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損的身軀。
支離:憔悴,衰憊。
紗帽:紗制官帽。
江幹:江邊,江岸。
阖棺:蓋棺。
陸遊詩詞文俱佳,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老學庵筆記》及《南唐書》等。
《病起書懷》寫于淳熙三年(1176年)。當時,詩人被免去參議官,住在成都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多天,病好後,詩人寫了兩首詩記述病中感懷,這是其中的一首。
首聯“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裡客江幹”破題。“紗帽寬”,一語雙關,既實寫生病後形銷骨立,故而感到官帽寬松。同時,也暗含被貶官之意。“支離”,既形容病後身體虛弱、骨頭像散架似的,也隐喻被貶後支離破碎的心緒。
這一年,詩人已52歲。有報國之志卻壯志難酬,隻能遠離廟堂,孤居江湖。一個“孤”字,寫照了詩人因抗金主張不被當權者接受的無奈。一個“客”字,寫盡了遠離家鄉的貶官之人的凄涼。
颔聯的“位卑未敢忘憂國”是全詩的亮點,也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它是詩人的自我勉勵,也是詩人一生的寫照。清代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與陸遊的這一句意思一樣,其中飽含的愛國情懷和憂患意識,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颔聯下句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是非功過蓋棺方能定論。言語間有不甘,有期盼,有郁憤。而這些複雜的感情,都是以為詩人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
在《書憤》一詩中,詩人寫到“出師一表真名世”。這首詩的尾聯再次祭出《出師表》:“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更”,說明同樣的場景不止一次出現。詩人以“受命于危難”的諸葛亮自況,希望能為北定中原出力。反複提及《出師表》,也是借劉備與諸葛亮的故事抒發胸中溝壑。劉備三顧茅廬,延請諸葛亮出山,當朝者卻不能慧眼識英雄,緻使詩人懷才不遇。
愛國憂民是陸遊詩歌重要的寫作題材,這首詩通過對自身遭遇的叙寫,表達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宿願。詩歌語言精煉自然,暢曉易懂,風格雄健,兼具李白之奔放與杜甫之沉郁。他的愛國詩,影響了南宋及後代詩人。
鳴謝:屈雅紅(專欄作家 大學教授)
書法:中國書協會員、文史館員、博導
劉建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