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态心理學 第2節 心理正常和心理異常的區分标準和原則
本節課非常重要,作為心理咨詢師需要把這節課的内容背下來。
所謂“正常”就是健康,所謂“異常”就是不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一個人不僅身體上沒有疾病,而且在心理上和社會功能方面适應良好。
隻有當這三大方面我們都是健康的,這個人才可能心理正常,否則就會心理異常。
一、正常的心理活動必須具備的三種功能(必須背會)
1. 必須保障人順利的适應環境、健康的生存發展。(适應能力)
2. 正常的心理必須要保證正常的人際交往,在家庭、團體、社會機構當中要正常的肩負責任,使社會組織正常運行。(社交能力)
3. 保障人的正常的反應,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以及規律。(認知能力)
變态心理學把喪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動稱之為異常。
*身心永遠是不分家的,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他的身體很難健康,一個身體不健康的人,他的心理相對來講也不會健康到哪去。
*現在很多人都不具備人際交往能力,雙方在社交軟件中的聊天對話,其實是一種人機對話,而不是人人對話。
二、臨床上區分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的四類标準
1. 醫學标準:必須要找到其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變化的依據。
2. 統計學标準:以統計數據為依據,根據其偏離平均值的程度來判斷心理異常與否。
3. 内省經驗标準:一方面,來自于病人自己,病人自己有焦慮感、抑郁感,或是說不出明顯原因的不舒服感,自己覺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等;另一方面,來自于觀察者,如家屬、咨詢師的觀察。
4. 社會适應标準:個人行為是否和社會行為進行比較。
*提着汽油桶上公交、因為自己坐過站去搶司機方向盤這些都是精神異常,行為異常是心理異常所導緻的,行為是心理的外在表現。
三、馬老師重點講解:對待心理測試,我們應有的正确态度應該是什麼?
1. 量表的結果能作為診斷的依據嗎?
2. 測試結果顯示自己還沒有到抑郁症,需要治療嗎?
3. 心理醫生該不該如實告知病情?
四、從心理學出發,心理正常和心理異常的三條原則(課程内逐條詳解,三條原則必須背會)
心理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應。
1. 主客觀統一: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統一性原則。
*在精神科臨床上,将是否有自知力、有無現實檢驗能力作為判斷精神障礙的指标。
2. 内外協調性一緻:心理活動的内在協調性原則。
3. 人格相對穩定:如果在沒有外部劇烈的環境變化之下,一個人的人格穩定性出問題了,他的心理活動可能出現了異常。
五、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老想讓别人承認自己?馬老師詳解原因 具體措施。
1.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2. 我們是自己問題的第一責任人。
3. 提升自己首先要做到自我接納,為什麼你沒辦法接納自己?
六、馬老師精講:為什麼說心理咨詢考證比學習簡單?
每一位心理咨詢的愛好者,都應該認清事實真相,不要被一些不實信息誤導,要了解事實真相,以正确的态度對待心理咨詢。心理咨詢不适合投機者,免得最後害人害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