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
文/胡铮良
我記錄的有關上巳節知識
我記錄的有關寒食節、清明節知識
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
農曆壬寅虎年,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接踵而來,看似巧合,有什麼玄機嗎?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目前流傳的有紀念伏羲氏、紀念黃帝誕辰、慶祝西王母蟠桃會、紀念道教真武大帝四種說法。其習俗有祓楔、畔浴、放風筝、出遊、互贈香草等。傳說水域一向被認為是陰界的入口,所以在這個亡者的魂魄如同春天的草木一般萌動蘇醒的季節裡,也有人們在水邊舉行儀式,招魂續魄,祈求生命的安詳。同時,踏春、遊春、采荠菜、聽蛙鳴、互贈香草、親近自然也都展現着健康的生活情趣。
寒食節,為每年冬至後的105日,清明節的前一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來命名的節日。其習俗是禁煙火、吃冷食。寒食節的來曆,是為紀念春秋時期的介子推。
相傳在晉文公重耳被逼逃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下腿上的肉,為晉文公充饑。後來,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隐綿山。晉文公為了逼介子推出山,于是下令放火燒山。結果,不願出山的介子推和母親,被燒死在綿山的一顆柳樹下。晉文公感念他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綿山并修祠立廟。還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要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推而廣之,擴展到全國,在歲時節日演變中,融入了清明節。
清明節,是公曆4月5日,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講究禁火、掃墓,踏青、蹴鞠、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枝、放風筝等。
我想這樣一個假期,既可以用來紀念和懷念先人,也可以讓我們學會更加的珍惜身邊人,眼前人。
2022.04.0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