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1:你去健身房減肥,健身教練一般會告訴你,通過運動可以提高你的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率高了,躺着都能瘦。
疑問2:我體重之前90公斤,運動了一個月瘦到了85公斤,怎麼體測表上基礎代謝率反而下降了呢?不是說運動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嗎?
疑問3:假如我的基礎代謝為1500,是不是我每天吃1600,就會胖啊?
基礎代謝率的英文縮寫BMR
閱讀完本文,您會了解到的知識:
網上搜到的都是專業詞彙,沒點基礎知識儲備可能還不好理解,我就用老百姓能聽懂的話說:
基礎代謝的意思就是人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态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情緒等影響時候的能量消耗,基本上和植物人躺着的狀态下的能量消耗差不多。
一般實驗室測量呢,是根據每小時,每平方米的體表散發的熱量來計算的,得出的數值就是基礎代謝率,一般人的基礎代謝率為50千卡/平方米/時,那一天24小時,一天的基礎代謝率大約就是1200千卡,1200千卡的意思就是你這個人一天就光心髒跳動,腸胃蠕動,呼吸等需要消耗的熱量是1200千卡。
但是實驗室測量的方法,受環境,穩定,情緒等影響太大,一般人沒機會測,所以就有了一些計算公式,用估算的方法間接的知道。
基礎代謝率的影響因素很多,性别,年齡,體重,環境溫度,情緒,體内激素水平等,很複雜,我們人很難絕對的控制情緒,體内的激素,比如甲亢的人基礎代謝率就高,你不能讓自己得甲亢去提高基礎代謝率來減肥吧!
甲狀腺
為了讓普通人能大概知道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市面上就出現了很多的公式來估算,很多人都喜歡用國際的公式,其實歐美人和亞洲人的體質就不一樣,國際用的公式不适合我們,國内用的比較多是毛德倩公式,這個公式裡隻出現了一個變量是體重,年齡适合于20-45歲
男:(48.5*公斤+2954.7)/4.184
女:(41.9*公斤+2869.1)/4.184
從這個公式來看,想要提高基礎代謝率,隻能通過增加體重來實現,你之前是50公斤,哪怕長了10斤肥肉,那你的基礎代謝率也一定是高了。但畢竟體重也漲了,美女們肯定不願意為了提升基礎代謝率把體重漲上去的,可能你會說,如果我的肌肉多了呢,脂肪少了,體重雖然沒變,用這個公式看基礎代謝率沒提高,但是應該基礎代謝率會高啊,這個公式不科學啊。你要知道肌肉增長可不是一月兩月就能輕易上漲的,即使你體重沒變,肌肉漲了,那你吃的還比以前多了呢,所以說即使你基礎代謝率多了一點點,那飲食上也多了一點,還是沒瘦啊。
可能你又提出疑問,這個公式變量沒有年齡,那我就找個有年齡變量的公式:
男BMR=66 (13.7*體重kg) (5*身高cm)-(6.8*年齡)
女BMR=665 (9.6*體重kg) (1.8*身高cm)-(4.7*年齡)
你又啰嗦說,還有身高啊,基礎代謝确實也和身高成正比關系,舉個例子,假如兩個人體重一樣,年齡一樣,一個高瘦,一個矮胖,那高瘦的那個人基礎代謝率就高一些。但是對于同一個人來說,即使通過身高來增加基礎代謝率,那還是算了吧,我都10年沒長個了!
看到年齡,有很多教練會對你說,年齡增加,基礎代謝率會下降,所以我們要及時的去鍛煉,防止它下降,那我們就來計算一下,年齡變化,引起基礎代謝率變化有多大。
假如用我來舉例,我,一位大老爺們,體重75公斤,身高175cm,年齡35歲。當我到40歲時,基礎代謝率變化有多大。
通過計算:35歲,基礎代謝率=1730.5
40歲,基礎代謝率=1696.5
老了5歲,基礎代謝降低了34千卡,不到一個蘋果的熱量,是不是看到這個數字很驚訝,基礎代謝率變化的這點數據不足以支撐那些靠提高基礎代謝來減肥的公關案例。
一個人一天的熱量消耗有基礎代謝消耗,日常活動消耗,運動消耗這幾個主要的部分。
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增加日常活動和運動這兩個部分來提高熱量消耗,如果再加上飲食控制,那效果就更好了。
運動消耗,現在有運動手表就可以幫你計算,很多跑步app裡也會給你計算好,
日常消耗 運動消耗,我們也可以通過一個公式來估算
一天的熱量消耗=基礎代謝率*活動因數
舉例來說明,假如你是家庭主婦,沒有運動,
那一天的熱量消耗=基礎代謝率*活動因數1.8
我是運動愛好者,并且我每周4-5次運動,
活動因數就是2.4 0.3=2.7
那我一天的熱量消耗=基礎代謝*活動因數2.7
隻要你的飲食的熱量不超過一天的熱量消耗的量就可以,最好可以把飲食熱量做個缺口,比如每天少攝入500千卡。
總結不用太在意你的基礎代謝率,因為公式太多,計算的數據也有很大誤差,隻要你有規則的鍛煉,少一些葛優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态,最後你一點越來越好。
如果您覺得我說的有一定的道理,關注我,給我一個暖暖的贊,給我一點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