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擇校的幾點建議

擇校的幾點建議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05 07:34:39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1

文│李錳

昆明/北京世青國際學校、升學指導教師&校長助理

很多想給孩子選擇國際教育的家長手中,都有一個長長的擇校名單,有公辦校、有私立校、有外籍人員校。每到周末,他們不是在各種展會上,就是在奔赴學校的路上。但到頭來,還是确定不下來一所滿意的學校,擇校似乎成了很多家長的“心病”。

近三年,我做了一些社會實踐,有近400個家庭在周末或者假期跟我一對一的面談咨詢,主要是談留學和擇校。很多家長跟我的對話,結束往往是這樣的:

“您閨女别在北京念書了,去溫哥華留學吧,最好到哪個公立學區去,因為什麼什麼”。你會發現這個女生下學期真的就去溫哥華留學了。

“您兒子讀這個學校不太适應,建議轉到某某學校去”,下學年又發現這個男孩轉去了我推薦的學校。

對此,我感到有些惶恐,我隻是給了别人一個建議,沒想到别人就去照做了。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2

個人理想中的教育咨詢過程是促進别人思考,而不是替人家決策。

曾經看過一個大熱門帖子,是寫摩拜單車被收購的,文章引用了愛迪生的名言“隻有5%的人喜歡思考,85%的人是打死也不會思考的”。

對于理财,買股票,買房子這一類,我們可以不思考,隻信任這些比我們更專業的人,因為風險并不大,最多賠點錢。

但是有一件事,我們必須自己去思考,就是關于子女教育道路的選擇。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錯過了就錯過了,沒有後悔藥可以吃。

個人不太喜歡談理念,所以舉些例子。這是我自己孩子的例子,二年級時候,小孩班主任給我們寫的便條。

有一天我帶孩子去遊泳,小孩累了在車上睡着了,做家長的心疼孩子,就沒有叫醒,回家直接睡了。第二天早上,小孩着急了,說沒做作業。實際上國際學校裡家校互動方式主要是發郵件,但來不急了,就給老師寫一個條子。實事求是-去遊泳了,直接睡了,沒做作業,sorry。放學時候,班主任就給我們回了這個便條,老師也覺得對于小朋友來說,睡眠和健康比讀書更重要。

我把這個貼在朋友圈上了,因為覺得這樣的老師是值得贊許的。于是我的熟人、朋友開始站隊了,這也是傳統教育給我們這代人的一個烙印,我們習慣非黑即白,不是對的就是錯了。實際看,挺我的朋友多,“你這樣做家長很對,實事求是,不撒謊”;“我給老師寫過60張條,老師一張沒回我,你們這老師真不錯”; “我兒子要敢不做作業,絕對老師臭訓我一頓,有這樣的老師很幸運”。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3

當然,批判的聲音也不少。包括我自己的大學老師,他在我朋友圈留言,他說“第一,沒有你們這樣做家長的,怎麼可以縱容一個小學生不做家庭作業;第二,老師做的不對,老師怎麼能慣着孩子不做作業”。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朋友圈見到這麼一個便條,你認為家長和老師做的對還是不對?如果你覺得這個老師做的棒,我這樣家長的做法也沒毛病,那你就适合選擇國際化的學校。

下面這件事同樣發生在我自己孩子的身上,同樣是剛才那位老師。

小孩兒參加學校的英文拼寫比賽,回家很不愉快,哭了。說今天我有一個單詞拼對了,但是老師聽錯了,本來可以拿前三名的,就因為這一個單詞錯過了,小孩覺得很委屈。我說你要覺得老師對不起你,你自己去找老師談談。

所以小孩兒給老師寫了一封電子郵件,頭天晚上發的,很簡單,把事件描述了。第二天早上七點,老師回電子郵件了。老師郵件裡寫“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在學校參加拼寫比賽,有一個單詞我拼對了,但我的老師聽錯了,遭遇和你一樣,但這個事情有沒有好處?這個單詞我這輩子不會再拼錯”。

小孩覺得老師重視了自己的訴求,開開心心去上學了,這件事結束了。我認為老師做的很棒,把這兩封郵件也貼到朋友圈了。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4

同樣,多數朋友都覺得老師做的挺好,老師能平等對待孩子很難得。當然,也有批評的聲音。我學校有一個初中生的媽媽是示範高中的校長,她在我朋友圈留言說:這個老師做的不對,你當家長做的也不對;做家長的對老師的工作有異議,應該自己去跟老師交流,不應該讓一個小學生去質疑老師。這個老師跟學生說sorry,教師的權威會動搖。

如果你在朋友圈看到這兩封郵件,你站哪頭?覺得這個老師做的對,我這樣家長的做法沒毛病,那麼你适合選擇這類型的學校。

現在民辦學校的招生都很火爆,家長最多的擇校理由是什麼?是減負,這是我們2018年教育最大的熱詞,包括我們的部長在兩會期間都強調過很多次。不少家長都認為這類學校輕松,學生學的也不累,做家長的也解放了。我好奇,是不是真的有人告訴過您,來國際化學校會減負?

