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劉秀是東漢開國之君,也是漢朝複興之君,為漢朝延續了200年江山。劉秀能夠成功開創帝業,不僅是因為他寬仁聖明,還因為他運氣奇好。他這種匪夷所思的運氣,讓現代人戲谑他來自另一個世界,稱他為“位面之子”。下面就談一談他開挂的人生!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稱帝,為了緩解嚴重的社會矛盾和赢得民心,對社會進行了複古改革。王莽改革失敗,社會矛盾加劇,走投無路的人民與不滿王莽政權的地主貴族紛紛起義造反。
荊州新市人王匡、王鳳聚衆起義,出沒在綠林山中,被稱為“綠林軍”。山東琅琊人樊崇聚兵起義,他讓自己部下都把眉毛塗紅,被稱為“赤眉軍”。在河北,也形成了銅馬﹑大肜﹑高湖等十幾支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軍。南陽郡的劉演、劉秀兄弟是劉邦的後代,也各自聚兵起義。
劉秀在城外征收了幾千士兵,前去挑戰莽軍,王尋、王邑也派幾千人應戰。這時,一向膽怯的劉秀一反常态,勇猛沖鋒在前,斬殺幾十顆敵首。部衆受到劉秀感染,奮勇殺敵,連赢了幾場小規模戰鬥,士氣大增。
劉演攻破宛城,消息還沒傳遞過來。劉秀就寫了一封信,信上說綠林軍攻已經破宛城,馬上來支援昆陽。劉秀故意将信弄丢,讓莽軍撿到。莽軍主帥看完信後憂慮不安。
随後,劉秀率領3千死士,沖擊莽軍主将大營。莽兵猝不及防,軍心大亂,互相踐踏逃竄,主将王邑在亂軍中被殺。昆陽城内守軍見狀,也沖了出去追擊莽兵。
這時,恰好有狂風掀房,雷電轟鳴,暴雨如注,使江河水漲,淹死大量莽兵。
昆陽之戰,先有隕石雨,後有雷暴雨。雷暴雨常見,而隕石雨卻十分罕見,并且正好砸中莽軍大營。難怪有人開玩笑說,這些都是大魔導師劉秀召喚出來的。劉秀也因在昆陽之戰的表現,一戰成名。
其實,當時威震天下的是劉演,竟然令王莽和劉玄兩個皇帝都憂懼不安,欲除之而後快。王莽開出食邑5萬戶,黃金10萬斤,三公之首的逆天待遇求購劉演的人頭,而劉玄則略施小計就輕易殺了劉演。兄長被害,劉秀内心萬分悲痛,但臉上卻要表現漠不關心的樣子,否者就會一同受死。
綠林軍勢如破竹,王莽軍節節敗退,長安豪傑趁機起義,攻打皇宮,斬殺了王莽,将人頭和玉玺送給更始帝劉玄。綠林軍入駐長安,更始帝驕奢淫逸,諸将則貪婪殘暴,令百姓大失所望。
【河北遇險:守門官,呼沱河,白衣老翁】
劉秀為之前為破虜将軍,更始帝讓他代行大司馬之職。大司馬是三公之一,掌管天下所有兵馬,是國家最高軍事長官。更始帝是不是很器重劉秀?嗯,确實很“器重”劉秀,不給他一兵一卒,隻發給他一根象征皇權的節杖,讓他去安撫各方勢力盤踞的河北郡縣。這是相信劉秀的能力,還是借刀殺人?
劉秀來到河北郡縣,安撫官民,受到熱烈歡迎。邯鄲劉姓宗室劉林,勸說劉秀掘開黃河大堤,水淹赤眉百萬大軍。劉秀考慮到這樣做會殃及無辜百姓,失去民心,對自己沒有好處,還會使他人獲利,徒為他人做嫁衣,就沒有答應。
劉林是個投機分子,此計不成,便扶立朋友王郎為天子,詐稱王郎是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定都邯鄲,而河北、遼東各郡縣紛紛響應王郎。王朗發布诏書,許諾捕殺劉秀的人封賞10萬戶的爵位。
形勢危急,劉秀隻能逃跑。逃亡到饒陽縣時,劉秀和幾個下屬都餓的饑腸辘辘,于是進了一家客棧,詐稱是邯鄲使者,想吃霸王餐。劉秀和下屬争搶食物,狼吞虎咽的樣子吓到了正在用餐的幾名小吏,被人懷疑是假冒的邯鄲使者。幾名小吏謊稱邯鄲将軍要來了,劉秀和下屬聽後吓得變了臉色,想要駕車逃跑。但劉秀覺得跑不掉,于是從容地坐下說:“請邯鄲将軍進來。”過了很久,劉秀才離開。客棧的人叫守門者攔住劉秀,守門長官說:“天下大局豈能預知,能阻攔長者嗎?”于是放劉秀離開了。
劉秀南逃,來到了呼沱河,沒有船。這時正好河面結冰,于是踏冰而過。随從還沒過完,河水就開始解凍了。
劉秀在路上,不知要去哪裡,這時突然從路邊冒出一個白衣老翁,指引劉秀去信都郡。劉秀來到信都郡,郡守開門迎接。劉秀便在此征召士兵,得到4千人,攻破了附近郡縣。附近的官吏和豪傑知道劉秀身份,紛紛率兵歸附,劉秀的隊伍迅速達到數萬人。劉秀發檄文讨伐邯鄲王朗,各郡縣紛紛響應,更始帝也派兵攻打王朗,最終攻破邯鄲,殺了王朗。
更始帝派人封劉秀為蕭王,命令劉秀停兵,去見更始帝。劉秀此時握軍隊,哪裡肯聽命,推脫說要平定河北。從此,劉秀與更始政權決裂,開始與群雄争霸天下。
之後的事,就是劉秀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敵人不是望風而逃,就是全軍投降。值得一提的是,銅馬軍投降時,尚有十幾萬士兵,劉秀成為了“銅馬帝”。赤眉軍投降時,尚有20多萬士兵。劉秀如此輕易的就收編了銅馬,赤眉幾十萬大軍,這運氣實在太好了,最終促成了劉秀一統天下。
作者附言:史事參考《後漢書·光武帝紀》
流光檐下雨,盛世階上苔。檐雨墜珠,轉瞬千年時光。階苔行蟻,方寸世間萬象。我是作者檐雨階苔,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