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科
“當我們老了……”也許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思考。也許,“老有所依”是每個人的夢想。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電科将信息技術和智能設備應用于養老,研制了“白虹”髋關節助力外骨骼機器人,開發阿爾茨海默症早期症狀篩查診療技術,研發了智慧養老綜合管理平台,有力提升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黑科技”助力智慧養老
行走下蹲更加穩健、上樓下樓更加輕松……穿戴上中國電科21所研制的“白虹”髋關節助力外骨骼機器人,極大改善老年人行動不便問題,大幅提升生活質量。
據了解,“白虹”髋關節助力外骨骼機器人采用兩組高功率密度驅動模組和自适應步态識别算法,将支撐、運動、防護功能緊密結合,能實時檢測人體運動狀态,分析得到人體運動意圖,從而自動跟随使用者腰部、腿部運動,有效提升使用者的負載行動能力。老年人穿戴後,極大緩解老年人的腰部、腿部壓力,助力效能值達到34.5%,保護腰部肌肉和關節健康,顯著降低氧氣消耗量。
發力可穿戴設備,也研究人腦機技術。
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4所人腦機實驗室持續在阿爾茨海默症早期篩查和幹預治療兩個關鍵領域開展研究并獲得突破。大量試驗結果顯示,病症早期是幹預治療、延緩發病的黃金期,且在病症早期小腦特征具有相對明顯的特異性病變。根據這一特點,科研人員将機器學習和小腦數據預處理等技術相結合,有效提取小腦病變特征并形成量化指标,篩查準确率達到90%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病症幹預治療領域,技術團隊針對經顱磁治療儀治療顱内靶向位置準确性低的問題,開展基于紅外光學運動捕捉技術與核磁點雲數據配準技術的經顱磁治療腦導航技術研究,不僅填補了國内阿爾茨海默症非創傷性階段評估和全腦導航的空白,還輔助構建實現了一整套診療方案。目前,該技術已經在南京腦科醫院進行臨床試驗。
數字托起溫馨“夕陽紅”
服務送進家,養老不離家。
積極打通養老服務的“最後一公裡”,電科太極全面對接民政部“金民工程”,以互聯網、物聯網、移動終端等技術手段為支撐,研發了“智慧養老雲平台”,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基于“智慧養老雲平台”,電科太極支撐北京市開發建設了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管理系統,為北京市居家戶籍老年人、養老機構住院老人等提供便捷、高效、科學的能力綜合評估服務,目前已完成對北京市23萬老人的身體能力評估。
數據奔湧無處不在,溫馨服務暖徹心扉。
“嘀,識别成功,請用餐。”這是普天大健康支撐江蘇省東台市打造的智慧社區老人食堂裡的暖心畫面。老人就餐時,隻需将臉對準攝像頭,攝像頭捕捉到人臉信息,就會與人臉識别就餐系統後台采集的照片進行匹配,識别成功後,就可以進入用餐。人臉識别設備上線後,社區食堂排隊時間減少30%,會員區分識别效率提升60%,深受食堂經營者與老人的歡迎。
近年來,普天大健康依托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幫助政府構建養老産業大數據平台,目前,已經在北京等16個省市自治區落戶項目30餘個,确保老人享受到高品質的養老服務。
本文來自【中國電科】,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