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說原民辦教師已經得到了國家一次性經濟補償,就不應該再享受享老補貼了。
橋歸橋,路歸路。
清退時的經濟補償金什麼能跟現在的養老補貼扯到一塊呢?
農民工到工廠打工,工廠幫他們辦社保。工廠辭退他們,他們不但得到經濟賠償金,還能得到工廠移交的社保(裡面就包括養老保險)。一到退休年齡,他們就可以依靠養老金,過上他們幸福的晚年生活。
那些說原民辦教師已得到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就不應該再享受養老補貼的人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如果換成你是老民辦教師,看着一起從三尺講台上走下來的退休公辦教師,能夠靠退休金安度幸福的晚年生活。
而你卻無任何經濟來源,要靠兒孫的施舍來度過酸楚的晚年,你會是怎麼樣的心情。
原民辦教師的年代就是因為法制制度還沒有建全,要是當年也有現在的《勞動合同法》,我想學校肯定也會為老民師們辦理五險一金的。若能這樣的話,也就沒有了今天的話題了。
正是因為當年的這種缺失,搞得現在原民辦教師們老無所養,窮困潦倒。難道不應該給他們做點補償嗎,給他們發放養老補貼是太應該了。
國家也看到了這一點,出台了一些相應的政策,對原民辦教師的養老進行補貼。
但因各地經濟發展不一樣,得到的補貼也不一樣。有的省份或地區可能對原民辦教師的普查還在結尾階段,所以有的老民師反映什麼都還沒得到。
但不管怎麼說,原民辦教師們普遍反映這點補貼太少了,都比不上農村的貧團戶們每年領的扶貧款。
希望相關單位能夠重視老民師們的生活現狀,盡快解決他們的養老之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