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是我們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會給人帶來惡心、嘔吐、腹痛等症狀,需要及時與醫生進行溝通治療,當然啦,飲食禁忌與飲食治療也是不可或缺的。
急性腸胃炎的症狀
1、嘔吐: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吐後感覺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嘔吐出黃色膽汁或胃酸。
2、腹痛:上腹正中偏左或臍周壓痛,呈陣發性加重或持續性鈍痛,伴腹部飽脹、不适。少數病人出現劇痛。
3、嘔血與便血:少數病人嘔吐物中帶血絲或呈咖啡色,大便發黑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說明胃粘膜有出血情況。
4、脫水:由于反複嘔吐和腹瀉,失水過多引起,皮膚彈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狀,嚴重者血壓下降,四肢發涼。
5、體征不明顯,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腸胃炎飲食禁忌,胃腸炎不能吃的食物
1、黴變腐朽的食品不要攝進。
2、應少食糖及易發作發酵的食品:如土豆、紅薯、白蘿蔔、南瓜、牛奶、黃豆、牛奶等。
3、油炸、油煎及肥肉類和食用油應添加用量或是不吃。
4、不能吃生冷、堅固及蛻變食品,不能飲酒,不能吃辛辣安慰性強的調味品。
5、低脂、少纖維。多油及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腸作用又會使腹瀉症狀加重。烹調方法以蒸、煮、炖、燴為主;食物纖維有促進腸蠕動,刺激腸壁的作用,對有病的腸道不利,故需限制。含纖維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黃豆芽、洋蔥等均應忌用。
6、少吃産氣食物及甜食。排氣、腸鳴過強時,應少食蔗糖及易産氣發酵的食物,如大豆、紅薯、白蘿蔔、南瓜、黃豆等。
腸胃炎的食療方
益脾餅。做法:紅棗500克,煮熟去皮核。取棗肉250克,雞内金60克、生白術120克、幹姜粉60克;将雞内金、白術洗淨,以文火焙幹,研成細末,參加幹姜粉和棗内,同搗如泥,制成小餅,放入烤箱内烘幹,取出放入塑料食品袋内備用。
現代醫學證明:大棗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c,蛋白質是潰瘍創面修複所不可短少的資料;維生素c能加強機體對疾病的抵禦力。
鮮蘆根粥。做法:将新穎蘆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将鮮蘆根洗淨後,切成一厘米長的細段,與青皮同放入鍋内,加适量冷水,浸泡30分鐘後,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鐘。撈出藥渣,參加洗淨的粳米,煮至粳米開花,粥湯粘筒。端鍋前5分鐘,放入生姜,一日分2次溫服。該粥粳米的醇香與蘆根的幽香分離,食起來滑利可口,另有一番滋味。
蘆根清熱養陰,青皮行氣止疼,生姜和胃止嘔,粳米養胃益脾。以上諸藥配伍得當,共達洩熱和胃,養陰止痛之成效。
慢性腸胃炎的飲食最好應醫囑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