舉一個最簡單地例子,有家長說我就不喜歡高考,但高考的時間你是不是知道?哪怕你是一個小寶寶家長,若幹年後的6月7号8号,我的孩子要走進高考的考場。考試科目也不用你操心,考試地點呢?你哪個省孩子就回哪個省高考。

但如果你給孩子選擇了一個民辦國際化學校或者公立國際班;比如說這個孩子目标是去美國讀大學了。那麼申請美國本科階段入學的标準化考試-托福考試每年有40次,SAT考試有6次,ACT考試5次,AP考試最少,每年還都有一次。那你連孩子什麼時間去參加什麼考試都要琢磨和研究;北京包括我工作的世青在内,有幾所民辦學校,學生可以在自己教室裡考SAT的。但是每年有三萬年輕人要飛到海外去,隻為了參加一個考試。你連孩子在哪裡考試都确定不了,怎麼會認為這條路更輕松呢?

現在走留學這條路的人數在飛速增長,2017年光美國一個國家本科以上的中國留學生就超過了35萬。想進入一所還不錯的海外院校的入學競争絲毫不遜色于高考。您必須要明白,選擇這條道路,隻意味着您的家庭将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時間、乃至金錢……

很多家長說,為了海外留學我必須得來讀國際學校。我說您是不是看過大數據,讀國際化學校的孩子根本不是海外留學的主力軍。

我之前比較信任一個數據是上海一家雙語學校校長的獨立統計,他在2016年提供的數據顯示,從小寶寶到高中生讀國際學校的人數一共14.5萬。這幾年國際化學校增長迅猛,我看到的數據是23到25萬,在校生包括所有公立學校國際班和民辦國際教育學校。那麼每年的高中畢業生也就幾萬人而已,美國讀高中的有五萬多人,每年有一萬多畢業生。但2017年留學人數超過60萬了。

這些申請人哪來的?真正申請海外本科的主力軍是高考序列的同學,根本不是讀國際學校的孩子。所以說我說如果您就是想讀國外本科,根本不用讀什麼國際學校,最後您刷一個托福,照樣被世界頂尖大學錄取。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5

哪怕簡單粗暴的來考慮國際學校的價值,也并不是能幫助你進入更好的大學。而是在進入大學以後才看得到。

今年,我的學校錄取了兩個7年級的女孩子。很有意思,這兩個女孩子家族裡的哥哥都正在國外讀大學;一位老爸說我們家哥哥強烈建議趕快把妹妹送到國際學校來,别讓妹妹跟我一樣,進了大學那麼大壓力,他家哥哥正在讀第五年加州伯克利大學。另外一個女孩是獨生女,同樣是家族裡的哥哥強烈要求來讀國際學校的。家長說我們家表哥、堂哥都在讀加州伯克利大學。

表哥很幸運5年畢業了,堂哥在讀第6年本科。所以這兩個女孩子共性是家裡的哥哥已經經曆過一遍了,明白了早入門适應國際化學習方式的價值了。加州系的十所大學是中國留學生最喜歡的院校,您可以在網上搜到這個數據,加州系十所大學亞裔國際學生,4年本科畢業率為42%。

包括我看到很多媒體都在引用一個數據,就是進常青藤的中國學生淘汰率25%,我曾經質疑過,八所大學每年錄取的一百多名常青藤本科生是我們最出色的年輕人,不可能能失敗率這麼高。我檢索到的出處是哥倫比亞大學KIM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一起研究,數據出現在他們的學術論文裡。并不是專門針對中國留學生,包括很多國家常青藤學子的失敗率。我們抛開這個數據是不是權威,但是相信會有很多的孩子沒有成功。

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對海外留學的艱巨性有充分地認識,我把孩子送到一個國外學校很簡單,不是一個很難的事。我們習慣把給孩子送到國外作為終極目标,我孩子出去了,辦學校的、做家長、乃至我們的社會都完成任務了。

