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8:56:27

一年的尾聲,冬至悄然而至。在這一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它是“一九”的第一天,從這一天開始,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1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冬至前後,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

接收的太陽輻射量最少,

但此時地面在夏半時積蓄的熱量

還可提供一定的補充,

氣溫還不是一年中最低。

冬至後白晝時間日漸增長。

每天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

比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少,

所以在短期内氣溫仍繼續下降。

冬至為什麼吃餃子?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2

我們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嗎?

故事還得從醫聖張仲景說起。他是南陽稂東人,著作有《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曆代醫者奉為經典。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3

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将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習俗

曆史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曾隆重多彩:天子祭天、百姓祭祖,百官朝賀、拜師尊長,阖家團聚、親朋互饋。

千百年來的農耕社會裡,忙碌了一年的先人們,從這天開始休養将息,并衍生出豐富的節日活動和民俗之樂。

北方吃餃子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4

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南方吃湯圓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5

古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還代表團圓之意。

祭祖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6

在我國南方很多地區

“祭祖”是冬至日最重要的習俗

家家戶戶

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廳

擺好香爐、供品等

祭祖的同時

也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贈鞋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7

冬至節,民間有贈鞋的風俗

贈鞋主要是贈予孩子們

希望他們健康成長

古時送給男孩的鞋面上多繡着狗、虎

送給女孩的鞋上刺繡則多為花鳥

赤豆糯米飯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8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羊肉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9

到了冬至,山東滕州一帶有吃羊肉的習俗。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贊不絕口。從此民間形成了這一習俗,圖一個好兆頭。

冬至三候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10

一候蚯蚓結。地氣趨于寒冷時,蚯蚓身體向下。進入冬至時節,蚯蚓頭開始轉而向上,蚯蚓身體像打了結的繩子。

二候麋角解。麋,俗稱四不像。古人認為麋鹿屬陰,冬至一陽生,麋鹿角脫落,這是陽氣萌生,陰氣衰退的迹象。

三候水泉動。冬至過後,井水開始上湧,泉水開始流動。這或許是在提醒人們,天寒地凍之時,不要忽略陽氣的漸漸萌生。

數九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11

民間冬至日開始數九,每一時段為9天,并依次定名為一九、二九、三九……九九,共81天,俗稱“冬九九”,表示“數九寒天”中各時段氣候由涼到寒,再由寒到暖的變化情況。

冬至養生

冬至是不是交子日(冬至長歲節亞歲)12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因為“氣始于冬至”。冬至日,人體陽氣生發易吸收營養。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菜等合理搭配,适當選用高鈣食品;羊肉、雞肉等都可溫補養陽。也提醒:冬至進補,避免濫用補藥,易引發疾病。

冬至寒冷,心髒病和高血壓患者病情易加重,患中風者增多,需随時關注身體變化,注意防寒保暖,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松,以利血液流暢。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