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資産收益率多少比較合理?同樣投資1000萬資金,一個給茅台,一個給鋼鐵廠,他們的産出是完全不一樣的,資金在鋼鐵廠的利用效率低,财務表現是ROE比較低,那麼鋼鐵廠的市淨率PB低一點也是應該的,來補償他的低效率,效率低的估值更便宜理所當然,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淨資産收益率多少比較合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同樣投資1000萬資金,一個給茅台,一個給鋼鐵廠,他們的産出是完全不一樣的,資金在鋼鐵廠的利用效率低,财務表現是ROE比較低,那麼鋼鐵廠的市淨率PB低一點也是應該的,來補償他的低效率,效率低的估值更便宜理所當然。
再舉個例子,同樣1000萬在一線城市買一套豪宅,在五線城市買一套獨棟别墅,可能十年後,一線城市的豪宅就變成了市場價5000萬的資産,五線的别墅可能隻值1500萬還不好出手,不僅增值小還流動性差,如何描述這種同樣的資金在不同企業(城市)投資的效能區别呢?我們用"商譽"來表示,高的ROE企業背後一定有優秀的"商譽",這種資産不需要持續真金白銀投資,而且增值能力可能不斷強化。
比如鋼鐵廠投資1000萬賺了200萬,想賺400萬,你得再投入1000萬;茅台就牛逼了,投資1000萬賺了200萬,想賺400萬,再投入10萬就夠了,或者直接漲價!而且這樣的資産等級差距會越來越大,因為鋼鐵産多了會供大于求,茅台産多了,嗯,還是供不應求。
氣人吧。一點不過分,想想可口可樂這個名字值多少錢,你就心平氣和了。所以投資人夢寐以求的優秀資産是具有"高商譽"的特征,這裡的商譽不是指資産負債表上的商譽,那個商譽是企業在并購中産生的,以某個數字寫在财務報上的會計科目,是會計商譽。我們投資人關注的是可以反映企業資産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的那個東西,我們叫做經濟商譽,也可以叫做"經濟特許權"。
一、奇妙的商譽經濟商譽是沒有寫在資産負債表上,也不是企業買來的,能夠為企業帶來超額收益,這種收益可持續,不僅不需要攤銷,甚至有可能自我強化,收益率越來越高。
關于企業當下經濟商譽的價值,投資人唐朝有一個有趣的計算,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由于資本無時無刻的逐利行為,當下所有資産的回報率實際是一緻的(否則會導緻套利行為發生,直至達到一緻或差異小于套利成本),全都是常數N——N可以取值無風險回報率。
讓我們列個小學數學方程式闡述它,那就是:
(淨資産A 經濟商譽G)×N=淨利潤=淨資産A×Roe。
這個方程裡,未知數隻有一個G。
這個小學方程式推下來,會得到一個關于未知數G的等式:
G=(Roe/N-1)×A
它表明經濟商譽G和Roe之間的一個對應關系:Roe越大,G值越大;Roe越小,G值越小;當Roe<無風險回報率時,G值為負。
于是,如果無風險回報率為6%,一家淨資産收益率為30%的企業甲,它的經濟商譽=(30%/6%-1)A=4A;一家淨資産收益率為3%的企業乙,它的經濟商譽為-0.5A;而一家淨資産收益率為-6%的企業丙,它的經濟商譽為-2A。
由此,我們會發現以pb高低來衡量企業價值,是一件荒謬的事情。同樣賬本上記錄的都是100元淨資産,但甲的100元,一年能賺30,而乙的100元一年能賺3元。甲的100元淨資産加上400元經濟商譽,如果等價于乙的100元淨資産加-50元商譽,那才真正是沒天理呢!
這就是偉大的公司,唐朝這個思路和巴菲特很像,追求的是企業的内生性增長。
其實"商譽"這個事情也好理解,這就是護城河啊。一切完美。可惜,投資市場從來就沒有完美的投資策略,隻有确定性更高、均衡性更适合的策略。
怎麼理解“商譽”的是是非非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我關于“商譽”的專門文章一文讀懂商譽的全部秘密
二、高溢價一般意味着高風險我們還是以茅台為例,我們不考慮互掏腰包,單純分析企業和投資受益,從股權角度考慮,可以一起下幾個結論:
(1)市淨率高的股票,二級市場投資者買入股權的時候自帶市淨率杠杆,财報上的ROE是企業和原有股東的ROE,你投入的這部分資金第一年的真實ROE=名字ROE/市淨率。是不是一下子笑不出來了,一年時間成本進去了。别怕,第二年你買入的那部分股權ROE和報表ROE一樣。
(2)那麼第二年我的投資就和原來的股東一樣了嗎?no。以茅台現有市淨率9為例,同樣的資金,原始股東擁有的股票數量是你的九倍,每股收益率一樣;别人市淨率為3買入的投資者,同樣的資金擁有的股票數量是你的3倍,每股收益率一樣。你想啥呢。在每股收益率一樣的基礎上因為别人擁有的股數比你多,所以綜合收益遠超過你。
(3)你心裡已經MMP了吧,還可以自我安慰那都是曆史成本,做不得數,那我總可以比和我同一時間買入其他低市淨率低ROE的人受益高吧。是的,仗着高ROE的鋒利,數年後你當然可以收益率比其他投資高。可是為了平滑當初買入的高市淨率杠杆,這個數年,咳,估計得十年八年的。哈哈。這是茅台ROE一直很高,别人投資ROE一直很低的狀态,萬一,那個啥,有個變化,畢竟保持高水準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4)茅台分紅啦!茅台分紅關你股東什麼事情,我問你你拿了分紅準備幹啥,再買入茅台?對不起,你得再承擔一次市淨率杠杆。哈哈,你沒看到偉大的公司都不分紅嗎?因為他們的資金利用效率更高啊。
(5)商譽這個能帶來利潤,甚至加速器、倍增器的優質資産,有的企業比較穩定,比如伊利、雲南白藥、格力空調這樣的,也有的浮動比較大,尤其是食品飲料行業,動不動出個黑天鵝,我們做投資在正确估值後都要打個折,這樣的不穩定資産,我覺出于審慎,也應該打折,起碼七折吧。
我們看看這12345,因為市淨率杠杆的存在,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填這個坑?咋回事?當然是因為 高!估!了!啊!
