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讨伐東晉失敗的原因

讨伐東晉失敗的原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2 22:06:58
宋濂說:老子自顧作文,哪裡會想到因為他而引發禍亂

老子說:天下禍亂源于禮。明初大儒宋濂反駁說:晉朝之亂源于老氏。

宋濂是誰?他是明朝的“開國文臣之首(朱元章語)”。作為《元史》的總裁官,他認為:晉朝之所以發生禍亂,根源在于老莊玄學。

他在《諸子辯·老子》文中說:老子之學滅聖絕賢,動搖了儒家之本,而盡呈末流之弊,緻使文人士大夫們“有‘虛玄長而晉室亂’之言。老子立言之時,哪裡會想到自己的言論,會導緻後世‘其禍若斯之慘也。嗚呼!’”

讨伐東晉失敗的原因(天下禍亂源于禮)1

宋濂的“虛玄長而晉室亂”引自隋朝另一位大儒王通的《文中子》。王通又是何人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字經》談到的“五子”: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三字經把荀子、揚雄、文中子(王通,字文中)和老子、莊子一起,稱為“五子(《三字經》的作者是南宋末年人,朱熹後學。揚雄,劉禹錫《陋室銘》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之說,子雲就是揚雄的字)”。

王通家世顯赫,遠祖以來,累世為北朝大員,其父王隆,曾是隋朝開皇初年國子博士待诏,弟弟王績、孫子王勃等,都是初唐著名文人,門生都是将相名臣,如蘇威,楊素,賀若弼,李德林,李靖,窦威,房玄齡,杜如晦,王王圭,魏征,陳叔達,薛收等。

但是,宋濂為了批判老子,隻引用了王通的半句話。而王通的整句話是:“虛玄長而晉室亂,非老莊之罪也。”

讨伐東晉失敗的原因(天下禍亂源于禮)2

王通說得很清楚,崇尚玄虛之學而導緻晉王朝的禍亂,這不是老子莊子的罪過,這就像“《詩)《書》盛而秦世滅,非仲尼之罪”是一樣的。

那麼,王通認為天下之亂的禍根在哪呢?

先入為主的預設立場,是導緻《道德經》被誤解和曲解的主要原因

東漢魏晉南北朝,直至兩宋之前,是玄學大興時期,也是儒佛道三教争衡碰撞的思想動蕩時期,傳統儒學的正統地位受到嚴重威脅,儒家思想本身經過“經學”的長期繁瑣解讀,也出現陳舊和僵化的現象。

讨伐東晉失敗的原因(天下禍亂源于禮)3

理學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産生的,明代學術是宋明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代大儒,明代“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當然以“聖教”為立身為官之道,以二程、朱學為宗,凡是儒家學說之外的,通常被列入異端邪說。

魏晉玄學以《易經》來協調老子與孔子的思想,兩宋是繼漢代之後又一個“易學”發展的高峰期。邵雍說“老子得易之體,孔子得易之用”。邵雍為了推崇《周易》而把兩位先賢的學術理論硬生生地歸于一個源頭。

那麼,老子的“易之用”是什麼呢?朱熹說老子的“易之用”就是“‘将欲取之,必固與之’,此老子之體用也(朱子語類·老氏)”。

讨伐東晉失敗的原因(天下禍亂源于禮)4

老子的句式是“将要如何,必定本來如何”,比如“将欲翕之,必固張之”,就是将要收斂的,必定之前是張揚的”,比如花卉将要凋零之前,肯定是盛開過;将要取走的,必定是之前給予的。這是老子通過對自然現象的總結,揭示出來的“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老子說這個道理叫作“微明”,即:将要發生變化的些微征兆,因此他告誡侯王:柔弱無為勝過剛強的暴力統治。

