血自止、汗自斂也。折跌傷損,則血瘀而成病,甘溫入血,通行又兼補益,故折跌傷損自愈。婦人血閉無子,及崩中淋露,胎痛不安,腰痛羸瘦者,皆血虛肝腎不足之侯,溫肝補腎益血,則諸證自退,而胎自得所養也。"

②《本草彙言》:"鹿角膠,壯元陽,補血氣,生精髓,暖筋骨之藥也。前古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補血氣精髓筋骨腸胃。虛者補之,損者培之,絕者續之,怯者強之,寒者暖之,此系血屬之精,較草木無情,更增一籌之力矣。"

③《本經逢原》:"鹿角,生用則散熱行血,消腫辟邪,熬膠則益陽補腎,強精活血,總不出通督脈、補命門之用,但膠力稍緩,不能如茸之力峻耳。互參二條《經》旨,乃知茸有交通陽維之功,膠有緣合沖任之用。然非助桂以通其陽,不能除寒熱驚痫;非龜、鹿二膠并用,不能達任脈而治羸瘦腰痛;非輔當歸、地黃,不能引入沖脈二治婦人血閉胎漏。至若膠治傷中勞絕,即茸主漏下惡血也;膠之補中益氣力,即茸之益氣強志也。曆考《别錄》、《外台》、《千金》等方,散血解毒居多,非如近世專一溫補為務,殊失一脈相傳之義。"

食療價值

鹿角經水煎熬,去渣後濃縮而成的固體膠。

味甘、鹹,性溫。能溫補肝腎,益精血,止血。用于腎陽虛衰,精血不足,虛弱消瘦,虛寒性吐血,崩漏,尿血等。可入粥中食(《壽世青編》),或與人參阿膠之類同用,作羹湯等。一日5~10g。溶化用。

歡迎上傳您的菜譜作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