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羽毛未豐
【原文】
蘇秦(1)始将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2)、代馬(3)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4),戰車萬乘,奮擊(5)百萬,沃野千裡(6),蓄積(7)饒(8)多,地勢形便(9),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10)之衆,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11)不成者不可以誅罰(12),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俨然不遠千裡而庭教之,願以異日(13)。”(《戰國策·秦策一》)
【批注】
(1)蘇秦:字季子,洛陽人,戰國時代的縱橫家。
(2)貉:音“合",即狸,在夜間活動,它的皮是珍貴裘料。
(3)代馬:指北地所産的良馬。代,泛指北方邊塞地區。
蘇秦在學成後,一開始去向秦惠王遊說連橫政策,他說:“在大王的國家裡,西面有富庶物産的巴、蜀、漢中等地,北方有胡地的珍貴獸皮和代地的良馬,南邊有巫山、黔中險峻的地形屏障,東方則有堅固的要塞殽山和函谷關。
而且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裕,有萬輛戰車、百萬勇士,也有廣大的土地,富足的物資,更有形勢險要、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勢,真可說是天府之國,秦國也因此而成為雄霸天下的強國。
再憑着大王的賢能,以及衆多的百姓、成隊的車馬,若能善用兵法謀略,完全可以兼并諸侯,消滅天下,自己稱帝治理天下。臣僅陳述自己的策略,希望大王能留意。”
秦惠王說:“寡人聽說,鳥的羽毛長的不夠豐滿是不可以高飛;國家的法令不夠完備是不可以施行刑罰;君王的道德若不被推崇,就不能役使百姓;政策教化若無法順利推展,就不能再交托大臣其它任務。現在先生不遠千裡到秦國給我建言,将來我會好好考慮的。”
之後,蘇秦一連上書遊說秦惠王十幾次,但秦惠王始終沒有采納他的建議,而蘇秦也耗盡了身上所有的錢财,隻得失意的回家。
後來人們就把原文中的“毛羽不豐滿者”,簡化成“羽毛未豐”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的實力不夠雄厚,無法獨當一面有所作為。
【讨論】
(1)什麼是“合縱政策”?什麼是“連橫政策”?
參考答案︰
“合縱政策”–戰國時代蘇秦所倡導。南北為縱,以魏國、韓國、趙國為中心,北聯燕國,南聯楚國,東聯齊國,即聯合六國共同抵抗秦國的政策。
“連橫政策”–戰國時代秦國張儀所倡導的外交政策。東西為橫,目的在打破六國合縱政策,利誘六國分别與秦國親善,然後再各個擊破,達到統一天下的目的。
【相似成語】
乳臭未幹;少不更事
【課後時間】
請寫出五個有關鳥類的成語。
參考答案︰
一石二鳥、小鳥依人、倦鳥知返、驚弓之鳥、倦鳥歸巢、笨鳥先飛、鳥盡弓藏、鳥語花香、鳥面鹄形、鳥為食亡、鳥之将死,其鳴也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