我們所有關注點都在孩子進到大學之前。那麼這些年輕人進到海外大學以後怎麼樣了?是不是按時畢業了?他們是不是快樂?功課怎麼樣,是不是還那麼優秀?有沒有交到好朋友?沒有人關注了,大家都完成任務了。

是不是沒有人關注,這種事情就不存在了?當然不是,有這麼多大數據告訴您,我們有太多的孩子是無法順利完成海外學業。實際上美國并不是最難畢業的國家,德國比美國還難很多。所以,您必須理解,把孩子送到國外隻是萬裡長征第一步,真正吃勁的是進入大學以後。出得去不是我們的目的,學得成才是我們的需求。

讀國際高中真正的價值不是入學,你可能申請的時候沒有高考班同學進的大學排名好。但是我很多有很多高中畢業生學生三年就本科畢業了,尤其IB項目的學生,很多憑借單科成績,享受到了免修大一待遇。

今年我有一個女生從紐約大學研究生畢業,從大一到研究生畢業五年。她說原來麥迪遜的本科同學,來自北京最頂尖一家公立學校的學霸現在已經讀了五年半本科了。所以進入到這樣的學校,是保證她将來進入大學以後能更輕松的勝任大學學業,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6

曾經寫過一個10萬 的文章,叫《留學的彎路和沉默的大多數》。談的是小留學生,現在美國有5萬多中國孩子在讀中學,加拿大有将近2萬人。裡面不少孩子在國外遇到問題又回流了,但是大多數家庭選擇了沉默,所以我們叫沉默的大多數。

國際學校的招生老師都接觸很多這類型孩子,美國讀過三年的,英國讀過兩年的,澳洲讀過一年的,我自己學校就都有。你會發現很多回流的小留學生他的英文成績在班級裡依舊墊底。

學好英語的訣竅隻有三個字“下功夫”。跟你讀不讀國際學校、是不是低齡就留學沒有一毛錢關系。很多家長說孩子英文不好,我把他送美國讀高中去,待幾年自然就好了。您覺得靠譜嗎?

我指導過一個女孩子,正在讀美國最頂尖的私立高中。她來自安徽真正的一個18線城市,她說老師我第一次見外國人是在你的學校,來北京之前從來沒見過外國人。

但是你會發現她的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絲毫不遜色于在北京讀國際學校的同齡人。我說你報了多少培訓班?他說老師我們是一個小縣城,任何培訓機構都沒有。我說那你怎麼學的英文?她說我就用互聯網上的免費資源,學英語一分錢沒花過。

所以說,學好語言除了真正的喜歡之外就一條“下功夫”,跟你讀什麼類型的學校沒太大關系。

很多家長對國際學校過于理想主義了,說不喜歡現在傳統教育,覺得太壓抑個性了。傳統教育和差異化教育真的有優劣之分嗎?

我幾年前帶過一個遊學團,帶12個中國的高中生去美國,9個北京小孩,3個山東小孩。是一個很酷的徒步旅行,叫橫穿美國。從洛杉矶落地,坐一個旅遊車一直到紐約,橫穿美國十幾個州,不住酒店住帳篷,不下館子自己做飯。

團隊裡還有很多其他國家的孩子,有芬蘭的、挪威的、瑞典的、波蘭的…每天把車開到一個城市的标志性建築前面,比如說停到一個著名的教堂門口,解散了。下午4點半再集合。開始時候,解散以後我去哪兒12個學生跟着我去哪兒。我說你們都這麼大了,是不是咱們分幾個組,他們說不行,我們膽兒小,你去哪我們去哪兒。但在路上,我們經常看到團裡歐洲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絕大多數都是一個人在走,看見一波蘭小夥子,我說過來咱們一塊兒走,他說謝謝,我習慣一個人走。

随後的幾天我發現跟着我的小孩每天在減少,在美國待了20多天,最後一天在紐約,跟着我的學生就剩一個了,全跑了。我說後來生氣了,說紐約這個地兒不能随便亂跑,就把他們都召集回來。我說你們什麼意思?剛來美國的時候,讓你們分組都不分組,現在不讓你們單獨行動都不聽。學生說:老師,我們發現一個人有好處了,一個人能走的更快,比如我們倆是死黨,但他要去蘋果店,我要去逛耐克,也得互相等着,我一個人走效率很高。我說那我們十幾個人大家一起走就不好嗎?他們說當然好了,我們這麼多人一起更安全。這實際上就像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

