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上市公司審計指南

上市公司審計指南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11:52:03

B10.1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我們應從下列方面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相關行業狀況、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及其他外部因素,包括适用的财務報表編制基礎(B10.1.1);

●被審計單位的性質,包括經營活動、所有權和治理結構、正在實施和計劃實施的投資(包括對特殊目的實體的投資)的類型、組織結構和籌資方式(B10.1.2);

●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包括變更會計政策的原因(B10.1.3);

●被審計單位的目标、戰略以及可能導緻重大錯報風險的相關經營風險(B10.1.4);

●對被審計單位财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B10.1.5);

●對被審計單位财務和非财務信息進行總體分析(B10.1.6)。

B10.1.1 相關行業狀況、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狀況、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及其他外部因素可以幫助我們識别被審計單位面臨的機會與壓力相關的風險。

被審計單位所處的行業,可能産生與其性質或監管程度相關風險。 風險識别的基礎上,應委派具有充分知識和經驗的項目小組成員協助執行風險評估程序和确定審計策略。

B10.1.1.1 行業因素

我們通過了解行業因素以确定其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影響。例如,我們應考慮下列事項:

●競争環境,例如:市場與競争,包括需求量、生産能力、價格競争力及生産經營的周期性或季節性因素;

●供應商及客戶關系,例如:合同、供應商及客戶類型(關聯方、購買客戶群等);

●科技發展,如:與被審計單位産品相關的生産技術、能源供給及成本情況。

詳細參見 B10.附錄 1 主要市場情況及其他環境因素。

B10.1.1.2 法律和監管因素

了解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及被審計單位遵循的情況,可以協助我們識别被審計單位因違反法律法規而導緻的重大錯報風險。 通過下面方面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幫助我們識别不合規的事項:

●了解對确定财務報表金額和披露有直接影響的法律法規的規定;

●了解被審計單位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及程序;

●詢問管理層或治理層(如适當)被審計單位是否遵守對财務報表有重大影響的法律法規;

●檢查被審計單位與許可證頒發機構或監管機構的往來函件。

某些法律法規會直接影響被審計單位的财務報表,例如影響财務報表的金額和披露, 以及應納稅額。而另一些法律法規對被審計單位财務報表的金額和披露沒有直接影響,但遵守這些法律法規對于公司日常運作、持續經營或避免嚴重處罰(如在許可範圍内經營、遵守監管機構對償債能力的要求和遵守環境法規)是必要的,未能遵守這些法律法規對被審計單位的财務報表将會有重大影響。

一些被審計單位屬于嚴格監管行業(例如:銀行、保險企業),一些被審計單位應遵守與經營相關的通用法律法規(例如:職業安全、健康、平等雇傭機會相關的法律法規)。了解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有助于我們識别被審計單位未遵守這些法律法規導緻财務報表産生重大錯報的風險。

當了解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時,我們應考慮如下因素:

●會計政策和行業特定慣例;

●受監管行業的法規框架;

●對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産生重大影響的法律法規;

● 稅法政策(關于企業所得稅和其他稅種的政策) ;

●目前對被審計單位開展經營活動産生影響的政府政策(例如:貨币政策(包括外彙管制)、财政政策、财政刺激措施(如政府援助項目)、關稅或貿易限制政策) ;

●影響行業和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的環保要求(例如:法律規定某些行業應支付土地污染金,應識别未合理記錄該負債而引起的風險) 。

我們還要考慮管理層是否設計了相應的政策和程序以預防和發現被審計單位的違規行為,例如:

●監控相關法律法規文件,使被審計單位運營行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實施并維持适當的内部控制;

●維護被審計單位對應當遵守的特殊行業重要法律的記錄以及違規記錄;

●制定、宣傳、遵循員工行為準則;

●制定相關政策和程序使員工得到适當的培訓并熟悉行為準則;

●監督員工是否遵循行為準則,對違反行為準則的員工給予恰當的處罰;

●聘請法律專家協助被審計單位檢查法律法規的遵守情況。

我們應當就識别出的或懷疑存在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事項,及時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或治理層溝通(如适當) 。

B10.1.1.3 其他外部因素

我們應了解可能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産生影響的其他外部因素,例如:競争環境、 總體經濟情況、利率、融資的可獲得性及通貨膨脹水平或币值變動等。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進一步增強,外部因素也不僅僅限于國内環境。

B10.1.2 被審計單位的性質

在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性質時, 我們應了解:

●經營活動;

●所有權結構和治理結構;

●被審計單位正在或将要進行的投資情況(包括對特殊目的實體的投資、合營企業的投資及其他未納入合并範圍的投資) ;

●被審計單位的結構與籌資活動;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性質使我們能了解如下事項:

●被審計單位的組織結構是否複雜。例如,是否在多個地區擁有子公司或其他組成部分。複雜的組織結構通常産生可能導緻重大錯報風險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包括對商譽、合營企業、投資或特殊目的實體的會計處理是否恰當;;

