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臭鳜魚是如何制作的

臭鳜魚是如何制作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12:47:47

臭鳜魚是如何制作的?來源:那一種味道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臭鳜魚是如何制作的?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臭鳜魚是如何制作的(安徽人怎能做得這麼香)1

臭鳜魚是如何制作的


來源:那一種味道



化腐朽為神奇,是中國人的飲食智慧。

這句話應用到大名鼎鼎的“三臭”美食上,再合适不過了。

臭豆腐、臭鳜魚、螺蛳粉,俗稱“人間三臭”。

在沒嘗試過它們之前,覺得那股銷魂的味道,簡直yue了。

但有一天終于捏着鼻子,吃了第一口,就徹底愛上了!

臭豆腐、螺蛳粉,早已名震江湖,大街小巷随處可見它們的蹤影。

隻有臭鳜魚似乎還“藏于深巷”,一般隻能在徽菜館子裡才能吃到。


臭鳜魚又稱臭桂魚、桶鮮魚、桶魚、腌鮮魚,有着200多年的曆史,是一道徽州傳統名菜。
臭鳜魚雖然是以臭為名,卻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舌尖上的中國》讓更多人了解了臭鳜魚,這些年慢慢成為徽菜館、湘菜館、楚菜館的招牌菜色。

其實,臭鳜魚的本名該叫做“腌鮮鳜魚”,它的味道是一種發酵過的、似臭非臭的氣味,絕非臭魚爛蝦的腐爛味道。

這道徽州名菜的由來,據說隻是無心插柳。

以前,缺乏冷藏保鮮技術,鮮魚不易保存。

據傳,安徽沿江一帶的魚販每年入冬時,都會将長江名貴水産——鳜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出售。

途中為防止鮮魚變質,魚販們會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上下翻動。

如此七八天後抵達屯溪等地,魚鰓仍是紅色,鱗不脫,質未變,隻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


點視頻,一分鐘學會臭鳜魚的做法
“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
臭鳜魚的味道拒人于千裡之外,隻為真正懂得的人噴湧留香。
外表樸素無華簡簡單單,内在卻韻味悠長。
鼻翼兩側蒸騰着溫熱的臭味,熱氣裹着嫩嫩的魚肉與舌頭接觸,在嘴裡翻幾個個兒,舌頭自能分辯良莠。
不用說,一個字,香!
所謂的化腐朽為神奇,大概就是如此吧。

可能有人會問,聞着臭,吃着香,
臭鳜魚中極緻的“鮮”到底來自哪?

這股“臭味”來自于魚肉中蛋白質的發酵。

雖然聞着“臭”,但是在烹饪過程中,大部分的“臭味物質”會揮發掉。

細火烹調後,非但無臭味,反而鮮香無比,魚肉的口感也發生了變化,肉質緊實、有嚼頭。

發酵食物有着新鮮食物所沒有的千回百轉的滋味,但這種味道需耐心與勇氣方能享受得到。



一條來自黃山的正宗腌制好的臭鳜魚,是在家裡簡單操作15分鐘内就可以享用到的餐廳級美味。
一、收到腌制好的臭鳜魚後,拆開包裝,自然解凍(無需泡水);
二、簡單清洗,臭鳜魚上拉上兩刀;
三、開火加熱油溫,魚下鍋,兩面滑油即可(無需油炸);
四、魚撈出放入姜片、蒜丁、五花肉丁炒香。魚下鍋放入水(或高湯)和黃酒,淹沒魚身,加入兩勺糖,生抽和老抽少許,能吃辣的加入一點辣醬和幹辣椒即可。
五、蓋上鍋蓋,大火燒開轉小火,繼續燒小魚8分鐘,大魚12分鐘,最後收汁起鍋。

烹饪後上桌,筷子一夾就骨刺與魚肉分離,肉塊緊實肉色透着粉紅。
飄着陣陣微臭,輕咬慢嚼、細嫩鮮美,滋味醉人,一道成功的臭鳜魚就算完成了。
汪曾祺先生寫道:人世種種清香,好想嘗嘗。

我卻念:徽州這不俗之臭,勿要錯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