傳統教育學生管理辦法以班級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核心,這象征我們十幾個人一起走,我們有強大的集體。而國際化的教育以尊重個體為前提,就像一個人在走。教育價值觀不一樣,并不代表誰更優越。

所以您選擇了傳統教育,您就是跟團遊的旅客。那我們傳統學校的教師、我們的班主任他們是什麼人?是導遊,您隻要跟着導遊的小旗兒走,保證你一個景點都不落下,我們傳統教育所謂的紮實,就是知識點一個都不落下。

但是您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國際化的教育,那你就不是跟團遊了,您是自助遊的遊客。國際學校老師是不是也是導遊?我說他們不是導遊,他們是那些熱情的當地人,隻有在您遇到困難的時候,這些人才會出來幫助你,這就是國際學校的老師。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7

我說很多家長的期待過高,魚合熊掌我都要,傳統教育的紮實和差異化教育的個性化都想得到。我自己學校家長不少是公立老師,經常說:你們老師怎麼不教東西呀?我說對,他們不是導遊,他們是引導者不是灌輸者。

所以您看國際學校課堂跟傳統的差異很大,師生互動很多,經常老師不說話,學生在輪流演講和讨論,這就是最表象的國際化教育。我們該如何去培養孩子,每個家長您必須有自己的答案,沒有人能給您标準答案...

前年我家族有一個男孩子高考,是名校的男生第一名,參加過我組織的SAT輔導,雖然他不出國,隻是當英文補習班來聽的。但英語能力絲毫不遜色于這些準留學生。但報志願的時候,他媽媽來跟我讨論,你說給我兒子報什麼專業?你問他:你想學什麼專業?這孩子說别煩我就成,你們看着辦吧。

我姐姐說那我給兒子報會計或者金融,我說為什麼?好找工作呀。我說那你想法還停留在上一個時代。我說你随便一搜一下熱門的帖子,四大會計事務所德勤和安永有了自己的财務機器人,3個小時幹人類8個小時的工作,沒有誤差不要工資。去年1月份全世界最大的投資公司裁員的40名高管都是基金經理,他們的工作被AI替代了,靠算法和經驗怎麼和機器PK。等你大學畢業就發現沒有你工作了,都是AI了。她說那我們就别學這個了,選日語算了。我說為什麼?因為我們老去日本旅遊呀。

和我們這代人一樣,多數人的大學和專業包括工作都不是他們自己選的,是爹媽選的,是老師選的。那麼這些年輕人會不會去真正熱愛這些别人給選的專業呢?

我學校有一個女孩子,演講能力特别棒的孩子,之前很多次跟着我一起分享留學主題,您可能聽過她談國際學校學習心得,現在已經去讀加拿大排名第一的大學了。我們是一家IB項目學校,IB追求全才,相對來說選擇的東西并不多,但是還是可以選。

比如實驗科學這個版塊,同樣有很多課程可以自選,也可以自己決定修高程度還是低程度。這個女孩堅持選化學,而且是高程度化學。但是她爹媽堅決地反對,媽媽說我們兩口子都是學化學的,這個專業不适合女孩子,而且能力也不夠。

然後我問學校的化學老師,我說她有戲嗎?老師說最好别學,勉強不一定有好結果。但這個女孩子一直很堅持,我說你爹媽也反對,老師也反對,你圖什麼呢?這個女孩子說我的職業理想是做個醫生,要到北美去讀醫學院。但您知道,北美醫學院沒有本科,都是研究生以上。她說我花了很長時間去調研,發現北美的醫學院最喜歡的本科生是化學系的。這個我還跟很多做醫生的家長求證過。

有在國外學過醫的家長告訴我,現在這個女孩子判斷是OK的,因為很多藥品還是化學制劑,未來多是生物制藥,但是現階段沒毛病。所以這女孩子的邏輯是高中要修IB高程度化學,是以後做醫生的必備條件。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8

大家看,這兩個年輕人都非常優秀,但他們最大的差異在思維上。

個人更欣賞國際學校的這個孩子,她可以很清晰的表達自己所追求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我的職業理想是什麼。所以最後我想跟各位說,你應該去思考所謂擇校價值就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你希望我的孩子變成傳統的精英,可以按照爹媽的規劃按部就班的去生活。

如果你希望他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明确自己要去追求的東西

那學姐推薦你本周六來這裡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9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10

來源│世青國際教育研究中心

新版置頂方法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11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12

擇校的幾點建議(關于擇校所有的焦慮)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