●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重大的、可能引起重大錯報的非正常交易(包括與關聯方交易) ;

●所有權結構,所有者與其他人員或實體之間的關系。了解這些方面有助于确定關聯方交易是否已得到識别和恰當處理;

我們利用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确定是否存在重大的非正常交易,并評估其對财務報表的影響。非正常交易包括:

●複雜的股權交易,例如:企業重組與并購;

●法律監管薄弱地區的離岸交易;

●無對價的交易;

●非常規銷售,例如:很大折扣或很多銷售退回;

●有特殊安排的交易,例如:售後回購;

●交易合同在過期前被修改。

B10.1.3 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

我們應了解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以及會計政策變更的原因。我們應評估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政策是否與其業務相符,是否與适用的财務報告框架及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運用的會計政策相一緻。

我們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以助識别被審計單位存在的風險。

了解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可能包括如下事項:

●被審計單位對重大和異常交易的會計處理方法;

●在缺乏權威性标準或共識、有争議的或新興領域采用重要會計政策産生的影響(例如:收入确認、公允價值計量、股權激勵會計處理) ;

●被審計單位會計政策的變更及其原因;

●新頒布的财務報告準則、法律法規,以及被審計單位何時采用、如何采用這些規定。

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屬于管理層的判斷,是根據其經營環境、法律法規環境以及所處行業來确定。并且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可能不同,因此可能導緻财務報表重大錯報的風險。

當了解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時,我們應考慮對不确定事項會計估計的程度(對于計量不準确的會計估計及披露的影響)。我們應根據職業判斷,确定會計估計是否會因為計量不準确而導緻特别風險。

B10.1.4 被審計單位的目标及戰略

我們應對被審計單位的目标和戰略以及相關的産生重大錯報經營風險進行了解。

我們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目标及戰略來識别可能導緻重大錯報的經營風險。

B10.1.4.1 目标及戰略

被審計單位所制定的目标及戰略是與其所處行業、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及其他内部和外部因素相關的。目标是被審計單位的總體規劃,戰略是管理層為實現目标而采用的方法。 被審計單位的目标和策略可能會随着時間而變化。

被審計單位目标和戰略的選擇及實施可能産生經營風險。有些管理層可能選取經營風險較小、管理較容易的目标和戰略。相反的,有些管理層也可能為了獲取更大的收益而選擇更激進的目标和戰略。經營風險随着策略複雜程度的提高而增大。

例如:如果管理層的目标是擴大業務,那麼管理層可能制定穩健性的策略(如:市場推廣、新市場開發)。反之,管理層也有可能制定更加激進、複雜的策略(如:收購競争者)。不同策略的制定會導緻不同的經營風險。

B10.1.4.2 經營風險

被審計單位在經營活動中面臨着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可能産生于環境變化或經營的複雜性,以及未能認識到根據環境的變化作出改變。例如,下列事項可能産生經營風險:

●開發新産品或服務可能失敗;

●即使成功開拓了市場,也不足以支持産品或服務;

●産品或服務存在瑕疵,可能導緻負債及聲譽風險。

由于多數經營風險最終都會産生财務後果,從而影響财務報表,因此了解被審計單位面臨的經營風險可以提高識别出重大錯報風險的可能性。然而,我們沒有責任識别所有的經營風險,因為并不是所有的經營風險都會産生重大錯報風險。

在識别經營風險時,我們應考慮下列事項:

上市公司審計指南(财報項目審計技術指引之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業務)1

此外,在識别經營風險時,我們還應考慮如下事項:

有些經營風險隻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産生影響,而另一些經營風險還會對财務報表産生影響。例如:文投控股下屬影城會在春節檔、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這段時間提前備足 大量的賣品,但新的觀影體驗及觀影受衆人群的變化是潛在的風險,而當情況沒有發生變化時這些風險對财務報表沒有影響。然而,當疫情爆發,影院被迫關停,導緻新的觀影體驗(互聯網觀影)被激發,文投控股下屬影城将面臨過期存貨導緻的财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

有些經營風險可能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後才産生影響,而對本年度财務報表的賬戶及披露沒有影響。但我們應考慮這種經營風險對持續經營假設的影響。

例如:A公司研發出一款爆紅的遊戲産品,但目前已經停止了對該遊戲的的後續研發、更新。

将來可能喪失該款遊戲的市場競争力。盡管有充分的證據支持A公司目前資産的賬面價值,表明該事項對本年度财務報表沒有影響,但是卻将影響A公司将來的盈利能力。

B10.1.5 被審計單位财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

我們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财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以便識别被審計單位存在的風險。

管理層及其他人員經常衡量和評價其認為重要的事項,以便核實公司的經營是否實現了既定的目标。無論是外部的還是内部的(例如關鍵成功因素)業績衡量,都會對被審計單位産生壓力。這些壓力反過來可能促使管理層采取措施改善經營業績或歪曲财務報表。

