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陳少梅先生在1950年冬天,應朋友之約,繪制了《二十四孝圖》,使宣揚孝道的《二十四孝圖》出現了具有高超藝術水平的新畫本。
孝感動天
親嘗湯藥
齧指痛心
百裡負米
蘆衣順母
鹿乳奉親
戲采娛親
賣身葬父
刻木事親
行傭供母
懷橘遺親
埋兒奉母
扇枕溫衾
拾葚異器
湧泉躍鯉
聞雷泣墓
乳姑不怠
卧冰求鯉
恣蚊飽血
扼虎救父
哭竹生筍
嘗糞憂心
棄官尋母
滌親溺器
陳少梅(1909—1954),一代國畫巨擘。其《二十四孝圖》作于1938年,當時陳少梅30歲,正是畫藝步入成熟期且精力旺盛的時期。《二十四孝圖》完成之後,每圖之側請前清甲榜進士題識原文,共計有10多人先後在此圖上題識。這幅作品從繪圖到全部題識完成,用了整整6年時間,堪稱國之重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