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外表,在去年的2月份中青校媒對全國的在校大學生進行關于“相貌”問題的抽樣調查,結果表明近6成的大學生存在着容貌焦慮。
容貌焦慮也逐漸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無效化妝和無效穿搭等等的字眼出現在生活當中,讓人們無形的産生一種壓力。
但事實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當人們都在拿放大鏡去觀察自己樣貌的時候,肯定會發現其中的不足。
而很多不懷好意的商人要的就是你這種焦慮,随後才能成功向你推薦他們的産品,所以我們并不需要過多的容貌焦慮。
因為鏡頭下的樣貌并不是我們真實的樣貌,根據研究顯示,現實生活中的你要比鏡頭下的你好看很多。
凍臉效應
在生活中我想很多人都經曆過這樣的事情,在對着鏡子化了一個滿意的妝容,感覺自己美極了之後,一打開手機前置自拍又會進入自我懷疑,為什麼照片中的自己要比鏡子中的自己醜那麼多!
其實,手機中的自己有時候沒辦法表現出你真正的容貌,因為現在很多的手機前置攝像頭都使用的是廣角攝像頭,這會導緻我們靠近邊緣位置的臉被拉伸,鼻子和眼睛也都會因此發生變化,拍出來的自然就不好看。
加州大學的心理研究小組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先是準備了一段視頻和視頻中的一些同款截圖,随後尋找二十多個志願者為這些視頻和截圖中出現的人進行打分。
在實驗結束後,他們發現:同一張臉在視頻中的得分要比截圖的得分更高。
為了讓實驗更加嚴謹,他們又用不同的方式再次進行實驗,但是不論是改變播放順序,還是改變打分人群,所有的結果都是“動态臉要比靜态臉的得分更高”。
加州大學的羅伯特·博斯特(Robert Post)和他的研究團隊,将這種效應稱之為“凍臉效應”。在人們照鏡子時是動态的,擁有着一系列的動态神情和肢體動作,這些都會給他的外貌加分,但是照片是靜止的,是固定的光線下對單一表情的捕捉。
我們大腦中的人臉識别機制也是針對動态臉而誕生的,它在識别樣貌的時候是通過統計多方面的平均值才得出的結論,簡單來說人的臉從各個角度看都是不同的,而我們的大腦就是将這些角度中所看到的畫面進行“平均化”。
也因此動态臉要比靜态臉更加的真實。
鏡中的自己要比照片更好看
除了凍臉效應,還有拍照姿勢、大腦工作、隻看局部等等的原因讓鏡中的自己比照片更好看。
在照鏡子的時候,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實時的,我們可以根據鏡子中反映出來的樣貌進行改變,并糾正那些自我感覺不好的表情,一直到我們對其滿意為止。
但是拍照不一樣,拍照的時候我們看不到自己呈現出來的狀态,隻能靠感覺去做姿勢和表情,自然沒有辦法得到最完美的自己。
在照鏡子時,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将周圍的光線均勻化,讓我們看到一個自然的自己,但是相機的工作原理和人腦不一樣,它們需要自我捕捉色彩、光線和陰影,也因此照片和真實看到的樣貌有時候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在化妝的時候會專注于一個點,比如化眼睛就會專門的看眼睛,并不會去考慮這個妝容和整體的臉搭不搭,但是拍照的時候是一次性的看到整體的臉。
單純曝光效應
不過也有這樣一句話:鏡子中的自己,要比現實中的自己好看30%。
這是因為“單純曝光效應”影響,這個心理學概念是1968年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obert Zajonc提出的。
它指的是,當人們在短時間内反複的暴露于某一刺激,他們就會對此刺激表現出“習慣性”的偏好。簡單來說,就是當一件事物反複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就會增加我們對它的喜歡程度。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處于一個陌生環境的時候,會對那些不認識但“仿佛見過的臉”感到莫名的安心和熟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最多的臉肯定是我們自己的,每天的刷牙、洗臉、刮胡子增加了臉對我們大腦的曝光度,自然就會産生好感。
反過來說,人們常說“理完發醜三天”也是這個道理,新的發型改變了我們的整體樣貌,讓它和“熟悉的臉”産生了偏差,有了許多的陌生感,因此會覺得自己醜。
根據曝光效應,我們已經無法客觀的評價自己的顔值,所以才會和别人眼中的自己産生偏差,而如果要讓别人也覺得你好看,那麼很簡單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多出現在對方的視野中就好了。
聲音
除了顔值之外,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印象中自己的聲音也和實際上的聲音有偏差,埃塞克斯大學的心理學家Silke Paulmann博士說道:在聽到别人聽自己語音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尴尬、不自然。
這是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聲音都會有一個預設,但是聲音一般是通過:骨傳導和空氣傳導兩種傳播方式進入耳内的。
别人聽到的聲音是經過空氣的傳導,而進入自己耳内的是通過骨傳導,特點是音色要比空氣傳導的更低沉。
通過錄音軟件播放的聲音更像是别人聽到的聲音,它比我們印象中的聲音更高,因此我們才會覺得陌生、不自然,而這種感覺會讓自己對自己産生猜想,對其他方面也出現懷疑。它被稱作為“聲音對抗”。
結語
在生活中,我們會因為很多的點對自己進行自我懷疑,也許是因為上述的聲音,也許是他人的一句評價。
但是生活是自己的,不能因為别人的三言兩語而否定自己的一切,人長大的過程就是不斷認識自我的過程,這中間肯定會發現許許多多的不足,我們要做的是和自己和解,而不是揪着自己不放,不斷的給自己增添壓力,制造焦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