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軟件顯示2分鐘就到,最後左等右等遠不止2分鐘。”
“預估行程價格隻要30元,到了目的地發現竟然被扣了快40元。”
“完全相同的軟件和路線,朋友叫車和我叫車的價格竟然不一樣?”
以上這些問題,你碰到過嗎?
你有想過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2017年,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孫金雲教授和她的研究團隊,正對打車軟件,在上海做了一個小規模調查。結果發現,在包括滴滴、易到、神州和街頭揚招幾種叫車方式中,街頭揚招是最便宜、也是上車最快的方式。
2020年,孫教授團隊再次做了相同的調查——
地點:上海、北京、深圳、成都、重慶
路程:不同距離(近途:3公裡以内,中途:3-10公裡,遠途:10公裡以上)
時間:以及工作日早高峰(7:30-9:30)、晚高峰(17:00-19:30)、日間非高峰(9:30-17:00)、晚間非高峰(19:30-23:00)
調查共招募20多名在校大學生作為調研員,以實際打車的方式調研了各城市主流打車軟件加揚招巡遊出租車,最終搜集了滴滴、曹操、首汽、T3、美團、高德和揚招等7個渠道的數據,總樣本836個,其中有效樣本數為821,樣本有效率98.2%。對于抽樣調查,并于近日發布“2020打車報告”。
通過對調研數據的分析,團隊發現了這樣一些有趣的結果——
01
怎樣才能最快打到車
從兩點來考慮這個問題——
一是點擊确認呼叫後,司機确認接單的時間(響應時長),
二是司機接單後,到最終上車的時長(等待時長)。
調研結果顯示,北上深三個一線城市的響應時長峰值均發生在早高峰階段。
北京,打車的響應時長達到了32.5分鐘,其中還不包括一些下單時間超過1小時仍無司機接單而被迫取消、重新調整呼叫方式的情形。
上海,等待時長的極值出現在晚高峰的13.7分鐘,相比北京的早高峰,體驗可以說是大幅改善。
深圳,以5.6分鐘的綜合上車時長以及各時段都十分迅捷而領先幾大城市,算是個“說走就走”的城市,也是叫車最幸福的城市。
(圖源:視覺中國)
調查發現,除北京外,揚招仍是各城市打車最快的首選。這和團隊在2017年做過的小範圍打車軟件調研的結果仍舊保持一緻。
02
怎樣打車最便宜?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團隊以城市為單位,以完全相同的出發地和目的地線路作為基準,對比不同打車軟件中經濟型和傳統揚招的平均價格差異。各平台每公裡的打車價格(以乘客實際支付金額計算)的結果顯示,首汽單價最貴,T3單價最便宜。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快車的價格與揚招出租車金額相同,均為4元/公裡。
(圖源:視覺中國)
表1:各城市實測打車優惠策略建議
03
車輛狀況怎麼樣?
對于車況,包括衛生程度和新舊程度,結果顯示,巡遊出租車的衛生狀況毫不意外地墊底。但研究團隊發現,在不同的城市,各大平台相對要求的标準并沒有統一。
研究團隊的報告指出,對比揚招和滴滴的滿意度,兩者不分伯仲。滴滴在車輛狀況上明顯優于揚招出租車,但在價格和等待時間上處于劣勢。
報告稱,作為具有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分析等先進生産力的“滴滴們”,理應為乘客帶來更高的滿意度,但事實卻大相徑庭,這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呢?
作為管理學教授,孫金雲表示,打車軟件們如果沒有為乘客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而是把所有創造的價值盈餘都留給了自己,也許,他們将喪失在市場當中的“競争優勢”。或許,那些打車軟件的互聯網企業會認為,自己作為一個平台,尤其是能夠雙向鎖定的雙邊平台,對雙方都有了壟斷下的話語權。但是孫教授指出:沒有競争優勢,眼前的規模隻是空中樓閣,一旦出現新的選擇,那麼顧客将會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你。
(圖源:視覺中國)
“
這樣的調查結果跟你的體驗相符嗎?
你平時最喜歡怎樣的打車方式呢?
”
資料:新民晚報 新聞坊
編輯:姚怡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