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感作家陸琪說:“結婚你不是嫁給了某一個人,而是嫁給了這個人的全部社會關系。所以你嫁給一個什麼家庭, 就會有什麼樣的婚姻。”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舞台,也不是兩個人的獨角戲,一個家有若幹個組成部分,上演婚姻的戲碼則需要一家人共同演繹。嫁到婆家,女人需要面對很多的問題,比如說處理婆媳矛盾、妯娌的關系、兄弟的關系等等,隻要你嫁給了一個男人,就要努力成為這個家的一份子,就要學會勇敢面對。
分開住的還好說,彼此之間不會有什麼矛盾,就怕那些成日裡摻和到一塊的。
在婆媳矛盾激烈的婚姻當中,兩個人是很難生活幸福的,婆媳關系的質量和一個家庭的和諧息息相關,倘若處理不好婆媳關系,那麼兩個人很難能獲得圓滿的結局。如果婆媳矛盾激烈的家庭裡,還要處理婆婆偏心兄弟的問題,那麼,原本不穩定的婚姻極有可能面臨崩塌的危險。
婚姻這檔子事,說簡單也簡單,但也會相當複雜,各種關系處理不好,這日子過得着實糟心。都是明事理的人還好,若是斤斤計較,再攤上不講理的,一家人亂成一鍋粥。
02
作為家裡的老大,方浩真的是有苦說不出,母親從小就偏心弟弟,他已經習慣了,可是,自己的妻子徐莉,因為母親偏心弟弟的事情已經和他吵過很多次了。如今,他也不知道怎樣才能緩和婆媳矛盾,兄弟關系,讓這個家庭更和諧一點,父親早逝,母親拉扯大他和弟弟兩個人不容易,對于母親,他是感激,所以他才願意一直讓着弟弟。
之前,他是一個人,本着和方強的兄弟血緣關系,他讓着弟弟也沒什麼,可是,自從他結婚以來,妻子覺得不公平,在婆媳矛盾裡,他左右為難,面對和方強的尴尬關系,他更是愁眉不展。
這麼多年,弟弟仗着自己小還總是提出無理的要求,這就更加重了徐莉的意見,每次隻要方浩不願意滿足方強的要求,母親就會一直唠叨,還說:“等我走了,就剩下你們兄弟兩個,你們兩個是血親,怎麼能計較這麼多?你說你現在對你弟弟是這樣的态度,以後讓我怎麼放心走呢?”
方浩自然明白兄弟兩個人“情同手足”的道理,也知道弟弟是他唯一的親人,可是如今他結婚了,如果一直無償地幫弟弟,他把妻子置于何地?母親總是以養大他們兩個人不容易,弟弟年紀小以這個做威脅,他心裡其實也是一百個不願意。
方強小他五六歲,最開始結婚的時候,徐莉對他的态度還算好,也能忍受婆婆的偏心,方強沒有成年之前,上學期間學費和生活費都是方浩來出,對此,徐莉也沒說什麼。後來,方強畢業了,因為剛畢業掙不到錢,徐莉做嫂子的,自然也不會不講道理,每個月還是會給小叔子一些生活費,還怕他不夠。
小叔子自己不争氣,在學校裡總是惹事就算了,畢業了,還總是隔三差五的和人打架,來回換工作,沒錢了還理直氣壯的找方浩,時間久了,徐莉的怨言就多了。
原本以為等到弟弟結婚以後,方浩就可以解脫,但是沒有想到,因為弟弟原本工資就不高,和女友交往半年就結了婚,結婚時的錢,大半都需要方浩來出。方強拿不出30萬的首付,又去求母親,母親又開始找方浩說:“就這麼一個弟弟,你得幫幫他,總不能看着他孩子出生了,還娶不了媳婦吧?”
