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讀懂體檢報告及各項指标

如何讀懂體檢報告及各項指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0:34:17

如何讀懂體檢報告及各項指标?去檢查身體,結果檢查報告指标不在正常範圍内,甚至有些“字眼”讓人心情忐忑,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如何讀懂體檢報告及各項指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如何讀懂體檢報告及各項指标(體檢報告怎麼看)1

如何讀懂體檢報告及各項指标

去檢查身體,結果檢查報告指标不在正常範圍内,甚至有些“字眼”讓人心情忐忑。

其實,有些可能并不是病,先别慌!

1.三類尿常規指标異常

一管尿液交給醫生後,就能拿到一張有幾十項指标的尿常規報告單,有指标異常就意味着生病嗎?

“有些指标,即使報告結果顯示‘異常’,也有可能是正常的,先不必吓唬自己。”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腎内二科主任張益民2022年9月在人民日報健康号刊文談到。

(1)尿膽原陽性:喝水少可能異常

尿液濃縮,尿色深黃,就會出現尿膽原陽性。例如喝水很少時,或早晨第一次排尿,顔色都會比較深。如果同時膽紅素也是陽性,需要查血液的膽紅素水平,排除肝膽胰腺疾病。

(2)尿比重偏高/偏低:喝水不足或過多可能異常

尿比重反映了尿液的濃縮程度。出汗很多、喝水不足時,可能會出現尿比重大于正常值,即假陽性;反之,大量飲水後,尿液得到稀釋,尿布中則可能低于正常值,出現假陰性。

(3)尿酮體陽性:饑餓可能導緻異常

酮體是脂肪分解代謝的産物,正常在尿中應是陰性,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尿液中則會出現陽性。但是,如果不存在尿糖陽性,體型瘦,體檢前沒有吃飯,饑餓也可能導緻尿酮體陽性。

2. 血常規稍微超标或降低,且無症狀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黃瑾2020年8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公衆号刊文談到,血常規檢查有個正常的參考值範圍,當血液在檢測時這一項顯示超過或者降低,在報告上就會出現“↑ ↓”。超标或者降低的值就隻多(少)一點點,在醫學上叫臨界值。

血常規檢查出現臨界值的情況其實是很常見的,因為影響血液檢測結果的因素很多,如壓脈帶使用時間、血液采集的部位、保存方式及時間,性别、年齡、種族、居住地的海拔高度、霧霾污染程度,甚至是季節的變化都能對參數産生幹擾。同時,空腹血糖增高、高血脂、高尿酸等生化指标異常同樣會對血常規的檢測産生一定影響,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指标隻高一點點或低一點點,且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醫生就會認為沒有問題。

不過,如果檢測結果與正常參考值的差距比較小,自己的确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就屬于“異常值”,可能是疾病早期的提示。

3. 偶發的轉氨酶指标增高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王東2021年4月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轉氨酶是十分敏感的指标,服用某些藥物、飲酒、熬夜或劇烈運動等都會引起轉氨酶升高,在停藥或休息後,轉氨酶可恢複正常。但如果轉氨酶持續增高,就要懷疑是肝膽疾病問題,需進一步檢查。

4. 兩類心律不齊和早搏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心内科副主任醫師李岩2022年7月在人民日報健康号刊文指出,在心髒檢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以下問題,不要過度緊張,也盡量不要過度治療。

(1)偶發的心髒早搏

随着年齡的增加,很多人都會出現心髒早搏,如果動态心電圖評估是屬于偶發的,而且也沒有明确症狀,多數注意觀察就可以,也不要想着應用藥物和其他手段。

(2)窦性心律不齊

出現這種情況,就是提示着心髒是正常的心率,但是,節律稍微有些不齊。多數情況下,年輕人和老年人多見這些,不需要過度關注。

5.肺部的鈣化結節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醫師胡洋2021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CT報告中肺結節樣鈣化竈、鈣化結節、陳舊增殖竈等,都是疾病恢複後遺留的一種疤痕,大多數由于既往的肺結核或肺部感染所緻,并不會影響肺功能,也不會發生癌變,一般不需任何處理。

6. 生理性乳腺增生

天津市南開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肖亮介紹,在體檢中,很多女性都會有“乳腺增生”的問題。臨床上的乳腺增生多為生理性乳腺增生。生理性乳腺增生主要與内分泌紊亂以及不良情緒有關,乳房會随着月經周期發生周期性乳房脹痛,一般可随着患者的自我調節而自行消解,無需治療。

病理性乳腺增生的疼痛一般是持續性疼痛,沒有周期,且有癌變的風險,因此建議及時排查病理性乳腺增生的可能。

7. 大多數囊腫,且無壓迫或炎症

天津市南開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肖亮表示,囊腫是一種良性包塊,有的單獨一個,也有多個的,一般來說對健康沒有多大影響,查出也不必過于緊張。隻要囊腫沒有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症狀或發炎感染,基本不需特殊治療。如果肝囊腫過大,可能壓迫鄰近器官,引發不适症狀,則需積極治療。如出現并發症,像囊腫破裂、囊内出血等,需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不少人通過體檢查出“肝囊腫”,感覺特别害怕。其實肝囊腫大多是先天性的,發病率很低,且不會影響肝功能,隻要沒有導緻身體不适、出現一些臨床症狀,就不需要藥物或手術治療。隻需要定期随診,觀察其大小變化即可。

宮頸囊腫多為良性,大多數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發生癌變的概率很低,一般無需治療,定期複查即可。

8.九成甲狀腺結節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醫師胡洋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目前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大約為50%,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半的人都有甲狀腺結節。其中80%~90%診斷為結節性甲狀腺腫,屬于甲狀腺組織增生和退行性疾病,不屬于是腫瘤。還有一部分是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結節以及甲狀腺腺瘤,都屬于良性結節。隻有大約有10%的結節是惡性的。

如果發現良性結節,不影響美觀,又無憋氣、吞咽困難等症狀,基本可以不用處理,定期進行體檢、甲狀腺功能測定和超聲檢查,每年随訪1次,持續至少3~5年。

9.不發炎的骨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馬柯談到,骨刺其實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性的反應,就是身體在老化過程中,因為受力的不均勻,使局部的骨頭受刺激不均勻,從而導緻了骨刺的發生。隻要不發炎,骨刺其實是對身體的一種保護性裝置,這時可以完全不用理睬它。

不過,如果在一些外力或寒冷或局部炎症刺激等情況下,身體軟骨被破壞了,有的骨刺可能就會疼。這時一定要及時就醫,讓醫生來處理。

10. 沒症狀的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有女性體檢查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其實就是常說的“宮頸糜爛”。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醫師陳燕談道,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原本隻在宮頸管内有的柱狀上皮,延伸到宮頸管外口,肉眼看似“糜爛”,實則屬于正常生理現象。“宮頸糜爛”曾被錯誤地認為是宮頸癌的高危因素,但實際上與宮頸癌無關。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沒有什麼症狀,但當宮頸受到物理、化學、生物性因素的影響,可能會使宮頸發生炎症,如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加或出現血性分泌物,下腹墜痛等情況,需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排除宮頸部位的炎症和腫瘤。

文字:健康時報

編輯:若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