然而由于先入為主、各取所需的原因,除了《老子想爾注》、憨山大師、李涵虛等少數人按照“将要如何必定之前如何”的方向理解外,其餘從韓非子《喻老》、河上公《道德真經注》,到令狐德棻的《周書》,直至今日,通常都是按照“想要如何,必須姑且先如何”的權詐思路來理解。百度一下,500多萬條解讀,幾乎無一不是這一錯誤思路。

讨伐東晉失敗的原因(天下禍亂源于禮)5

老子是“将要如何,之前必定如何”,世人理解為“想要如何,必定要險如何”

朱熹隻是其中之一。

這樣的權謀化解讀是預設立場,如同朱熹,認為老氏之學“其學者多流于術數”,比如法家的申韓之徒、兵家之徒等等。

可惜後人不辨真僞,人雲亦雲,想給老子正名,卻不得其解而不能自圓其說。

老子處處以聖人的“無為”思想來規範侯王,聖人是:“我愚人之心也”,是“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是“弗為而成”,那裡是耍陰謀詭計的“有為”?他隻借助天地萬物運行的自然現象,來揭示出聖人之道的“微明”特征,讓侯王“知其雄,守其雌”,行不言之教,居無為之事。而絕不會教侯王搞陰謀權詐之術。

劉笑敢教授評價朱熹: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門戶之見。

讨伐東晉失敗的原因(天下禍亂源于禮)6

作為程朱理學的傳人,宋濂将晉代的禍亂歸罪于“虛玄長”,就是說魏晉崇尚玄談,才導緻了“晉室亂”的。作為曆史學家,宋濂選擇性忽略了這樣的事實:東漢末年黨锢之争,迫使知識精英跳出“修齊治平”的傳統思維方式,開始對宇宙、社會、人生進行哲學反思,試圖在正統的儒家信仰發生嚴重危機的情況之下,重新尋找新的精神家園。

為什麼注解老子的大多抹不掉玄學和理學的影子

玄學不屬于老莊之學,這是從它的發起者和注解者主流群體來确定的,把玄學作為老莊之學是錯誤的,至少是不準确的。

玄學的出現,首先是儒家對僵化了的經學的一次修正與完善,所謂“以自然之生機, 變教條為适時”即此意。不僅如此, 玄學還擴展了儒學的本體論内容, 增進了儒學的思辨性, 為儒學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兩宋理學的創立提供了先機與資糧。

讨伐東晉失敗的原因(天下禍亂源于禮)7

縱觀玄學發展的800年,它的起落榮辱,始終掌握在儒學精英的手裡(南北朝後期是佛教為主), 因此準确地說,玄學是儒家的玄學,或者說是以儒解老為主,以佛解老為輔,三教磨合發展的一種文化現象。

所以才有“朱熹思想裡的自然主義是被玄學所加工改造過的道家自然觀”這一說法(秦家懿), 所以黑格爾把儒家稱為“自然宗教”。

曆史上傳統儒學經曆了荀子、董仲舒的前兩次融會貫通地改造,又經過800年玄風洗禮,加上700年理學的深遠影響,二千多年來, 儒學就是通過諸如此類的不斷修正和補充, 來應付各種沖擊, 從而始終占據着中國社會思想的主導地位。

包括朱熹在内的兩宋思想家,幾乎沒有不受三教合流思想影響的,朱熹對老子也不是一味地否定,隻要符合“聖教”的,他還是勇于承認的,比如他在回答學生問“老子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為何孔子還要問禮于?”

讨伐東晉失敗的原因(天下禍亂源于禮)8

朱熹回答說:老子做過周王室柱下史,對于禮當然是通曉的,所以能給孔子說得如此好。隻是他說禮最好不用,用了反若多事,所以如此說。《禮運》就說“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等語,便是老子這個意思。

相對于韓愈、石開、司馬光、宋濂等人,朱熹還算比較開明的。

所以,玄學、理學的影響既深且廣,時下不受玄學和理學影響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在理解老子思想時,很難不打上玄學和理學的烙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