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機械、曆史、辯證
唯物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别之一,是提出物質是一切本原的哲學派别,是與唯心主義相對立的理論體系。唯物主義與可知論、反映論、辯證統一有着緊密聯系。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構成客觀世界一切事物的基礎,事物是客觀實在的物質與客觀意識相互作用的反映成果。物質的存在先于意識的産生,物質規律的客觀存在不以人主觀意識的轉移而轉移,人的主觀能動性隻能加速或延緩事物的發展過程,不能逆轉或永久徹底的停滞事物的發展過程,即物質決定意識。宇宙萬物都是由客觀實在的物質構成的,即物質世界具有統一的物質性。心靈意志的産生從根本而言是來自人的大腦器官,意識是大腦在多種因素制約下長期對社會自然物質的能動映射,意識的觀察形式是主觀的,但實事求是地總結内容是客觀的。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在未經科學驗證的主觀推測下得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物質論,而原子唯物論同樣具有先驗性。近代機械唯物主義用機械運動來闡釋客觀世界的各種形式運動,卻不知事物運動的根源所在,也不知意識的形成原因,主觀的把抽象的意識精神當做發展事物的決定力量,現在也不缺乏用物理學的理論來诠釋事物發展規律的新機械論。辯證唯物主義批判的繼承了原有哲學的觀點,辯證地揭示了客觀事物的本質規律,深遠地影響了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辯證唯物主義不會狂熱地崇拜人或事物,隻會辯證地看待評論,與其追問形而上的本體,不如尋求形而下的實踐。
主觀、客觀、絕對
唯心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别之一,是提出心靈意識是一切本原的哲學派别,是與唯物主義相對立的理論體系。唯心主義與不可知論、先驗論有着緊密聯系。唯心主義認為主觀意識感知是客觀世界的根本實質,即主觀意識的産生先于且決定了客觀物質的存在。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客觀世界的存在與否取決于自身主觀意識的承認與否,即我決定世界的一切存在,一切都是我的心靈意識投影。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客觀世界之外存在一個無法被認知經驗的精神理念世界,即先驗的理想國衍生了客觀世界。絕對的唯心主義認為人在修行中的悟性是意識世界的根本。人的心靈意識決定了人的行為,也決定了認知的高度,天才之所以和普通人不同,就在于他的思維方式和他人不同,所以隻要提升了心靈意識的層次,就能改變自身的行為,從而成為天才,這應是唯心主義的天才論。原始社會中的神靈祭祀、圖騰崇拜是唯心主義的鼻祖,有時候人的幻想的存在是因為有一個至高的本體産生了影射,即超脫現實的空想來自那個本體的影子。
唯物主義偏向無神論,而唯心主義偏向有神論。唯物主義可以說是在積極探索客觀世界的客觀規律上穩步前行,是在入世中獲得知識拓展和社會認同的修行者,故而唯物論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即加強現實與自身的聯系,在可知的客觀世界中實踐獲得客觀本質規律的喜悅。唯心主義是在探索思考形而上的理想世界,是在出世中獲得精神超脫和意識升華的修行者,故而唯心論具有極強的超脫現實意義,即割離現實與自身的聯系,在不可知的超驗世界中獲得救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