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16 18:07:27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1

品牌向上,是每個主機廠的追求,因為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不向上最終會被市場淘汰。比如說奇瑞QQ就沒了,比亞迪F3、寶駿560也消失了,它們曾是各自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

品牌向上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銷量和平均售價兩大指标,隻有量價齊升,才算真正的品牌向上,兩者缺一不可。

對于主機廠而言,做出高價車并不難,難的是讓消費者買單。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2

今年上半年上險量和平均售價表,在12個主流品牌中,隻有豐田、比亞迪實現量價齊升、品牌向上的目标。

根據最新出爐的上半年主流乘用車品牌(銷量超過30萬輛)上險數據,符合上述兩大條件的隻有比亞迪、豐田兩家。換句話說,它倆才真正實現了品牌升級。

平均售價在上漲,消費升級在持續

自從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經濟陷入動蕩,不斷有媒體聲稱,現在正處于消費降級期。

從今年上半年的新車上險數據來看,情況似乎不是這樣的。無論是分價位段結構還是整體市場均價,均呈現結構性向上的趨勢。

這也不難理解,一方面從供給端來看,高價位的新能源車增加;另一方面需求端,由于油價高漲、停車費等用車成本增加,消費者要麼不買車,要買就買好點的,反正用車成本都差不多。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3

今年上半年,10萬以上車型的占比全部上升,但5-10萬元車型的比重下降了5個百分點,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與2021年相比,今年上半年10萬以上任何一個價位區間的銷量份額都是增加的。其中,份額提升最大的三個價位區間:第一,30-40萬占比提升2.5個百分點;第二,20-30萬占比提升1個百分點;第三,10-20萬占比提升0.9個百分點。

40-50萬元的比重也提升了0.5個百分點,即使是80萬元以上的超豪華車,占比還提升了0.1個百分點,真正有錢人的消費似乎不受影響。

減少的份額全是來自5-10萬元區間,該細分市場下降了5個百分點,而這個價位區間曾經是A0級和部分A級燃油車主力銷售區,快被新能源車全面替代了。

新能源車對高端車的滲透也不斷增加,尤其是豪華燃油車。原因很簡單,新能源車的駕駛體驗好很多,但電池成本居高不下,新能源車的價格下不來。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4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 266.1 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 1.2 倍,市場占有率達到 21.6%。進入7、8月份,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更是達到24.5%、28.3%。

售價上升,銷量下跌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平均售價增加并非難事。在列入統計的12大主流品牌中,有9家實現了上漲,隻有兩家下降,1家持平。

比如說,奔馳的平均售價達到了50.9萬元,增長了2.3萬元,讓對手望塵莫及。

事實上,品牌向上不是主機廠說了算,也不是媒體說了算,話事的是消費者,他們會以腳投票。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5

根據中汽協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車實現銷售1205.7萬輛,同比下降6.6%,實際上險量下降更多。

于是,銷量下降成了上半年主機廠的常态,尤其是主要靠燃油車業務的主機廠。在列入統計的12個主流品牌中,今年上半年的上險量平均下降12.5%,外資巨頭大衆、日産均下降了28%。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6

奔馳上半年在華成交價達到驚人的50.9萬元,但上險量下降了17%。

豪華品牌也不能幸免。BBA中的奔馳平均成交價高居第一;但上半年銷量僅為36.7萬輛,同比下滑17%。

寶馬仍然排第二,均價為40.3萬元,與去年持平;銷量為36.4萬輛,同比下降19%。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7

BBA銷量大幅下降,對豪華車是一大警示。

奧迪第三,均價為31.8萬元,比21年下降1萬元;銷量為30.2萬輛,同比下滑25%。

縱觀下來,隻有比亞迪和豐田兩家上險量實現上漲。其中,比亞迪上漲了147%,平均單車售價也達到了16.2萬元,增加了1.6萬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大衆、日産;豐田的平均售價更是達到了19.2萬元,比2021年增加了1.3萬元,銷量雖然增加不多,好歹也有4%。

在這種背景下,豐田、比亞迪顯得鶴立雞群,從7、8月份市場來看,兩者向上趨勢繼續。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8

豐田、比亞迪合作開發的純電動轎車bZ3長成這樣。

這兩個最大赢家真是哥倆好,兩者合作開發的bZ3即将問世,比亞迪負責生産,挂豐田标并在豐田4S店銷售,分工明确。

為何是比亞迪、豐田?

在這麼多的品牌中,為何隻有比亞迪和豐田脫穎而出?主要是技術驅動品牌上升。比亞迪有刀片電池、DM-i和CTB等技術,豐田的雙擎廣為人知。

掌握先進的核心技術與自主知識産權,具有快速疊代能力是一家企業長期保持競争力的核心。

比亞迪的情況大家比較清楚,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生産和銷售,在全球車企中拔得頭籌。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9

自2021年第一款DM-i車型秦PLUS DM-i車型上市以來,比亞迪就像開了挂一樣,光秦系列就在8月賣出了近4萬輛。

早在去年3月份,第一款DM-i車型秦PLUS DM-i正式上市,比亞迪就像開了挂一樣,月銷量10萬 很快就成為新常态,今年8月,事實上已經成為國内乘用車的銷量一哥。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10

按8月零售量排名,比亞迪已經是國内NO.1,廣豐、一豐排在第八、第九。

DM-i取代了比亞迪的燃油車,售價也逐漸看漲。

之前,比亞迪10萬元以上的燃油車很難賣出去,現在幾乎沒有10萬元以下車型,10-20萬元的秦、宋成為銷售主力,20-35萬元的漢、唐作用越來越大。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11

漢的平均售價已經達到25萬元,還以月銷2.5萬輛的銷量成為細分市場的冠軍,可見比亞迪的品牌号召力。

漢家族月銷達到恐怖的2.5萬輛,成為細分市場的NO.1,30萬元以上的唐還要排隊等車。

以前沒錢才買比亞迪,現在沒錢買比亞迪,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比亞迪的平均售價達到16.2萬元,成為主流中國品牌的第一,也就可以理解了。

今年下半年,随着20.98萬-28.68萬元的海豹以及新款唐EV、唐DM-p、漢DM-p等車型交付,比亞迪的平均售價還将繼續上漲,有一天達到20萬元,大家也不要太過驚奇。

當然,比亞迪吃定了10-20萬元的區間,這個闆塊占據了整體市場的46.1%,相當于40萬元以上的10倍。

尤其是10-20萬元的新能源車,今年上半年的增速為90.4%,比亞迪在這個價位段的銷量占比超過40%。

新能源車不給力的豐田是怎麼跑赢大盤的?主要是占據了20-40萬元的中高端市場,輔之以雙擎動力。

比亞迪已經超越了奔馳(奔馳均價50.9萬元)12

以表現出色的廣汽豐田為例,凱美瑞、漢蘭達、賽那三大旗艦一起發力,今年前8月賣出了28.59萬輛,同比增長55.5%。

不要忘了,這三台車價格恰好在20-40萬元之間,整體提升了豐田的平均售價。

除了品牌可靠的金字招牌外,豐田雙擎也顯示了威力。還是以廣汽豐田為例,前8月電氣化車型賣出20.94萬輛,增速高達104.7%;廣豐前8月的銷量增速為25%。(文|DA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