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智能風控實踐

智能風控實踐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11 08:26:43

過去一年,金融科技行業經曆了優勝劣汰的大洗牌。有的頭部平台選擇海外上市,而資質不好的平台則無奈退出市場。對于金融科技的後半場,細分賽道是否還有機會?金融科技能夠實現彎道超車的核心優勢又在哪裡。

9月6日,有金融科技風向标之稱的朗迪峰會在上海開幕,這是朗迪峰會第3次落地中國。本屆峰會以金融智能時代為主題,超2500名金融行業從業者、監管層、專家學者等共話金融科技當下的發展現狀、未來的發展趨勢。

智能風控實踐(捷越聯合CRO金可冶)1

1 消費金融的的發展受困于征信體系薄弱

據《2017年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金融科技的市場滲透率已達到42%,用戶人數超過5億,位居全球首位。

特别是在消費金融領域大數據人工智能的運用,極大的拓展了金融服務的邊界,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可獲性。在網貸行業經曆大風浪的當下,金融科技和消費金融的發展被視為新的戰場

捷越聯合CRO金可冶接受采訪時表示:“金融可以變得無邊界,但是風控一定要有底線。如何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讓風控決策更加的精準、更加有效,這已經是科技賦能金融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

智能風控實踐(捷越聯合CRO金可冶)2

捷越聯合CRO金可冶

從業20餘年的金可冶,見證了美國消費金融風控20年的成長與發展,在這期間也經曆了十年前舉世矚目的金融危機,見證了一個以數據為驅動的風控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同時,也親眼目睹中國消費金融井噴式發展,感受到風控在這個機遇面臨的挑戰。在他看來,中國消費金融的發展受困于征信體系的完善。

征信體系是金融發展和穩定的基礎。而不可否認,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征信體系非常薄弱,目前隻有央行征信相對成熟,百行征信剛剛起步,超50%的有金融需求的群體尚未被覆蓋,而在美國,已經有90%的 覆蓋率。

正是由于征信體系的不完善,所以中國的消費金融雖然有巨大的藍海,但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了一些弊端。

第一是高欺詐。欺詐的損失占總體欺詐損失通常是個位數,而這個比例可以高到50%,甚至更高。尤其團夥欺詐,應該是中國消費金融行業所面臨的非常獨特現象。

第二是多頭借貸,主要也是由征信體系的欠缺所引起的,很多金融機構無法了解一個借貸人到底負了多少債,今天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總體負債有一個十分清晰的了解。

第三是失聯。這是中國行業比較獨特的現象,一個金融公司花了大量的精力,不管是人工的方式還是系統的方式,對一個證件做了審批然後放款,結果客戶失聯。這個對風控是很大的挑戰,哪怕有再好的催收團隊,再高的催收技巧,找不到人則一切都沒有意義。

金可冶表示,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征信體系尚不完善,金融服務無法覆蓋到所有人群。金融科技平台為長尾人群提供了普惠金融服務,緩解了他們的資金難題,但與此同時也長期面臨着欺詐、多頭借貸、違約失聯等風控痛點。

2 加緊布局智能風控

綜上所述,目前中國的消費金融呈現出來的特點是市場足夠大,但同時高欺詐、多頭借貸、失聯等亂象嚴重,現在還在消費金融細分領域賽道上的平台應該如何發展?

除了頭部平台小平台是否還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這場淘汰賽中,不管大平台還是小平台,制勝的關鍵在于風控。在征信大環境欠缺的環境下,各家平台隻有具備非常強的風控能力才能将風險降到最小。

智能風控實踐(捷越聯合CRO金可冶)3

其實對比美國,中國的金融科技的接受度是最快的,一種新技術的出現在中國能夠很快發展,在美國則因為監管嚴格推進緩慢,美國的互金公司是像銀行一樣被監管的。以移動支付為例,中國的移動支付已經超越美國。此外,在美國很多數據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在中國數據的使用範圍則更為廣泛,雖然會有部分數據黑産的亂象,但整體而言将為平台的風控提供更多的參考。

找到問題之所在,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通過中美消費金融發展的路徑和特點對比來看,中國現在經曆的問題美國在初期也經曆過,并且美國的消費金融在風控決策時過度依賴于評分,而随借款人還款能力的評估缺乏量化的評估,數據洩露的現象也較為嚴重。那麼中國的消費金融在發展時就可以借鑒美國的發展路徑,并且揚長補短,在風控決策上進一步完善。

金可冶認為随着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将對風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風控決策更具前瞻性和預防性。

在金可冶看來,體系化的智能風控強度将成為金融機構長期發展的核心競争力,從相對單一孤立的風險點到全信貸生命周期的管理。

此外是對人才的競争将更加激烈,對人才的要求更高,要求風控人才從專才向一個全才的轉變。不光要懂建模、規則,也要對所有業務流程、客戶體驗都有非常清晰的了解。

金可冶強調,當前金融科技領域的監管政策日趨嚴格,對風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在逐漸白熱化的市場競争中,構建體系化的智能風控,解決風控痛點,将成為金融科技企業前行發展的核心競争力,優秀的金融科技企業在智能風控方面應加緊規劃布局。

3 風控是平台生存的标配和命脈

顯然,随着數據在風控上的重要性,使得智能風控幾乎成了金融科技公司的“标配”。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和監管政策日趨嚴格的背景下,智能風控被賦予了更多期望與要求。

在金可冶看來,風控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是數據驅動的結果,金融與科技的高度融合,為數據驅動創造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在金融領域,風控是運營的核心,而自帶數據優勢,又擁有相對完善的風控系統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在行業中存在必然的優勢。

智能風控實踐(捷越聯合CRO金可冶)4

​以捷越為例,依托大數據等技術,搭建了大數據智能風控平台“聽風者”,除自身積累的百萬級客戶信息外,還結合衆多外部數據,提取上百萬高相關性數據字段,以此作為欺詐風險識别、綜合信用評估、貸中監控、貸後管理的數據基礎,“聽風者”上線後逾期客戶占比下降近四成。金可冶表示,目前虹膜識别、靜脈識别等新技術場景不斷湧現,未來捷越也嘗試使用相關技術,進一步提高平台風控水平。

正是得益于一直堅持小額分散的經營理念以及智能風控等手段,在這一輪的行業波動中,捷越所受到的影響較小。一方面是捷越本身的業務轉向多元化,不隻局限于網貸業務;其次,智能風控的應用為整個集團的業務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競争優勢。此外,風控決策的精準性也為提高服務效率奠定了基礎。

據悉, “聽風者”除了在評估準确性和提升效率方面卓有成效,今年5月底上線的2.0版本較1.0版本評估準确性至少提高1倍,可平均節省30%的貸前審核處理時間,相較人工審核效率可以提升50%。

網貸平台的核心競争力在于風控能力和風控水平,目前很多平台對風控的重視程度不足,這也間接導緻了近期行業一系列惡性事件的發生。所以金可冶認為,風控是平台生存的命脈,更是行業穩健、安全發展的基本前提,網貸平台強大的風控實力,無疑能夠助力平台在合規的基礎上,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而這一點,在互聯網金融的所有細分領域同樣适用,在風控上下足功夫,不論大平台還是小平台,才可能憑借這一核心驅動力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