因此,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業績衡量,有助于我們考慮實現業績目标的壓力是否可能導緻管理層采取行動,以緻增加财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的風險(包括由于舞弊導緻的風險) 。

在了解被審計單位業績衡量時,我們可以考慮的管理層使用的下列内部信息:

●關鍵業績指标(财務的或非财務的)、關鍵比率、趨勢和經營統計數據;

●同期财務業績比較分析;

●預算、預測、差異分析、分部信息與分部、部門或其他不同層次的業績報告;

●員工業績考核與激勵性報酬政策;

●被審計單位與競争對手的業績比較。

外部機構或人員也可能衡量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财務業績。例如,外部信息可能為我們了解被審計單位業績衡量提供有用信息,如分析師報告和信用評級機構報告,這些報告通常可以從被審計單位獲取。

對于上市公司,我們需要了解外部分析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預期。分析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預測信息可從某些金融網站的研究資料或内部資料中獲得。我們不能把分析人員的預測信息當作是對被審計單位的精準預測,而應通過該預測信息得出外部分析師對被審計單位的一般的普遍期望(如他們關注的事項—每股收益、收入、息稅折舊前利潤) 。

内部業績衡量可能顯示未預期到的結果或趨勢,需要管理層确定原因并采取糾正措施(包括在某些情況下及時發現并糾正錯報)。業績衡量還可能向我們表明,相關财務報表信息存在錯報風險。例如,業績衡量可能表明,被審計單位與同行業其他實體相比具有異常快速的增長率或盈利水平。這些信息,特别是如果将其與基于業績的獎金或激勵性報酬等其他因素結合考慮,可能表明管理層在編制财務報表時存在偏向的潛在風險。

B10.1.6 對被審計單位财務和非财務信息進行總體分析

我們對被審計單位财務和非财務信息進行總體分析,并通過詢問被審計單位經營和财務方面管理層進行補充。

總體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識别非正常交易、事項、金額、比率或财務報表主要金額的趨勢以及業績指标或财務關系。發現的非正常波動或變化可以幫助我們識别可能引起重大錯報風險的因素,識别非正常的或超出預期的關系可以幫助我們識别由舞弊引起的重大錯報風險。

因為收入确認問題經常會涉及到被審計單位的舞弊事項,我們需要對收入執行分析程序以識别那些涉及收入及其他相關賬戶的非日常的、預期外的變化,并了解被審計單位有關收入記錄的會計政策和處理相關事項的技術指引。

例如,旨在識别收入賬戶是否存在非日常的、預期外的關系的分析性程序,是将本期收入賬戶數據與前期數據逐月進行對比。在設計相應程序以識别與收入有關的非日常或非預期的關系或交易時,我們可能需要 IT 專家的幫助。

總體分析性程序通常包括:細節分析、将科目餘額與其他數據對比分析(如與前一年度的科目餘額及其他相關科目餘額對比)、利用比率或其他獨立的關系判斷記錄的金額是否合理。

在進行總體分析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應警惕未出現預期的變化或波動的情況。例如:通過總體分析,我們發現兩個期間的毛利率基本不變。但是,根據我們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産品成本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的原材料成本與上期相比下降了。因此,根據該分析,我們認為需要重點關注存貨、銷售成本和銷售收入;

●在衆多的信息及需要計算的比率中,應重點關注對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識别财務報表風險有幫助的事項;

●在進行總體分析時, 我們不僅應關注财務報表賬戶,還應關注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例如:管理層認為對監控被審計單位經營和所處行業通用的績效指标、财務報表金額、比率和關系;

●在對被審計單位财務和非财務信息進行總體分析時, 我們應确定管理層如何對财務業績進行衡量和評價。管理層實施的業績衡量和評價可以幫助我們識别出管理層及其他利益相關者認為重要的方面。詳細參見 B10.1.5被審計單位财務業績衡量和評價;

●我們不應将波動分析局限于賬戶層面。在考慮單獨賬戶波動的同時,還應考慮相關賬戶共同影響所引起的波動。通過考慮綜合波動,可以更好的解釋波動原因,這樣可以幫助我們識别潛在的事項;

●财務和非财務數據的波動可能對我們計劃的審計程序沒有直接影響,但可能會對我們的總體職業懷疑産生影響。例如:流動比率降低的趨勢不一定代表某個特定的流動資産或流動負債賬戶存在重大審計問題,但說明了營運資本、現金流、總體流動性可能存在問題。

在了解被審計單位業務時執行總體分析性程序,雖然該程序是審計工作的重要一環,但該程序并不能提供對重大錯報的合理估計。如适當,我們需要根據總體分析性程序中識别的差異評估具體審計領域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是否要更新。

我們應對财務和非财務信息執行總體分析性程序的結論進行記錄,并将所識别的重大錯報風險以及這些風險對審計程序的影響記錄于總體審計策略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