母親說得讓人憐惜,方浩一點辦法也沒有,隻好拿出了15萬偷偷的給了母親,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後來徐莉知道了,和方浩大鬧一場,還差點離了婚,如果不是方浩一直認錯,說不會有下次了,徐莉根本就不會原諒他。
對一個人的失望,不是一天兩天,徐莉本來對婆婆意見就很大,自己又和弟妹同時有了孩子,婆婆的選擇更是讓她氣不打一處來。
小叔子頭胎生了兒子,婆婆歡喜的不得了,連忙從鄉下搬來和小叔子一起住,又是做飯又是給他們看孩子的。徐莉呢,當初頭胎婆婆不帶,是娘家的媽媽幫忙來照顧的,等老二出生時,又趕上小叔子的孩子出生,徐莉讓婆婆來,婆婆不願意,還說:“你們是老大,就應該讓着弟弟,孩子沒什麼好看的,要麼讓你媽來,要麼你們請保姆,可别讓我管。”
徐莉聽見了,直接對方浩說:“從來沒有見過你媽這樣的人,同樣都是親生的,怎麼就能區别對待那麼嚴重。如果隻是光給他一些錢,也就算了,現在連自己親孫子都不認,要看都看,要不看都不看,你就是傻,現在這樣,還過什麼日子,和你弟弟和你媽過去吧!”
徐莉和方浩原本幸福的婚姻,就因為母親的偏心和弟弟的不懂事,隔三差五吵架,這次徐莉回了娘家,就沒打算再回來。
方浩想和母親好好談談,誰知母親的話更讓他心寒:“這樣的女人不要也罷,你看看她說的什麼話?對我和你弟弟也不怎麼好,你要知道,他可是你親弟弟,你不想着你弟弟,你想其他女人是你的不對。”
倘若方浩的母親一直偏心,他跟徐莉的婚姻遲早會分崩離析。
03
中國有句古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覺得作為一家老人,要麼都不帶,要麼都帶,這是一個老人的為人根本,不然自己偏心眼,還總要求别人對你好,哪裡來的道理?
“一碗水端不平”是很多中國式的父母的通病,因為年齡把孩子區别對待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相對于父母來說,覺得一個孩子大了,省心了,另一個孩子小,應該多被重視的想法看似沒有毛病,實則有很大的問題。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心裡很容易被灌輸一種不平衡的思想,如果隻是單純多關心小的那一方,作為大的那一方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兩個人年紀有别,但是總是偏心就不對。
而且,婆婆要知道,在自己的角度上,自己的孩子兩個人又是血緣至親,怎麼做都說得過去,但是媳婦與自己和小叔子本來就沒有血緣關系,一家人和諧相處全靠男人維系,如果作為婆婆,一碗水端不平,還總是希望媳婦對自己言聽計從,和自己疼愛小兒子一樣照看小叔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武志紅在《中國式的情與愛》中說:“一個男人,有擔當,能守護自己的家庭,才會獲得自己家庭的幸福作為回報;如果一遇到事情就脖子一縮,讓媳婦和婆婆鬧去,那麼,被這件事情困擾,也是必然的結果。”
所以說,男人在一個家庭裡,不管是面對婆媳矛盾還是兄弟關系,首先自己的角度一定要正确,如果像方浩一樣,總是因為母親跟弟弟是血緣關系的親人,因為無限索取而一直妥協的話,自己的婚姻早晚會變成終身的遺憾。
對于兄弟關系,你要知道,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不是因為我們有血緣關系,因為年紀小,我們讓着他就算作情理之中的事;面對婆媳矛盾,必須要清楚矛盾的根源是什麼,不能夠偏心,也不能一直不作為。
也許面對親人和愛人的選擇,會讓自己左右為難,但是一碗水端平應該是自己的義務,不管是婚姻還是家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凡是處理底線的問題,必須要謹慎處理,不要一直因為血緣關系就去妥協什麼,否則,他們把接受你的好變成了理所應當,自己就隻能當個婚姻的惡人了。
今日話題:父母的偏心會影響孩子的婚姻嗎?歡迎留言。
- END -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寫世間冷暖,看人間百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