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春祭日,秋祭月”,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就有秋祭月的習俗,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迹,民間的祭月習俗也因地區不同儀式各異。
秋分時期民間有外出采摘秋菜和魚蒸煮而食的習俗,名為“秋湯”,有“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阖家老少,平安健康。”的說法。
南方還會在秋分這天吃湯圓,用細竹叉着湯圓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麻雀來破壞莊稼。
自 2018 年起,每年秋分被确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成為了第一個在國家層面為農民設立的節日,沿襲了自古以來慶五谷豐登、盼國泰民安的傳統。
秋屬于金而通于肺氣,故秋季飲食應順應肺氣清肅下降的特點,多食用酸味、苦味之品。
秋氣主肅殺收斂,食酸味有利于肺氣之收,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傷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故盡可能少食用蔥、姜等辛味之品,适當多食酸味果蔬以利肺氣。
秋燥容易傷肺,可多進食滋陰潤燥之品,如芝麻、糯米、枇杷、牛奶等。
還可選用合适藥材熬制高湯進補,例如玉竹養陰潤燥、清熱生津,川貝潤心肺、清熱痰,百合補肝肺、清熱、益脾,羅漢果清熱潤腸,無花果潤肺清咽、健胃清腸,冬蟲夏草補損虛、益精氣、化痰,都是煲湯的好搭檔。
碧空萬裡風輕柔,秋分時節天朗氣清,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機。
步行可促進下肢和腹部肌肉有節律的舒縮,雙臂的擺動有助于增加肺通氣量,使肺功能得到增強。
時下流行的“三五七步行法”即每天走1次或2次,每次早30分鐘,每周步行5次,運動後心率控制在170-年齡(例如60歲,心率為170-60=110次/分)以下就是不需要特殊裝備既簡單又能燃燒熱量的好方法。
運動量應結合個人身體情況來調節,不宜過大,以微微出汗為宜。
汗為津液化生,“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容易損傷津液,秋季燥邪傷陰,更應注意動不過力,食不過燥,減少汗液流失而養護陰液。
練泰拳的帥哥Handsome man practicing thai chi
燥為秋令主氣,燥邪多于氣候幹燥、濕度較低的秋季侵襲人體。
初秋有夏火之餘氣,燥與熱合,則為溫燥,可見咳嗽少痰,口渴喜飲,唇幹咽燥,大便秘結等症,适宜選用清宣涼潤、潤燥止咳的桑杏湯;
深秋有近冬之寒氣,燥與寒合,則為涼燥,可見幹咳痰少,痰質清稀,頭痛無汗、舌苔薄白而幹等症,适宜選用溫而不燥燥、潤而不涼的杏蘇散。
“秋色平分山與水,果香直醉月和人”。
可以适當補充含有水分的應季果蔬,例如水果之王猕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氨基酸等,營養豐富,風味鮮美,熱量較低,均有解熱止渴、通淋健胃的功效。
在不知不覺半冷半暖之間,秋天已經過半。就讓我們聞着菊桂芳菲,賞着氣朗霜華,品着蟹肥果香,體驗這秋日好時光吧~
關芸 | 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