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光藏着新靈魂,老弄堂裝着新上海。20多年來,田子坊從一條不知名的弄堂成長為上海市中心微觀經濟主體最活躍的街區之一,變成了中外遊客追捧的“網紅打卡”勝地和“老上海、新文化”地标的成功範例。
田子坊街區位于上海黃浦區,建築主要形成于20世紀上半葉,集中了上海從開埠到現代城市發展不同曆史時期的不同住宅類型,是目前保存上海曆史文化遺存類型最豐富的街區之一。
疫情之下,田子坊歇業幾個月,有些店鋪沒能撐得過倒下了,但更多的商家堅持了下來,數以百計的小商戶們陪伴田子坊疫後重生、改造升級。
來到田子坊的遊客,漫步在石庫門建築中間,探尋藏在老房子裡的藝術作品,品嘗世界各國的美食,老上海和新時代在這裡奇妙地融合起來。
以藝術的名義
如果要為田子坊選一個主題,那毫無疑問就是“藝術”。1998年,著名旅美藝術家陳逸飛率先在泰康路設立了工作室。之後,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以及18個國家和地區的70家文化企業先後入駐這片街區,形成了以室内設計、視覺藝術和工藝美術品為主的特色産區。2001年,著名畫家黃永玉為泰康路210弄題名“田子坊”,以古籍之名寓意此為藝術人文荟萃之地,普通的市井洋溢出濃郁的文藝氣息。
12月,“藝聚·新啟航”田子坊藝術大展正在舉行。女畫家何亞萍有幾幅畫正在展出,她的畫廊在田子坊已經開了14年。何亞萍贊歎田子坊容納風格迥異各派“大家”,滋養百花盛開,其獨有的文化氛圍是靈感源泉。
“我這個小畫廊減免了3個月房租,今年趕上疫情纾困、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後也基本上不用繳什麼稅。雖然說人氣淡了很多,但畢竟挺過來了,下半年人流量都在逐漸恢複,畫廊的顧客也慢慢多了起來,我相信店在就是最大的希望。”何亞萍說。
咖啡香,别樣的上海味道
咖啡,對很多上海人來說,是精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20世紀初,上海就出現了描寫咖啡的竹枝詞,一些海派文人經常流連咖啡館,許多新思想、新文化就誕生于此。今天的上海,咖啡館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田子坊小小的弄堂裡,就藏着十幾家咖啡館,走幾步就能聞到濃濃的咖啡香。
“做一杯口感好的咖啡,要選擇品質上乘的咖啡豆,注意烘焙時間,再加上純淨的好水;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專業的咖啡師來完成。”在田子坊裡的明興咖啡館,老闆馮祥興談起咖啡便如數家珍,自家的咖啡店始終秉持“一流質量、一級信譽”的經營理念,從原料采購到設備選擇、再到員工招聘,都嚴格把關。
2019年,随着國家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政策的落地,馮祥興的咖啡館不用繳納增值稅了,個人所得稅一年也省将近4萬元。今年,明興咖啡館5月開始複工,咖啡館的人流量隻有疫情前的20%,但政府出台纾困政策,減免了一季度一半的租金,四季度又減免了70%的租金。“此外基本上沒有稅收負擔。”馮祥興說,“感謝好政策幫我度過寒冬,雖然咖啡館還沒恢複以前的人氣,但我相信一切慢慢在變好。”
據了解,上海市黃浦區稅務局對田子坊的100多家商戶進行了細緻摸排,對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戶逐一通知。此外,針對小微商戶對政策的敏感度不高、培訓參與度不夠等特點,該局還聯合田子坊管委會,以專場咨詢輔導、掃碼線上推送和點對點精準滴灌等形式,主動送政策上門,提升宣傳的有效性,确保惠及每位納稅人。
小商家的“國際範兒”
今天的田子坊裡,“國際化”無疑也是最鮮明的标簽。
華燈初上,位于田子坊繁華地段的波西米亞餐廳,迎來興緻盎然的訪客。
對餐廳的人氣和口碑,老闆黃培琳說,“我們從來不在餐飲網站提供折扣、不刷好評,中外遊客們都是慕名而來,我們注重的是服務質量和菜品品質,顧客吃得開心、放心、舒心最重要。”
黃培琳說,波西米亞餐廳僅增值稅及城建稅,一年就享受減免2萬元左右。“這差不多是一個服務員小半年的工資了,節省下來的稅費用于加強員工培訓和新鮮食材采購,這份支持會促進餐廳經營更好。”
減稅降費為田子坊衆多小商戶降低經營成本,為他們在這個特大型城市中更好地生存發展提供了更充足的動力,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人們也被田子坊特殊的文化風情所吸引,享受着都市中一段寶貴的“慢生活”。
田子坊波西米亞餐廳門前的街道上,張燈結彩,燈籠上寫有上海本地的童謠、俗語。
王禮穎 陳蘇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