什麼叫殺估值?就是殺市盈率、也殺市淨率,這兩個都是杠杆系數啊。不管什麼樣的資産,高估的時候買入就一定意味着風險,雖然這個風險不一定會爆發。
那就奇怪了,巴老說了偉大的公司總不賣出是咋回事?
傻蛋,人家已經為市淨率倍數買過一次單了啊。除非打算互掏腰包,賺交易的價差,不然就安安穩穩拿着,賺ROE的錢啊。
為什麼茅台跌價了,那些老股東不慌不忙?因為他們已經買票了(為市淨率付出過代價),上船了,他們就沒打算賺價差,隻是盯着ROE而已,ROE變低才能把他們吓跑,股價波動沒用。
我們買商品講究物美價廉,買股票ROE就是物美,PE、PB就是價廉,就是性價比。市淨率和市盈率都是自帶杠杆,市淨率是從資産負債表的角度,市盈率是從利潤表的角度做出評估。
比如買房,100萬資産的房子,我們30萬就拿到了産權,市淨率是多少0.3,正是這個杠杆的存在,才使得買房大有收獲。
那麼唐朝的ROE選股方法到底對不對,能不能用呢?
這個問題,金融學本身就不是一門科學,投資裡面所有的方法都是追求在風險和收益做均衡。
如果你确定投資時間夠長,茅台高ROE可持續,你沒有合适的替代機會。投資茅台,永遠持有,絕對可行。
反之,就要在茅台PB高達9的估值下慎重考慮了。多少人是指望股票養家糊口的,多少人是可以坦然拿到自己六十歲一股不賣的?
三、探索淨資産收益率秘密的三個視角回歸本質,我麼再看淨資産收益率的計算公式,有三個變形,分别對應三個維度。
(1)财務角度
淨資産收益率=淨利潤/淨資産=(淨利潤/股價)/(淨資産/股價)=(1/市盈率)/(1/市淨率)=市淨率/市盈率,即:
淨資産收益率=市淨率/市盈率(當然也就可以推導出每股收益=×淨資産收益率)
我們知道資産=負債 所有者權益,變形所有者權益=資産-負債是有意義的,描述了股權,而負債=資産-所有者權益則沒會計意義,隻有數學的計算意義。
淨資産收益率是描述企業内部經營效率的指标,無論企業是否上市;市盈率、市淨率則是專門服務于二級市場,幫助投資人判斷企業的投資價值。所以淨資産收益率和市淨率沒關系,淨資産收益率和市盈率也沒關系,淨資産收益率和市淨率、市盈率有關系。抛開市盈率,企業的盈利能力,讨論淨資産收益率和市淨率,我認為毫無意義。這是我一開始就不同意唐朝觀點的根本所在,因為沒有意義,分不清對錯。
(2)運營角度
ROE=銷售淨利率X總資産周轉率X權益乘數。這就是杜邦分析。
簡單來說。
1、銷售淨利率=淨利潤÷銷售收入,表明了企業賣的産品賺不賺錢;
2、資産周轉率=銷售收入÷資産總額,表明了企業賺錢的次數,周轉幾次就賺幾次錢;
3、權益乘數=資産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反映了企業杠杆的大小。我不僅用自己投入的錢賺錢,也借别人的錢來賺錢,那麼,我撬動外部資源的能力有多大呢?
這三種模式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淨利率能力(茅台模式)、高周轉能力(沃爾瑪模式)、高杠杆能力(銀行模式),三種模式本身都是可以的,任何戰略都可能獲取較高的資本回報,問題是适合自身特點的、力所能及的、可以貫徹實施的。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企業同時實施兩種戰略同步成功呢?原則上是可以的,事實中每種戰略都需要配套的模式、管理層特點配合,同時實施兩種戰略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反而不如集中精力做好一個方面。
如果真成功了會怎麼樣?通常能把一個戰略事實成功就會非常優秀,真成功了兩個因素相乘全世界的錢都被你賺走啦。蘋果崛起的特定時間段是實現了的,所以快速增長,所向披靡。
我們通過分解最大的意義是尋找企業的競争力所在,關注影響核心競争力的因素變化,注重企業的發展質量,做到胸有成竹,持股心安。
(三)權益角度
淨資産收益率=淨利潤/淨資産=淨利潤/總資産×總資産/股東權益=總資産報酬率×權益乘數
權益乘數指的是資産總額相當于股東權益的備注,表示企業的負債程度。
從這個公示看,适當的負債有利于提高股東的收益率,淨資産收益率和總資産報酬率也是息息相關。
那麼企業究竟負債多少比例才合适呢?這就是一個新的話題了,我們有機會再聊。
通過分析,我們知道了不同資産的淨資産收益率反應了資産為股東實現财富增值的能力,這種能力的背後是商譽在起作用,我們用商譽衡量企業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對于高盈利能力的資産隻有當盈利能力可持續的時候才能給予高溢價。我們分析企業的淨資産收益率,目的是分析企業為什麼有這樣的盈利能力,能不能持續,這也是自由現金流模型的核心,重要的不是計算,而是一種思維方式。
我是大富翁,點贊暴瘦,關注暴富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