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父母提問:學習數學,需要背誦加法口訣、乘法口訣嗎?
答:不能背。
孩子的記憶一般分為兩種,主動記憶和被動記憶。
孩子學習數學,需要的是主動記憶。
被動記憶的空間是用來記憶常識類的東西:
學習走路、學習交通法規,學習行為習慣的對錯;
比如:長時間觀看大人走路,孩子記住了,便慢慢學會走路;
比如:在過斑馬線的時候,多次看到紅色的燈亮起,沒有人過馬路,孩子就會自然覺得紅燈不能走;
這些都是被動記憶,依靠觀察,記住的行為準則;
如果家長和老師一旦隻是讓孩子背誦加法口訣和乘法口訣,孩子就會處于被動記憶數字:
他們會被動地記得:
1 1=2;1 2=3....3*3=9;3*4=12....
調查研究顯示,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在幼兒園或者上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都會處于成績上的優勢,因為他們記住公式了;
但是等到孩子上到四年級開始,成績就會逐漸下滑,原因是數學更加具備靈活性,更需要孩子從理解中去學習數學
孩子記憶的優勢沒有了,理解能力卻沒有培養起來。
同時,一旦孩子被動記憶這些公式,就會在他們大腦裡大量占據被動記憶的儲存空間,從而無法更多儲存本應該儲存的物質。
既然不能背誦公式,那應該怎麼學習數學?
一、數學場景生活化;
如果覺得孩子學習數學速度慢,并且在數數的過程中容易間斷,跳數、不連續,其實是孩子開始對數數的形式不感興趣,容易走神;
那麼可以和孩子這麼玩數學:
每天上學的時候,帶孩子走樓梯,等到孩子到樓下的時候,無意識地問孩子,“你知道我們一共走了多少台階嗎?”
孩子第一天肯定不知道;
第二天繼續走樓梯,到樓下的時候問孩子,“你知道我們一共走了多少台階嗎?”
孩子可能還是不知道;
第三天到樓下的時候繼續問,可能很多孩子就會陸續回答出來,“哦,我今天走了15層台階。”等等。
這時候家長可以帶着很驚訝的表情去問孩子,“咦,你怎麼知道的呢。”
孩子就會很興奮地告訴你,“我知道你會問我,我今天特地數的。”
這種數數生活化,才能讓孩子真正感知到數學的有趣性。
類似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和孩子一起走家裡地闆上的磚塊、和孩子一起搬運家裡的玩具公仔,然後出其不意地問孩子,再重複動作、問孩子。
身體接觸或走動,往往比孩子單純坐着數更能讓孩子理解和接受。
有些孩子不能夠理解數學當中的規則,比如說:
1、3、5、7、9、
孩子回答不出來接下來的數字是什麼,原因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沒有意識到規則的重要作用。
如果家長或者老師隻是一味地隻是告訴孩子規則,背誦規則,也是被動記憶,孩子無法理解。
那麼家長和孩子在生活中,可以生活場景化數學題,讓孩子去理解:
①我們家的門牌号是多少呢?
②我們隔壁鄰居家的門牌号是多少呢?
③我們樓上那家的門牌号是多少呢?
然後問問孩子是怎麼思考的,再帶孩子實地考察和感受,通過孩子的視覺和實地感受,更能讓孩子意識到數學規則的魅力。
二、在遊戲中玩數學
普遍的孩子都喜歡玩飛行棋,怎麼運用好飛行棋,讓它成為孩子學習數學算術就是關鍵。
一開始,孩子剛剛接觸數學的時候,可以先投擲出一個骰子,讓孩子根據骰子的點數走飛行棋;
等到孩子稍大點,可以增加到兩個骰子。
孩子這個時候開始對加法産生興趣。
慢慢地他們能夠從數一個數,到不用數數就能記住第一個數,再到記住第一個數後往上再數第二個數,後來不用數,直接可以報數。
在玩中學習數學,才能讓孩子産生興趣,進而真正地掌握數學。當然家長還可以讓孩子玩五子棋、象棋、跳跳棋等遊戲。
三、避免帶情緒教學
在和一些家長的聊天過程中,我發現一個特别有趣的現象:
隻要老師跟家長說,孩子今天數學做不好了,需要監督完成數學作業了,家長們面對孩子就會開始發生情緒變化:
比如:輕松的狀态變得很嚴肅、開心的心情變得很生氣。
這個時候孩子首先接受到的是家長的情緒變化,生氣了,不開心了,這些消極反應。進而把矛頭指向數學。
“是數學讓“我”被爸爸媽媽罵、是數學讓“我”今天不能玩遊戲、是數學讓“我”心情變得不好了。”
時間長久之後,孩子自然更加不喜歡數學了。因為數學帶給他就是這些負面的情緒。
并且這些負面的情緒占據着孩子學習的注意力和時間,孩子更難投入腦力思考數學問題。
因此,如果老師要求家長監督孩子學習數學的時候,家長不妨先參照上面兩個學習數學的方法,先讓孩子對數學産生興趣,再去完成數學作業。
沒有完成數學作業,其實并不可怕,讀書十八載,孩子們需要完成的作業有很多;但是孩子一旦喪失了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這才是最可怕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