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差友都聽說了,德國巴斯夫,要來中國的廣東省建廠了。
而且呢,出手是相當地闊綽,甩手就是 100 億歐元。
整個工程計劃将在 2030 年建成,到時候,廣東湛江也會是巴斯夫全球第三大的一體化生産基地。
說實話,剛看到這新聞的時候,差評君還是有些吃驚的。
因為在化工領域,巴斯夫的名氣和實力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包括塑料、溶劑、粘合劑、塗料等等在内的玩意兒,身為全球最大化工企業之一的它,光是生産的産品就超過 8000 多種。
像是在塗料、染料這塊兒,全世界每兩台汽車裡,就有一台和巴斯夫 “ 有染 ” 。
無論是橡膠、制藥、印刷,總之在每個細分領域,巴斯夫幾乎都稱霸一方。
所以這麼一個國際巨頭,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世界的矚目。
而這次最矚目的點,就在于類似規模的工廠,巴斯夫之前都是在德國,還有比利時這些發達國家建的。
這次,他卻選擇了中國。
而且還是不顧娘家人德國總理朔爾茨的喊話,執意來的中國。
好家夥,這得是在娘家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而在查了些資料後,差評君才發現巴斯夫的這波布局,确實是有些迫不得已。
再結合整個大環境來看的話,甚至還有點意味深長。
首先,巴斯夫确實在歐洲受委屈了,而且是那種拳拳到肉,被打得生疼的那種委屈。
俄烏戰争的那些事兒,大夥們應該還沒忘吧。
因為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 北溪二号 ” 這條從俄羅斯送天然氣到歐盟國家的管道,直接被暫停建設了。
“ 北溪一号 ” 呢,俄羅斯這邊又以維修檢測管道的理由,動不動就斷氣。。。
北溪管道可是俄羅斯送氣最主要的管道。
要知道整個歐盟 40% 的天然氣都是俄羅斯給的,其中俄氣占德國的天然氣供應量,更是高達 66.1% 。
反正這麼一整,整個歐洲都處于 “ 斷氣 ” 的危機之中。
近三個月,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也是直接翻了三倍,從每 1000 立方米的 960 美元,漲到了 3000 美元以上。
老百姓們的日常生活,或許可以勒緊褲腰帶、冬天挨挨凍過日子( 已經夠慘了 )。
但對于企業,天然氣的短缺和漲價,等于直接要了他們的命。
這麼說吧,整個歐盟每年大概有 27% 的天然氣,都被用于工業生産了。
而且天然氣還是氨的重要原料,光是巴斯夫,每年就要消耗整個德國工業天然氣的 4.5% 生産氨。。。
身為必備原料,氨的成本一高,又會導緻化肥、塑料、柴油機尾液等等的成本提高。
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天然氣的短缺和漲價,還導緻了同類的化工産品,歐洲的價格和國内相比越來越高。。。
像是維生素 A 和維生素 E ,每噸的差價能差了近 3 萬美元和 3 千美元。
競争對手的東西比你便宜好幾萬,你們說,這還怎麼玩?
根據巴斯夫的說法,要是天然氣的供應再減一半,情況還得更糟。
甭說漲價了,整個巴斯夫的德國路德維希工廠都要停工,而這個工廠,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廠。
所以,這下知道巴斯夫有多着急了吧。
于是乎,本來在 2018 年就考慮在湛江建廠的巴斯夫,在今年的 7 月份立馬做出了最終的投資決策。
天然氣危機帶來的緊迫感,多多少少在背後推了一把勁兒吧。
而這個工廠在明年就能部分投入運營,并計劃在 2030 年最終建成。
另外,在巴斯夫最終拍闆廣東之前,他們的 CEO 還接受過德國媒體《 明鏡 》的采訪。。。
對話中的高情商,都快從屏幕裡溢出來了。
像是記者就問: “ 咱們德國,應該要擺脫對俄羅斯和中國的依賴吧。 ”
CEO 則不吃這套,表示: “ 全球化有機遇也有挑戰,但要是完全不和外界溝通,閉關鎖國起來,那就緻命了。 ”
随後記者繼續挖坑: “ 但我聽說中國準備閉門造車,閉關鎖國诶。 ”
CEO 立馬反擊, “ 是老美的貿易戰在孤立中國,而且我在中國生活過十年,知道他們改革開放的決心,相信在疫情結束後中國會更加開放。 ”
反正差評君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采訪中品出一句話,那就是:
求别給再我打電話了,我怕廣東誤會。。。
而咱們把時間線拉長,視野拉高一點,其實還會發現,巴斯夫的這波操作,并不是孤例。
一個很明顯的現象便是:
美國在瘋狂和中國 “ 脫鈎 ” 、 “ 制裁 ” 的情況下,其他的歐洲巨頭,居然在和我們越走越近。
像是早在俄烏沖突爆發前的去年,歐航發動機公司羅羅就選擇了來中國建廠,前不久,還在北京成立了相關的合資公司。
世界 500 強之一的 ABB 公司,在上海投資的機器人工廠,在月初也已經處于了調試階段,幾個月後就能投入運營。
還有空客的天津總裝線,在今年也進一步增加了機型。
德國的寶馬集團,在今年的 6 月份,更是分别在長春和沈陽投資了大幾百億建廠。
和美國的 “ 10 年内不得在華建廠 ” 相比,歐洲的巨頭們多少有些 “ 叛逆 ” 了。
當然,舉了這麼多例子。。。
差評君并不是想得出什麼 “ 美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中國和歐洲抱團,咱們又赢麻啦! ” 這類的沸騰觀點。
而是想告訴大家,咱們好像到了産業升級的關鍵點,整個世界也正處于新一次産業轉移的關鍵時刻。
畢竟在咱們這顆藍色星球上,已經發生過了四次全球範圍内的産業轉移。
而且每一次的轉移,都支撐起了世界經濟的新一輪繁榮。
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高速增長的工業化國家。
其中,日本承接歐美的産業轉移,先後經曆了紡織工業、重化工業、中高端制造業、服務業的轉型。
韓國也經曆了中低端制造業、輕紡工業、重化工業、電子産業的變遷。
我們呢,在新一次産業轉移的大背景下,也正處于新的轉型期。
新一次産業轉移的大概方向是:東南亞承接咱們的産業,而咱們繼續轉型升級,成功進階。
但在所謂的 “ 廉價 ” 産業搬走的同時,那些技術、資金密集型的 “ 高端 ” 産業不一定會進來,甚至還會溜走,回到傳統的發達國家。
像是這兩年的老美,今天一個新能源車建廠補貼,明天又一個芯片制造業補貼的。
就是給這次的産業轉移扇個風點個火,希望曾經轉移出去的高端制造業能 “ 回流 ” 。
所以稍有不慎,咱們說不定會走到 “ 廉價 ” “ 高端 ” 兩頭空的境地。
所以說,隻要遵紀守法,不胡作非為,相信大部分差友,都是舉雙手贊成這些企業來中國做生意的。
但即便如此,差評君覺得,轉型期的咱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因為引進巴斯夫、空客、羅羅,确實很重要,但擁有屬于咱們自己的巴斯夫、空客、羅羅更重要。
畢竟,隻有自己支棱起來,才能立于不敗的境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