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喜是個好人,他是我的“貴人”,誰要是說見喜不好,或者欺侮他,我恨不得撲上去跟他打。
算卦先生說,我有“貴人接引”之命。現在回想起來,我這一生确實是遇到過不少“貴人”的。每當身處危難或陷入困境之時,總能遇上一些好人,或指點迷津,或伸手相助牽引我拔出泥淖去做另外的事,從而使我的命運發生着變化。孫見喜就是我所遇到的衆多的“貴人”之一。
在我三十六歲那年,我寫了一個戲,是根據平凹的小說改編的《天狗》,由商州市文工團排演準備上省彙演,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自認為戲還不錯,在商州小城連演八場而不衰,至今仍有人念念不忘地惦記。然而戲的成敗,大半的功夫在戲外,咱這人不善玩弄政治權術,也不善在那些主事的領導間穿梭交際,終因地區劇團也有争着上省的劇目,《天狗》便被人從中暗算了。戲因未翻過秦嶺而夭折,但那年我卻喜得一女,因在《天狗》彩排時落草,作曲家李中民為其取小名“二狗”。這樣,我便一下子成了四口之家的台柱。妻子的工資不能如數按時發,一家人僅靠我那幾百元的工資度日。
暑假時,那娘們三人蝸居在西安城北藥王洞我那鴿籠般的小樓裡,小鳥兒一樣爬在陽台,等着我騎一輛破自行車來來回回地銜食。說來也蹊跷,我回到省藝術館上班,單位正蓋大樓,人隻能從腳手架下出人,别人整天上班都沒事,遇我下班路過,一塊磁磚從高高的腳手架掉下來砸在頭上,當即從自行車上摔下暈倒,送到醫院縫了八針。就在我倒黴透頂而狼狽不堪的時候,我騎着自行車,用一頂破草帽遮住頭上的傷疤,竄到了王家巷孫見喜的家中。見喜見我一副落魄潦倒的樣子,唏噓寒喧一陣,就突然說,你去寫報告文學吧,先掙點錢養家糊口。于是,第二天就領着我到榴花賓館找到一個叫張東升的陝北朋友,此人以前也是文學青年,曾是某報記者,改革開放後,便義無反顧地沖到了沿海,觀念大為改變,我便跟着人家幹起了有償文字營生,從此渡過了難關。
再就是四十六歲這年,我回商洛辦了三年工廠,賠得一塌糊塗,還欠下一屁股債,正困在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孫見喜的電話,說是一個叫袁西安的朋友在北京有一家公司,正缺人手,問我願不願去,我當然求之不得,于是第二天便和西安兄開車闖進了北京,并在此安營紮寨,繼而做起了“京漂”。
從三十六歲到四十六歲,相隔十年,遇上見喜兄這兩次大的“接引”,我的命運軌迹便由此而延伸開去了。
我說孫見喜是好人,并非因為他隻對我好,西安文化界的商洛人,都喜歡在他家聚攏,不少人都得到過他的幫助或接濟。他待人和善,樂善好施,即便自己再困難,也能想着他人,總會毫不吝惜也不失時機地把一些好事或機遇傳遞給他人。所以就有朋友戲谑地說他是“自己溝門子流生血,還忙着替别人治痔瘡”。這話雖不雅,說此話的自命清高者也可能有睥睨之意,但卻從另一個側面道出了見喜兄為人的本質。
是的,回想見喜兄也挺命苦的。自與前妻離異,留下一雙女兒,再婚又添一子,負擔沉重不說,後妻又遭車禍,五六年間跟一個近乎植物人的妻相濡以沫,此間父親患癌直到亡故,一副藥幾百元每月從西安捎回好幾次,父親剛斂,母親又從樓上摔下來折了腿,他百般行孝,無微不至…… 他的小說、散文本寫得非常有特色,但為了替賈平凹負責,替文學負責,替曆史負責,花十幾年功夫跟蹤和撰寫《賈平凹之謎》和《鬼才賈平凹》、〈賈平凹前傳(三卷)〉,細想,這個商州張村王家坨的男人,大半生已過,卻多半是為他人活了。
說起孫見喜,我總是心存感激。曾做過我的校長和老師的餘秋雨,在他的《霜冷長河》裡說過:“人生有兩種情份是無法償還的,一是子女對于父母,二是學生對于老師。”這話十分準确,但我以為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所遇到的“貴人”。那些提攜、救助、幫助過你的人,有些是終生也難以報答的,是無法償還的。
其實,每個人一生都被人幫助過,而自己也肯定幫助過别人,對于幫你的人,你心存感激;對于你幫的人,你無所企求,這大概就是好人了。否則,人家會說你是:“白眼狼”或狼心狗肺,因為在這個問題上,是最能反映一個人品質的。
作者簡介:
何丹萌,陝西省洛南縣古城鎮人。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畢業,現為陝西省藝術館研究館員,中國作協會員,陝西劇協會員。1980年開始發表小說、散文、詩歌等作品。出版有散文集《有了苦不要說》《将就屋筆記》《冬月流水》等;傳記文學《賈平凹透視》《見證賈平凹》。戲劇作品有:話劇《火燒寨》(合作);山歌劇《雞窩窪人家》、花鼓山歌劇《天狗》;五集實景花鼓山歌電視劇《天狗》。其中山歌劇《雞窩窪人家》1985年即獲文化部農村戲劇創作獎;戲劇論文《戲曲的困境與突圍》獲陝西省一等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