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一種社會經濟關系。
勞務關系是指提供勞務一方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間内,接受雇主的指揮與安排,為其提供特定或不特定的勞務,雇傭人接受受雇人提供的勞務并按約定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
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别對比
(一)主體資格不同
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具有特定性,即一方是用人單位,另一方是勞動者。勞動者是指符合勞動年齡條件,具有勞動行為能力的自然人,用人單位是指與勞動者建立起勞動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或民辦非企業。
而勞務關系的主體類型較多,可以是法人與法人之間的關系,自然人與自然人的關系,也可以是法人與自然人的關系,它的表現形式是多樣化的。
(二)主體地位不同
在建立勞動關系之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地位不平等,不僅存在财産關系,還存在着領導與被領導的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的成員,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遵守其規章制度,從事用人單位分配的工作等。
而勞務關系中,雙方是平等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提供勞務服務,雇主支付勞務報酬,彼此之間隻體現财産關系,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且二者關系往往呈“臨時性、短期性、一次性”等特點。
(三)當事人權利義務不同
(1)報酬、社會保障待遇上,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除獲得工資報酬外,還有保險、福利等待遇,這是法律對用人單位承擔義務的确定性規範。因此,如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受到了意外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勞動者屬于工傷事故,勞動風險完全由用人單位承擔。而勞務關系中的自然人一般隻獲得勞務報酬,工作風險一般由提供勞務者自行承擔,但由雇工方提供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的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報酬支付的原則上,勞動關系由于受國家幹預較多,雙方處于不平等的地位,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的工資需遵循按勞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則,且必須遵守當地有關最低工資标準的規定。而在勞務關系中,雙方地位平等,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支付的報酬由雙方協商确定,但不得違背民法中平等、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等原則。
(3)報酬支付形式上,《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支付的勞動報酬多以工資的方式定期支付給勞動者,有一定的規律性。而勞務關系的報酬支付由雙方約定,往往一次性即時清結或按階段支付。
(四)适用法律不同
勞動關系是我國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其發生的糾紛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在勞動過程中的糾紛,其産生、變更、終止及糾紛解決均應适用《勞動合同法》相關的規定,若勞動法沒規定的,可以适用《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此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必須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财産關系,其糾紛是平等主體之間在履行合同中所産生的糾紛,應适用《民法典》進行規範和調整。建立勞務關系時,當事人可以雙方協商确定是否需簽訂書面勞務合同。
(五)糾紛解決途徑不同
勞動關系糾紛适用勞動仲裁前置程序。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九條“勞動争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争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争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争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之規定,因勞動關系産生的糾紛,必須經過勞動仲裁程序,才可起訴至人民法院。
而勞務關系糾紛則無須經過勞動仲裁前置程序,可直接起訴至人民法院。
(六)保護時效不同
勞動關系的保護時效一般為一年,《勞動争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進行了規定“勞動争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而勞務關系作為一般民事法律關系,其保護時效一般為三年。《民法典》第188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結語
河南滳錦律師事務所程俊文律師團隊追求專業細分化、培訓常态化,不斷提高團隊律師的專業素養,力圖構建技術型法律服務團隊,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産品。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利用法律利器,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您如果有這方面的法律需求,請聯系我們。
個人簡介:蔣紅律師,畢業于河南财經政法大學,自畢業後從事法律工作,保持法學理論和法律實踐的銜接性,擁有深厚的法律專業知識,精通各類法律文書的撰寫。擅長各類民事糾紛及刑事辯護,對于案件要點把握準确,擅長搜集、梳理案件證據材料,能夠充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執業理念:依法辯曲直,仗義論是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