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呀!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一個養雞的故事。
沒看過的小夥伴請戳下方鍊接瞅上一眼,方便理解後續的内容。
知識鍊接:新金融工具 | 人人都能聽懂的金融資産分類
本篇文章,我将帶着大家回歸準則的世界,正經地聊一聊金融資産的分類标準。
企業應當根據其管理金融資産的業務模式和金融資産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資産劃分為三類。
啥叫業務模式?
啥是合同現金流量特征?
這兩個标準将金融資産分成了哪三類?
準則裡一句簡短的解釋,又引出了三個新問題。
學習會計準則,就是這麼一個無限套娃的過程。
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會遇到新的問題。
本篇文章,讓我帶着大家一起來解決這些新的問題吧。
業務模式是指,企業如何管理金融資産以産生現金流量。
業務模式目前分成三類:收取合同現金流量、出售金融資産或兩者兼有。
我們來逐一介紹一下:
模式1:收取合同現金流
收取合同現金流,收的是利息與本金。
這類業務模式最經典的就是債券。
企業買債券,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穩定的利息;當然,還有債券到期後收回的本金。
就好比我們買一隻雞,是期望每天都能收獲一顆雞蛋,直到這隻雞無法下蛋了,我們還能按照當初買雞的價格将這隻雞再賣給雞販子。
債券雖然經典,但是我們更熟悉的家夥應該是這位爺——應收賬款!
雖說持有應收賬款貌似最終隻收到了本金,而沒有獲得利息。
但應收賬款本質上,是本金與利息的組合體。
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曾經學習過一個叫“現金折扣”的東西,是說如果企業提早支付了貨款,就能夠享受到一些折扣。
換個角度想想,這部分折扣本質上是延遲付款所需要額外負擔的利息。
所以呀,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價格 。
模式2:其他業務模式(出售)
這個其他業務模式,目前就是指的出售金融資産。
之所以不直接将這類業務模式命名為出售金融資産,也是有原因的。
我們都知道,會計準則每隔幾年,都要進行一些修訂,主要原因就是舊準則無法适應新時代。
那站在當下的我們,誰又能知道幾年後的金融業會不會整出什麼新的業務模式呢?
所以,為了避免頻繁修訂準則,幹脆就叫其他業務模式吧。
這類業務模式最常見的,是企業為了交易而持有的股票。
模式3:兩者兼有
意思是企業持有這項資産的目的既可以是收取合同期内的現金流,又打算随時出售賺取差價。
比如我們買了一隻雞,在雞蛋行情好的時候留着雞下蛋;但是在雞肉價格上漲的時候我們幹脆就把雞給賣了。
這類業務模式最常見的,是商業彙票。
既可以選擇持有至到期,又可以在有資金需求的時候進行背書或貼現。
上文提到,有一種業務模式叫收取合同現金流。
這個合同現金流呀,它也有自己的特點。
不是所有牛奶就叫特侖蘇,也不是所有的合同現金流,都能通過SPPI測試。
等等,好像混進了什麼奇怪的東西!
啥是SPPI測試?
解釋這個詞就不得不再引出一個新的名詞——基本借貸安排。
你看,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這個詞十分反人類,在我第一次見到它的時候,我甚至驚呼:
這說的是人話嗎!
基本借貸安排就像是考試的标準,符合這個标準的現金流,我們管它叫做通過了SPPI測試。
打個比方:
合同現金流量,就好比咱家雞下的蛋。
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就是咱家雞下蛋的特點。
假如在雞的世界裡,也有考試。
我們姑且把這場考試稱作“下蛋測試”吧!
如果一隻雞下蛋的頻率不穩定,比如天氣不好就不下蛋了;
又或者這隻雞下的蛋跟一般的雞不太一樣,比如蛋特别小;
那這些雞将無法通過“下蛋測試”
隻有那些每天能夠穩定下蛋(利息),并且下的蛋的大小(利率)還得在标準範圍内的。
這樣的雞我們叫他通過了“下蛋測試“的雞。
所以,我們常說的
通過SPPI測試
合同現金流量特征與基本借貸安排相一緻
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征
其實說的都是一回事,即:
相關金融資産在特定日期産生的合同現金流量,僅為對本金和以未償付本金金額為基礎的利息的支付。
說人話就是,按時支付本金與利息。
好了,我們來總結一下本文的全部内容。
通過本篇文章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金融資産是按照業務模式與合同現金流特征這兩個标準進行分類的。
業務模式分為三類:收取合同現金流量、出售金融資産或兩者兼有。
合同現金流特征有兩種:符合基本借貸安排;不符合基本借貸安排。
通過兩次判斷,我們就可以完成金融資産的分類。
那麼我們可以将金融資産分成哪幾類?
而這幾類金融資産,又有什麼不同?
這些内容,我将在後續的文章中予以詳細介紹。
我把對應知識的指南原文放到了推送的次條,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移步學習。
希望各位不要被吓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