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也是看了這個視頻才知道,原來卷尺前面的鈎鈎,是可以代替筆用來“畫線”的。

視頻在微博傳開後,網友也蒙了:
原來,平時沒注意到的設計,全部都是有用的!!!

無獨有偶,像這樣的事,其實生活中常常遇到。

買了五六把傘才知道這個玩意兒是這麼用的

油箱旁邊的箭頭,是告訴你油箱蓋在車的哪一側




這樣就不需要老用舌頭勾來勾去了。










浴袍的腰帶,放在前面系會更緊,不會一直往下掉。

系上的那一刻,整個人仿佛升華了
意面的包裝袋,是可以不用剪刀剪開的。

電飯鍋蓋,是可以插在把手上的。



圖源抖音@class3028
行李箱也是。小編用了好多年,一直都是這麼扣行李:

直到去年才知道,原來它的正确用法是這樣的:




吃了十幾年的巧克力,一直不知道,這樣掰最省事:

每次都剝到發火的711飯團,其實是這樣剝的:
先把中間的紙完整撕掉,再從兩邊把塑料膜取下。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把海苔包在塑料袋外面。其實是為了防止海苔吸水變得不脆。




至于喝不完覺得浪費的,大部分人是吃了不看說明的虧。
小編馬上下樓買了一盒,展開四角,邊吸邊擠壓,果然連渣都不剩。

想起之前困擾過小編很多年的,還有火腿腸。

二十好幾了還這麼開火腿腸的舉個手吧
下面為大家表演,如何華麗地剝開香腸。
隻需要用一根牙簽穿過金屬環的底部,扭一扭,就可以縱享絲滑了。

倒大包裝果汁和牛奶的時候也很讓人苦惱:

上下颠倒之後,再試試:

很多事情,就像那句人生名言一樣:
有時候,人生啊,換個角度想想,就會豁然開朗。
每次看到這些,都忍不住想說:不是吧不是吧?我不會是最後一個才知道的吧?
訂書機下面的金屬片,是可以翻轉以便區分永久裝訂還是臨時裝訂的???


超市裡鐵絲的封口,是可以不用費九牛二虎之力摳開的???

頭發上的夾子老是掉,是因為波浪紋的那邊其實應該朝下夾???

雖然這些例子不外乎有生活經驗的總結在,但許多是本身有說明書你自己不看的,這就真的不能怪人家了。
很多人洗了多年的衣服,都不知道這個洗衣液槽是可以取下來的。

很多人連哪個槽該放什麼,都稀裡糊塗;包括一大堆功能,也從來沒搞清楚過;即便每個槽口标明了注釋,也隻看得懂一個“柔順劑”,從來分不清“預洗”和“主洗”是啥……

正确答案是,預洗并不是預約洗衣,而是相當于在主洗前加了個粗洗。
比如要先消毒,或者衣服比較髒,需要先過過水,就在正常洗滌之前按一下預洗,洗衣機就會根據模式,依次從預洗口和主洗口出水。

而柔順劑槽内的柔順劑,會随着每次過水進入洗衣機。
很多人老是洗不幹淨衣服,就是因為把洗衣液倒進了柔順劑槽,結果當然是越洗越洗不幹淨……

好了,今天的《這些年都白活了》系列就到此結束了。
也不知道你們都中了幾條,還有想發言的歡迎評論區補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