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十大斫琴師

十大斫琴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2 20:21:27

十大斫琴師?原标題:濟南斫琴師千雕萬琢傳承千年古音,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十大斫琴師?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十大斫琴師(濟南斫琴師千雕萬琢傳承千年古音)1

十大斫琴師

原标題:濟南斫琴師千雕萬琢傳承千年古音

在位于山東濟南百花洲的一座傳統四合院民居裡,時常傳出蒼茫淳樸的瑟瑟琴音,與“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老濟南相得益彰。7月9日,記者走進這座四合院民居時,斫琴師王國強穿一身匠人服裝,正手持刨子,刨制古琴木胎。他沿用的是唐代流傳至今的古法斫琴,制作一床琴,要耗時一至兩年。

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古時又稱瑤琴、玉琴,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撥奏弦鳴樂器,距今已有4000多年曆史,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愛不釋手的樂器。2003年,古琴被聯合國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而制作古琴的技藝則被雅稱為“斫琴”。

王國強介紹說,受家學淵源影響,他自小便開始接觸木工,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着濃厚興趣。大學畢業後輾轉于各行業的他最終選擇辭職,成為一名斫琴師。

“斫琴的工序大大小小有百餘道,選坯、制坯、掏腹腔、灰胎、做底闆....。。每一步都馬虎不得。”王國強告訴記者,以最初的選料來說,所選的琴體材料以老宅子的梁木為主,往往有上百年的曆史,琴身用料以梧桐或杉木為佳,底闆則多為梓木,一床古琴的斫制周期短則一年半,長則三四年。

“現代批量制琴中的合琴環節,使用的是普通化學膠水,兩三個小時後便可進行下一道工序。而古法斫琴所用的合琴材料,是用原始的鹿角霜和野生生漆作為黏合材料,幹燥時間需要兩三個月,鹿角霜天然的蜂窩結構也可以使古琴的音色更通透。”王國強介紹說,古法斫琴之所以耗時久,就是因為其過程的質樸與原始,以達到成琴後穩定不易開裂,琴面溫潤古樸,琴音穩定通透。

王國強說,一個優秀的斫琴師不光要精通木藝、美術等技藝,還要通曉音律,如今,斫琴、彈琴是平時不用智能手機的他最大的樂趣。當日在工作室内,王國強現場演繹了《陽關三疊》《關山月》等諸城派古琴曲目,同樣的音符随着不同的彈撥方式演繹出了或哀婉、或抒情、或歡快等不同情緒。

從上世紀的人數寥寥無幾,到如今百萬人學習古琴,作為古代文人四藝“琴棋書畫”之首的古琴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睐。王國強也會趁工作閑暇時,尋覓知音、以琴會友。王國強表示,近幾年,随着古琴的愛好者增多,很多人都專程來到他的工作室了解并定制古琴,這也讓他對古琴的發展看到了希望。(郝學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