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送女兒上學的路上,和女兒談論買書的事情。突然,我問了女兒一句:“你知道什麼叫做幹貨嗎?”女兒回答:“你以為我是白癡嗎?幹貨就是幹果,咱們小區門口不是就有一家嗎?”我哈哈大笑起來。
女兒頓時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感到莫名其妙。我接着說:“現在有一種文體也稱為幹貨文,意思就是能夠從文章中學到某些方法。”
這就是送學路上的一個小插曲,開玩笑的過程中女兒也學到了一點新的知識。這就是我和女兒的日常,每天送學路上的短短幾分鐘,也成了我和女兒交流學習的最佳時段。這種“見縫插針”的方法對于女兒的學習成績也是大有益處。
我家大寶今年四年級,語文成績一直不錯,作文總是被老師當作範文在班裡朗讀,孩子對于語文學習也有很濃厚的興趣。作為媽媽,看到教室門口“作文之星”後面赫然寫着我家大寶的名字,内心滿滿的驕傲和自豪。
語文學習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為什麼說最簡單,因為是我們自己的母語,學起來沒有什麼阻力;為何最難,因為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很多時候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學習語文真是任重而道遠,家長們雖然不能代替孩子,但是可以在這條路上給孩子加油打氣!
對于低年級階段,學習語文,我有自己的幾點小看法:
1、興趣導入 榜樣力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最初就對語文毫無興趣,那以後的學習就會難上加難,語文課上肯定就會如坐針氈,哈欠連天。
指望老師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很難,因為老師的教學任務很重,在課堂上不可能利用大部分時間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隻能充分利用課上時間講課。所以,培養興趣,家長是主力軍。
生活中注意細節,可以見縫插針地培養孩子的語文興趣。
比如,放學的時候問問孩子今天學了哪首古詩,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誦一下;問問孩子今天學了哪幾個生字,看孩子記住了幾個;看了動畫片也不要一笑而過,問問孩子講了什麼内容,學到了什麼,誰對誰不對,判斷是非的過程也是總結的過程……這看似簡單的小細節,其實都是培養孩子語文興趣的好時機。
另外,家長自己,平時多讀讀書,看看孩子的課本,也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家長的榜樣力量比你說千句萬句話都管用,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長自己先做到。
就好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也拿本書坐在沙發上,孩子肯定就會聚精會神寫作業;倘若家長看手機玩遊戲,孩子肯定會不能靜下心來,而總是唧唧歪歪。
2、打穩基礎 見縫插針
學習語文最基礎的就是字詞,沒有字詞基礎那一切就都免談。在生活中,發現很多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連最基本的字詞都掌握的不牢固,導緻考試的時候基礎知識部分白得分的部分都丢分。
字詞沒有什麼好方法,隻能是自己記住,會背,會寫,會用。但是孩子平時課業負擔很重,做完作業可能就沒有了家長檢查字詞的時間。這個除了督促孩子平時學習中自己利用課下時間記住,還有一個就是家長見縫插針地檢查。
我一貫的做法就是,上學放學路上,或者聊天的時候,充分利用和孩子短暫的交流時間,把字詞就檢查了。怎麼做呢?不用紙筆,隻是動動嘴就可以。
比如,我問孩子“梢”字怎麼小寫?孩子就會說: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肖”字。順便連偏旁部首都考到了,試着讓孩子組個詞,造個句,一兩分鐘的時間檢查就完成了,而且孩子也不會反感。
3、閱讀習慣 以身作則
閱讀習慣對于一個人來說,一生都會受用。那麼對于孩子而言,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的閱讀理解和作文就會大有幫助。
很多家長會說:我的孩子不喜歡讀書?我們寫完作業就知道玩遊戲,看電視,根本不讀書?……對于這樣的問題我總是回一句:那是你自己沒有做到。
閱讀習慣的培養很大程度上來自家長的影響。孩子做完作業有時間的時候,如果看見家長在讀書,自然而然就會拿起書來讀。周末的閑暇時光,家長去圖書館讀書,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喜歡上圖書館。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想要孩子愛上閱讀,那家長就要自己先愛上閱讀。家長自己以身作則,孩子看在眼裡就會模仿,閱讀習慣的培養就是如此。
某一日,我看見我家大寶捧着我買的書坐在沙發上讀,那種場景使我這個老母親欣慰,溫暖,幸福。
語文的學習簡單而又複雜,家長用對套路,孩子會愛上語文學習并且毫不費力。好好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每個“見縫插針”的時段,讓你和孩子的交流中穿插着語文知識的小套路,相信你會看見孩子的變化和進步。
我是一枚有一兒一女的寶媽,畢業于教育類專業。喜歡孩子,更喜歡和孩子打交道。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一起攜手,共同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